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为教育过程中,人是活动的主体,尊重教育首先就是尊重活动中的人,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尊重与教育     
尊重,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尊重具有双重性,一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一是要求老师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尊重的优劣程度,直接反映在教育的结果上。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尊重教育的内涵是:“尊重教育规律,不是按个人的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而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信赖教师、亲近教师,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教师的循循善诱也才能成为可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的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学生要尊重辅导员,辅导员也要尊重学生。具体包括四点内容: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四是尊重学生的情感。这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 育者认识到生命活动对教育的作 用,在教育过程中力求达成教育和生命活动的一致性、和谐性,人们在研究教育规律、制定教育方略、实施课堂教学时越来越注重生命活动特点,重视生命教育,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生命,尊重学生个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命态度。 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生命规律 地理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要重视生命活动的特点,以不侵犯学生个性为原则。也只有尊重生命规律,注重教育方式的平等、自由、民主,力求课堂教学和生命特点的和谐统一,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健康而丰富的情感、有创新能力的普通人,才符合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青 《文教资料》2009,(25):85-86
本文分析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梗概,并以此为例,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因为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占首位的是培养学生对人的人性化人文主义教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感,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新时期初中生特点和班主任工作实际,论述了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时代主旋律,提炼有价值的生涯规划教育主题,并推动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构建立体化的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体系,引领学生从容成长。  相似文献   

9.
尊重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循的一务原则,其表现形式是情感和行为。从行业来讲,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它受情感的支配和职业道德的约束。一个不热爱学生、不尊重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从另一个角度讲,尊重学生也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坚持始终如一地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一天天成长,自然就会收到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主要表现为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立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超越性。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创新性教育理念和超越性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品质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尊重和关爱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关爱每一颗心灵,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育的智慧与艺术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2.
尊重学生     
凡智力正常的青少年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是通过自己爱好的活动来表现自己,以求得别人的尊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顺应学生这种心理,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时时处处关心、尊重学生,通过学生的活动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尊重学生,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发挥他们能力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沅 《贵州教育》2009,(21):37-37
和谐教育如何进入课堂?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正确认识并尊重学生 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谐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既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处在教育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有主动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教师为了未来而教,学生为了未来而学,师生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必须互相尊重。  相似文献   

15.
杨庆国 《文教资料》2007,(21):150-151
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权利,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基本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精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学生需要的表达问题,存在着是由学生自己表达,还是由其代言人来表达的争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境,本文从课堂层面来论述学生需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教师自由的两种观点 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学生(儿童)往往处于弱势,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人类既这样奇怪地尊重自由,又那样奇怪地缺乏对自由的尊重",①因为既然强调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那么教师自由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将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产生重大作用。以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础,从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五个方面论证了尊重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将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产生重大作用。文章以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础,从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五个方面论证了尊重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侯守峰在《北京教育》1999年第10期撰文介绍了已进行四年多的“尊重·基础道德教育”课题研究进展。`以“尊重”为突破口的基础道德教育从“重人格 ,立规矩”入手 ,包含五个维度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尊重社会 ,尊重自然 ,尊重知识。五个维度是一个统一体 ,它以人为本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教育情景 ,提供教育环境 ,启迪学生的理性思维 ,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它以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为轴心 ,以“尊重自己”的教育为起点。“尊重自己”的教育活动内容是 :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保护自己 ,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主体性成为现实性要靠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中主体性教育的实现需要多种途径:创设主体性教育实现的客观条件;尊重学生主体,师生平等交往;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倡导内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