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单元整体教学为例,通过理解数学,构建知识的前后关联,理清数的运算和数量关系本质的一致性;通过理解学生、整合课时,明确学业要求和方法态度,实现学生整体理解与把握数的运算和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等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课标在第一学段没有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导致部分教师淡化了对基本数量关系术语和关系式的教学,使学生缺乏清晰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思路,到了高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认为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现结合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分析与思考,与大家探讨一些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四年级上册教材关于数量关系的知识有特殊数量关系的建构及初步复合数量关系的应用,还涉及简单数量关系应用的巩固。新教材删去了传统教材中“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章节,  相似文献   

4.
《比的意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既能加强比与分数、除法等知识  相似文献   

5.
山川之美,读景品情 本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背景"认识负数"是课程改革以后新引入小学数学课程的一项内容。北师大版教材是把它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教学(2课时),苏教版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教学(1课时),人教版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教学(1课时)。可见,该内容比较适合小学高段的学生学习。通过对这三套教材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张敏 《贵州教育》2012,(14):30-3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认识比》。 教材简解《认识比》主要教学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认识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8.
薛卫军 《宁夏教育》2014,(10):46-48
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都较为抽象,中、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被编排在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六年级上)。本文就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实践所引发的思考,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第9课。  相似文献   

10.
蒋望雷 《学子》2014,(4):78-79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将之作为一道练习题来巩固"假设和替换"的策略;而人教版则是浓墨重彩,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用6个页码详细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出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还  相似文献   

11.
“探索规律”作为小学数学“数量关系”主题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推理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探索规律”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可运用发展学生推理意识的三个步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三个步骤具体为:深入了解学情,确定推理意识培养的起点;经历有序思考与归纳推理,培养推理意识;实现数量关系的迁移应用,提升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只有把准教材变化的实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本文对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变化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若干教学建议。一、内容变化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结合一年级新生年龄特征,在教材编排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1.加强学生学习的准备性,单设"准备课"单元准备单元的内容由实验版课标配套教材第一单  相似文献   

13.
杨青  黄鹏飞 《课外阅读》2010,(12):179-179
一、关于教材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之过语文学习,认识、理解、体验人与自然美景的诗文,结合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三峡》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耀69页。【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1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已有的知识,认识两个同类量之间的比,学习比的读写法和比的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探究二"油菜种植的计算"问题中,出现了较多数量和数量关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如坠云雾中,感觉数量繁多,关系复杂,无从下手.更有的教师由  相似文献   

16.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为例,谈谈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读书感受。  相似文献   

17.
暑假组织教师进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提前准备了几节观摩课,其中有个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这部分内容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了较大改变,过去是先教学直线,再在直线的基础上教学射线和线段,考虑到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直线的原型, 所以在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就改为先教学线段,再教学直线、射线,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在本节内容之前已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线段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75-76页. 教材分析综合运用"确定起跑线"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20.
<正>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注重学生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新课标、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懂得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的教学中,我以课文教材作为载体,让课堂的教学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做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生活中的趣事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也赋予课堂以生命力,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