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可以从:加强朗读训练;深入探究,揣摩比较;说写结合;听说读写习惯养成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可以从:加强朗读训练;深入探究,揣摩比较;说写结合;听说读写习惯养成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语感呢?训练朗读能力,挖掘教学内容,从重音、停顿、强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指导,其中重音的朗读指导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朗读,也叫诵读,就是将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它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根据朗读的方式和水平不同,它可以分为宣读、美读和吟读。其实通俗一点说,朗读就是用声音的语言读懂课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同时,在朗读中,也要认识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所具有的特点,因为朗读是学会品评文章、积累材料,把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过程。因为朗读本身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能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接受美的熏陶,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赵风云  刘小虎 《科教文汇》2009,(17):110-110
朗读是文学鉴赏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通过教师的典范性朗读和学生的演示性朗读,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力、感悟力和鉴赏力。作品中对于人和客观事物的具体生动描写,是作家以审美的眼光感受生活的结果。朗读则可以弥补、延展与升华生活经验、生活感受、生活经历、生活视野的局限。朗读的水平是朗读者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既是作品情感的传播者,又是作品情感美的接受者和表现者。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朗读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朗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语文语言,进而达到孩子们语感、情感提高的目的。但从目前新课改的实施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人存在着一些漏洞问题需要解决。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践教学经验,通过观察与思考,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剖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思考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韦珩 《知识窗》2014,(10):47-47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感、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朗读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齐东建 《今日科苑》2010,(4):228-228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的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培养优良的语感主要靠有声的读,这其中朗读的情感表现尤显重要。在朗读文章前,先要了解朗读的内容,确定朗读基调和情感基调。多读、多想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培养语感。紧紧抓好朗读这个环节,采用形式多样,比较朗读;借助图像,看图朗读;渲染感情,配乐朗读;富有感染,分角色朗读;生动传神,表演朗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不重视朗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重点阐述如何加强朗读。  相似文献   

18.
培养优良的语感主要靠有声的读,这其中朗读的情感表现尤显重要。在朗读文章前,先要了解朗读的内容,确定朗读基调和情感基调。多读、多想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邱肖梅 《科教文汇》2009,(34):157-157
朗读能提高记忆,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本文就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朗读,以增加学生语感,使读与昕、说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应以"读"为主,包括默读、范读、领读、朗读、讲读、诵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学生渐入意境,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