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头脑开放,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在现代社会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他们的信仰、价值取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有指向性的参照系,加强对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培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陈维铨 《教育与职业》2006,2(30):173-175
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是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的认识论基础。用依法治国的思想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权与法、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董蕙敏 《文教资料》2014,(16):129-130
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基本前提,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的定型阶段,只有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意识和信仰。因此,高校法治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特别是法律信仰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界人士郑重提出了"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并逐渐为社会公众所熟知,接受.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敬畏.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形成和发展有其自然演变过程,但同时也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至关重要.因此,探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问题及对策,对于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和有效地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是法律素质的核心,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体作用,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应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但是随着一些大学生犯罪事件的出现,我们发现,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法律信仰危机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进而对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法律素质的核心内容就是法律信仰.认清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找出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和学校的重要职责.学校要通过多种措施来促进大学生信仰法律、崇尚法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法制的转型期,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各个阶段当中,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信仰作为法律素质的核心内容,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还存在一些来自自身和社会的种种缺陷.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归纳出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存在困境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正确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法律信仰教育是法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法律信仰的内涵以及对军校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认为对军校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教育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军队的需要。通过培养军校大学生的法律人格和法律价值观,树立法律信仰,使之成为能够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具有法律素质的现代军人。  相似文献   

9.
从价值论的角度解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价值就是大学生即价值主体对法律的终极精神即价值客体的需要关系,其具体形态包括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价值本质是法育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法律信仰的认同不仅会促使大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且能够唤醒大学生的爱国本能,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同其它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一样有着一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社会的制约性、与大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相统一性、与知、情、意、行相统一、与大学生个别特征相适应、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规律。充分探索、把握和利用这些规律,努力提高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率,为把新世纪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同其它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一样有着一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社会的制约性、与大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相统一性、与知、情、意、行相统一、与大学生个别特征相适应、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规律.充分探索、把握和利用这些规律,努力提高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率,为把新世纪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高校也步入“依法治教”的进程。法治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就是人的法律精神现代化。树立人们的法律信仰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人都信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而从大学生做起,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法律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方面努力,才能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仰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从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培养法律信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体育类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控制力弱等特点,因而更具情绪性和暴力性,成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最常见群体之一。加强体育类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有助于提高体育类大学生法律意识,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培养和提高体育类大学生法律信仰应做到:合理设置法律教育课程,重视道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法治校园环境,重视法治宣传,拓宽法治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大学生要在人生的发展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指导。在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当中,信仰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就不可能有科学的世界观。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由于年龄上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大学生信仰养成是一个非常复杂问题。笔者试对此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和法治环境欠佳的冲击,大学生法律信仰呈现缺失的现状。应从优化法治环境、树立法律权威,创新法制教育模式、构建校园法制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兼顾中西差异等方面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7.
法治国家的基石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大学生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通过向大学生传播法律信仰,使之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法律实践,增强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共词分析法和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999-2014年国内有关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期刊论文进行共词分析,通过研究各关键词的关系,总结出目前研究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结构特点,探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法治社会条件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信仰是整个信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感情和法律意志等多方面的内容.法治即法律之治,法律的实现仰赖公民的法律信仰,否则法治便从根本上丧失其存在的根基.文章通过分析法律信仰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因素,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法律信仰教育指对大学生法律信仰情感、法律信仰态度和法律信仰行为的培养。高校法律信仰教育的本土资源障碍包括:传统法律化和政治化中的负面影响、强烈的工具主义倾向、学生对法律的冷漠。教育的具体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