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2001年4月26日“第二届中国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的开幕,鞍山人再次明确了以旅游拉动经济的发展思路。除了“钢铁之都”的美誉以外,鞍山还拥有“世界第一玉佛”、国家名胜“千山”风景区和亚洲著名温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打响“游在杭州”品牌,推进杭州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按照“大旅游、大杭州、大发展”的思路,作出了实施旅游西进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无疑给桐庐县经济和社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这么说,在地处杭州市西部的五县(市)中,桐庐作为杭州、上海的“后花园”,特别是作为拥有“全国县级旅游之冠”称号的旅游大县,凭借丰富的山水风光资源和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岛湖“三江两湖”国家级黄金旅游线中段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杭州旅游西进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3.
位处闽西北部的连城,山川秀美,物产丰饶,自然人文景观别具一格。城东1.5公里处的冠豸山,平地拔起,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是自粤东北至闽西南的“上游第一观”,有清代朱熙、纪晓岚、林则徐等名流学士曾经在此流连忘返,现为国家4A 级风景名胜区;北部四堡的明清雕版印刷基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块可望走向世界的品牌;毗邻长汀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其“九厅十八井”的建筑模式,虽与举世闻名的永定土楼迥然相异,但两者的艺术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近60%的面积坐落在连城境内,“连  相似文献   

4.
甘肃平凉历史文化悠久,旅游特色明显;旅游资源富集,景区景点较多;自然生态良好,旅游环境优越。但存在交通“瓶颈”制约严重、文旅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一是突出项目带动,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二是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培育复合型高端产品;四是强力宣传推介,保持旅游宣传营销新态势。  相似文献   

5.
桂林市是我国著名风景游览城市,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的旅游产业结构和全方位、高质量的旅游接待体系,成为中外瞩目的旅游热点城市。桂林市根据本市旅游产品的实际,逐步开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维度不断拓宽,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问题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推动四川达州市非遗旅游发展,寻找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现实路径,该文通过对达州市非遗旅游发展的系统研究,分别从社会性参与、非遗内涵性问题、整体性规划布局和数字化应用4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达州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对此提出具体措施和优化路径,即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保护非遗完整性和内涵性,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性发展非遗旅游;提高整体性规划和布局;加强非遗旅游数字化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旅游经济也在持续发展,在“康养+”视角下,旅游市场正在不断地创新,旨在培养出一个以康养为主题的旅游文创产品市场,达到健康旅游的目的。在“康养+”视角下,进行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度假、能让消费者积极享受的环境。该文就国内外对康养视角下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展开讨论,以腾冲和顺古镇为例,分析“康养+”视角下文创产品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瓶颈,进一步对康养旅游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宋立  黄大昭 《职业圈》2007,(11X):14-14,9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9.
窦贤 《文化交流》2010,(2):73-75
第四纪的多次冰川活动,在我国西部形成了大量的现代冰川——一种具备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地质遗迹资源。它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也是登山运动爱好者的向往之地,这为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冰雪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冰川地区一项十分诱人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0.
沈宗华 《职业圈》2013,(9):148-148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个企业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牢牢稳固根基,而这个根基就是每一名员工。一个企业,从建立之初的“人管人”,到发展中期的“制度管人”,直到成熟期的“文化管人”,实现员工自觉自主管理,都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那就是班长。如果能从众多的员工当中慧眼识珠,挑选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班长。企业的发展将更加高效、安全、稳固。对此,欢喜岭公用事业处物业四公司有着自己独到的“班长经”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11.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文化乃旅游之灵魂。”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更好地彰显“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理念,该文以安康地域文化的传承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安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归纳总结了安康地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旅融合背景下传承创新安康地域文化乃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并提出从“生态+文旅”“毛绒玩具+文旅”“非遗+文旅”“美食+文旅”等模式多层面提升安康文旅品牌效应,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推动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刘梦熊 《职业圈》2010,(10):52-52
今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意见》的要求和设想,在不远的将来,中央要把海南打造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型经济区域。这意味着,海南及南海等地区将被列为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经济”等区域布局之后的又一重大布局,未来的海南将成为我国新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推进,"文化体验+旅游"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文化体验对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以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为例,指出整合市域内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系统实现体验性开发,注重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品牌效应,整体规划分类体验、激活客家文化助推客都经济,是其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得中国已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人们在满足经常性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用于娱乐、影视、运动、旅游等升级消费的支出也不断增加,其中,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尤为迅猛,日渐成为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青岛胶南作为青岛市“一湾两翼三个发展极”发展战略的西翼主体。  相似文献   

15.
位于四川省西南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昌,享有“太阳城”、“月城”、“小春城”和“航天城”之美誉。这里阳光明媚,天高气爽,花开四季,彝风浓郁,是新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山、湖、城交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6.
刘道明 《生态文化》2008,(1):F0004-F0004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拥有亚寒带最后一片明亮针叶林自然景观,森林资源丰富,旅游风光亮丽。近年来,公司把发展森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探索点,持续开展了“塑森林之魂、唱森林之歌、树森林形象、兴森林文化”系列活动,用森林文化美的效应,熏陶感染职工。  相似文献   

17.
汉代辛延年《羽林郎》一诗中 ,把一位“冯子都”称为“金吾子”。对此以往学者众说纷纭 ,或认为这位冯子都是缇骑 ,或认为他是执金吾丞 ;或认为冯子都称“金吾子” ,是他以“执金吾”自称或冒称 ,或他人的敬称。本文认为 ,“金吾”是大棒 ,木制者则称木吾 ;而汉代官僚权贵的骑从和仆从中有手执大棒、承担仪仗侍从的情况。“金吾子”就是这类骑从或仆从之称 ,却不是指京城卫戍长官执金吾一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邓云乡先生在《吴宓与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实录》一文 1中是否定“殉清”说 ,而赞同“殉文化”说的 ,拙文《也谈王国维的死因》2 (以下简称“《也》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中国文化之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至 1 92 7年已有“数十年”,“殉文化”说既无法回答“为什么王国维经此‘数十年’不死而到 1 92 7年才死”的问题 ,也无法回答对王国维遗书中“再辱”之语“该作何解释”的问题 ,而“殉清”说则足以回答这些问题。最近 ,邓先生又发表《静安先生死因之谜——奉答蔡仲德先生》一文 3(以下简称“《答》文”) …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部门在新的一年到来时提出了一个口号:“’96中国——崭新的度假新天地”,并将举办“’96中国度假休闲游”的主题活动。在此之前,中国旅游部门曾先后举办了“’93中国山水风光游”、“’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的主题活动。可以看出,这几年的旅游主题都是观光型的,说明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中国在发  相似文献   

20.
程伟  高丽敏 《职业圈》2011,(15):101-102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