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玉曼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28-33
当前,我国校企人员双向流动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流动机制的缺失导致人员流动意愿低迷、企事业人事制度的分离导致低水平流动、先前工作成果的割裂导致流动人员生涯发展的断层等.实现校企人员高水平双向流动需要教育系统内外部力量通力合作,不断推动顶层制度设计,构建双向流动常态运行机制,以用人机制为抓手推动校企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流动人员工作成果互认,逐步破除校企人员低水平流动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共同企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共同富裕深厚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和时代渊源。共同富裕是全民性和全面性相统一、共创性和共享性相统一、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统一的富裕。我国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彰显了强大的制度优越性,涵盖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价值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效能优势等多个方面。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积极强化制度活力、引领发展动力、凝聚精神伟力。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蕴于党的初心使命之中,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精神生活保持的丰盈均衡状态、全社会精神追求呈现的澄明向善样态以及民族精神力量展现的恢弘自信质态。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优化精神文化环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以良好的舆论引导构筑美好精神家园;以制度建构化解和防范道德领域的“两极”分化;以培养文明公民来推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优秀内核的继承与创新,是绘就人民美好生活蓝图的关键图景,也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精神生活取向和途径的智慧之策。新时代孕育新征程、新征程带来新挑战、新问题,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不断调整矛盾解决的方向路径,对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做出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财政学”课程具有多学科的属性特征,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学科优势,但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影响了“财政学”课程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为此,需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思政元素的挖掘质量和教学融入效果、建立健全效果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支持保障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艺术美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和内容的审美教育,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它能够培养审美主体鉴别、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通过梳理和解读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本质,分析现实困境,构筑未来图景,以期对中小学艺术美育有一个全局性把握,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探索如何破解教师理念迷失、环境资源缺失、学习素养丧失、立体评价漏失等问题,形成"一根主线、两者结合、三大视域、四个问题、五大路径"的基本思路,探究中学智慧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从阐述智慧教育研究现状、现实困境、突破困境的思路、突破困境的途径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校机关党组织是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机关党组织应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党建育人的重要契机,遵循功能导向、协同导向、问题导向原则,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以思政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等为机关党建育人路径,实现党建育人和疫情防控同步发力。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的党建育人新模式,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党建育人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在疫情大考中磨练成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自然衍生和现实要求。对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议题进行专门探索,意在构建系统、完整、全面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蕴含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主体性、价值性、全面性、和谐性和世界性的内涵特质,系统表征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强国建设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发展过程面临着一系列的阻隔,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新型发展理念尚未完全落实、制度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和现实行动力存在掣肘。为破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困境,需要践行以本位逻辑为基石、目标逻辑为源点、数字逻辑为突破、功能逻辑为重点、参与逻辑为要义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实践逻辑,突破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桎梏。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职教强则经济强、职教弱则经济弱。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基础依靠教育,其中职业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有助于融合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培养多元复合型助农发展的人才;培育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面临诸如涉农职业教育政策导向与实际不匹配、涉农学科和人才“离农”趋势明显、针对返乡人员的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职业教育应加大政策统筹力度、强化涉农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精准度、构建在乡和返乡人员培训体系,培养高质量涉农人才,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科学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演进,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是惠及全民、内容全面、共同奋斗、逐步推进的富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落实三次分配,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方大学要紧紧围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念,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和大学特色文化,推进文化育人。地方大学要破解特色文化不够鲜明、文化载体固化、育人模式传统的现实困境,在密切校地关系、挖掘地方文化与大学特色、盘活文化载体、创新育人平台上下功夫,确保地方大学文化育人落地落实,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余斐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4):42-43,47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贫困问题依然很严峻,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贫困现状的评析,对如何进一步消除贫困、缩小差距,继续走好共同富裕道路,逐渐步入和谐社会,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陈晓芳 《人民教育》2021,(15):29-32
创造力的培养是儿童教育向人的本质的复归.儿童本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群体,但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受社会文化环境等诸方面的制约而逐渐弱化甚至丢失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2-6岁是儿童个体创造性人格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满足儿童好奇和想象的天性,在游戏和学习中给予思想和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困境及培养路径。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对概念的解析和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特点的分析,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第二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面临的困境,主要面临着教材编写方式刻板,缺乏对核心素养的关注;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师生关系传统等困境亟待改善。第三,通过对所面临的困境的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红红 《学周刊C版》2022,(10):182-184
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小学阶段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家校共同认可。小学阶段教育是学生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的培育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做好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学会感恩是学生成长发展中重要的必备品质,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十分重要,因此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精神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特征。精神富裕具有意识性、社会性、时代性、主体性、生成性五个方面的哲学特质。精神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状态和发展趋势,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繁荣,社会风气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在个人身心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上取得长足进步,这样的社会是走向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社会。精神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是国家、社群与个人。在精神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上,国家统筹全局是精神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社群共建共享是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个体精神富裕是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具有弥合学段衔接和贯通性不足、提升劳动教育体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重价值意蕴,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耕读主体意识与全面发展要求的非一致性、大中小学耕读实践与各方资源配置的非协调性、耕读教育内容设置与实际教学落实的非耦合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师资建设,优化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政策、交互合作、衔接机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面向全体公民,尤其是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范围和实践效果。当然,农村地区特殊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更多的困境。为此,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着手,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文化生态,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生根发芽、化育人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试图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被历史证明行不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带领人民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虽然历经许多艰难曲折,但至今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现实内涵。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起点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实践路径根基在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实践路径规律是正确处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实践路径布局即“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实践路径步骤为“两步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