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柳斌杰署长<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一文,很有感慨.柳署长从大学出版业的基本情况、大学出版的价值观、大学出版的战略定位、大学出版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学出版,体现出了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思想和对大学出版的殷切期待.  相似文献   

2.
柳斌杰署长发表在《大学出版》2007年第4期的文章《只有高起点 才能大发展》以宏观的视角,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出版环境、发展模式等做了深入探讨,切中肯綮,启人深思。文中在论述我国大学出版的发展目标时,特别提到我国大学出版社应该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模式,为促进学术发展、实现学术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以为,对于中国大学出版社而言,回归和倚重学术出版,通过学术出版树立大学出版品牌,发展和壮大自己,是中国大学出版人必须重视和深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大学出版》杂志2007年第4期发表了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的博士论文所作的题为《只有高起点 才能大发展》的序,序中对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战略定位、价值观、发展目标和体制机制等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为大学出版社的下一下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刊出后,在大学出版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大学社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章精神,深入思考大学出版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大学出版社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出版工作,本刊特约请几位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畅谈他们的感受。现将他们的学习体会刊出,以飨读者。本文刊出时,以来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4.
认真研读2007年第4期《大学出版》杂志上发表的柳斌杰署长《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一文,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文章全面总结和论述了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成就、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等诸多问题,为大学出版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结合北京大学出版社改革实践,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大学出版社姓“大学”,她植根于大学的母体,与所依托的大学乃至整个大学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特殊联系。这种特殊联系决定了大学出版应当而且必须为大学实现其培养人才、创造新知、服务社会的功能服务,相应地,应当而且必须将培养人才所需的教材、创造新知所出现的学术论著等作为自己出版的主导产品,从而确定自己在出版市场上的差别地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他为《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所作的序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6.
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的使命与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斌杰署长发表在<大学出版>2007年第4期的文章<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以宏观的视角,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出版环境、发展模式等做了深入探讨,切中肯綮,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认真研读2007年第4期<大学出版>杂志上发表的柳斌杰署长<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一文,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文章全面总结和论述了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成就、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等诸多问题,为大学出版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结合北京大学出版社改革实践,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们研读学习了柳斌杰署长为蔡翔社长<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所写的序言,感触颇深.序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客观丰富的数据实证分析,回顾了世界大学出版的发展进程和总结了发展规律,肯定了中国大学出版取得的成绩,深入剖析了中国大学出版的发展情况,从更高更广的全局角度阐释了出版产业发展真谛--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柳斌杰署长的文章《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一文,以当代眼光和全球视野,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任务、特色以及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高屋建瓴,气势恢宏,见解独到,为大学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里结合斌杰同志的文章谈一下我们对大学出版社改革和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11月3日,第2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在青岛开幕。当日下午,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召开了201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大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务实推进出版繁荣促进大学出版更大地发展》为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大学出版社随着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大学出版作为文化产业,其贡献在产业之外.倘若我们今天的大学出版社背靠西南联大这样一所大师云集,英才辈出,思想活跃、成果迭出的大学,何愁没有出版创新?我们讲大学出版社为大学服务,恐怕主要也在于坚定地支持这种探索、思考和创新.认识大学的保守文化,小心呵护它,才会按规律办事,才会对大学的变革发展持以正确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出版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几个重要时间点:确定实行改革开放、南方谈话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学出版社开始实行转企改制.在不同发展阶段,大学出版在文化生产机制方面注重内涵化的生产,在文化管理体制方面注重企业化发展驱动,而在文化市场规制方面始终保持市场的秩序化,大学出版的制度化发展逻辑深刻影响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大学出版规律走有中国特色大学出版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斌杰署长的文章<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一文,以当代眼光和全球视野,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任务、特色以及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高屋建瓴,气势恢宏,见解独到,为大学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里结合斌杰同志的文章谈一下我们对大学出版社改革和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第二批大学出版社改制试点工作在即,在第一批改制试点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梳理出来,为进一步深化大学出版体制改革建言献策.这些问题包括产权多元化、人力资本产权化、出版资源配置、政策调控、公益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等内容,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大学出版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曹巍 《现代出版》2004,(3):4-10
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大学出版社到今天,中国大学出版社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道路。经过举步维艰的初创阶段,大学出版社正在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它们依托大学得天独厚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以各自不同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学出版之路,为所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出版业改革的突飞猛进,作为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大学出版社怎样进行体制改革、大学出版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出版社在大学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内几年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们从各自学校的特点,谈了自己对大学出版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刊出时以采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举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全国大学出版社出版体制改革工作研讨会在桂林市桂湖饭店召开。新闻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中宣部出版局郭义强副局长、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王涛司长、图书管理司王英利副司长、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沈明部务委员、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覃益功副局长、广西师范大学党委陈大克书记、刘健斌副校长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34家出版社的社长或总编辑,以及《新闻出版报》等媒体的记等共60余人。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追求人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出版精神的核心.对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如何弘扬大学学术精神、追求出版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发展数字出版事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今年4月25日在济南举行的中国出版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国出版业的重构与展望>的主题演讲,柳署长在阐述了现在为什么要重构中国出版新格局的原因之后,强调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的出版业格局大调整,是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之一,中央多次讨论并三次下发文件强力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2,(12):113
2012年11月3日,201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大会在青岛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讲话。邬书林强调,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学术著作出版的重镇,要在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方面带好头,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著作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出版广角》2018,(8):32-35
大学算是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特别久的机构.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大学出版的三大领域——教育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大学三大功能的发展演变、特征内涵对当前我们理解大学出版的三大领域有着不少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