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院校要培养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理工科科技平台和实验条件较差、生源和师资不足、观念和体制陈旧、管理和模式单一等诸多制约因素和困境。该文从实验平台建设入手,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农业院校实验平台建设、学科发展规划和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规律,探索当前我国农业院校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农业院校要培养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理工科科技平台和实验条件较差、生源和师资不足、观念和体制陈旧、管理和模式单一等诸多制约因素和困境。该文从实验平台建设入手,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农业院校实验平台建设、学科发展规划和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规律,探索当前我国农业院校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西省农业院校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从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实践创新和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改革效果。紧扣涉农高校总体情况,分析智慧农业建设中高等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对当前农业院校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驻农村基地科技小院为载体,以技术人员身份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对该模式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院校招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时间较短,文章针对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内容、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革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与学术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我国现代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模式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旨在积极推进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构建,以期对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了新蓝图,同时为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革新课程结构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人才质量保证体系,探索了"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使研究生树立专业认同、培养实践能力、开拓学术视野、强化创新思维、提高培养质量,从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担负着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大职能的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河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整合学校三大职能,将“育人、兴校、富民”作为自己办学的恒久目标,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促进河北省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矢志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农业人才需求增大。我国历来重视农业,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为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农业院校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视角出发,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为基础,阐述发展农业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分析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教学设想,以期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大学教育的分类改革发展,这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结合当地实际向应用型专业院校发展;同时对于专业学位的学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为此,本文提出的校-企-村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入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校-企-村培养模式、校-企-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其考评方式,期望系统阐述该模式,能够为同行提高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峰  李晨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47-24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农业人才的专业构成和社会工作岗位的技术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素质的农业创新人才将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传统的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许多弊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评估研究生创新质量、检测研究生创新水平、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和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培养模式不够科学、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等。为此,有必要从政策、环境、平台、组织、经费、考评等六个方面重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从改革培养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校企合作、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相关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观、价值观的合格人才,对农业乃至国家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作为农业类人才培养主渠道,农业院校的思政课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全身心投入农业领域特色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传统思政课教学无法适应当前的人才需求,农业院校亟须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紧跟农业现代化战略建设步伐,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农业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有意识地转变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1、成果主要内容 (1)制定出了《西南农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首次在农业领域设置的职业学位类型,在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中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保证。我校自2000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搞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和保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我处将该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作为课题研究获准校级教改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16.
杨华 《河南教育》2010,(12):3-4
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与建设是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动力源。针对传统的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今工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弊端,实施与企业相结合的新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数字地球”的需要,我国确定了“数字农业”的建设目标,并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农业院校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其学科研究领域,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均要和该领域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更应向“数字农业”方向延伸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高校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且转化能力不足、专业实践平台缺失、管理手段不完善、师资培养经验不足等。为此,提出从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建设专业实践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加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保障并提升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程蕾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126-127
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入手,分析在"双一流"背景下,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总结和探讨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如改革招生制度,组建高水平导师队伍,优化培养方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科布局等。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在分析现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若干措施和建议,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