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欢 《情报科学》2012,(9):1321-1324
基于社会认知论关于现实社会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从个体的道德判断标准、意见领袖的道德判断原则以及社会层面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公民个体进行微博客传播过程中道德判断的基本特征及其受到个体、重要他者及社会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特征加以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杨军  张丽华  于向科 《内江科技》2010,31(8):77-77,82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实践中体验生活、触发情感,产生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感受道德的魅力。从而实现从悟到行,由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儿童差异是教育教学中所直接面临的客观现象。尊重差异,古计新用:"以逸待劳",点拨优势群体;"隔岸观火",优化中等资源;"抛砖引玉",转化弱势孩童。在此过程中,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成果紧密结合,让儿童在自身已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新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外化为道德行为,即完成儿童道德自我构建。  相似文献   

4.
亓奎言 《科学学研究》2011,29(4):487-493
 传统的超越主义伦理学进路存在着不少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近年来产生的神经伦理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神经伦理学因立足于认知神经科学对道德判断、自由意志和元伦理学等问题的涉及而成为“科学”的伦理学,但也因其还原论倾向而对传统伦理学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赵伟 《科教文汇》2009,(35):88-88,91
大学生道德失范是在新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大学生情感认知的没落伴随在行为上的无道德性。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个体道德心理原因则是引起道德失范的一个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春 《今日科苑》2010,(2):144-144
女性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有“性别”之分,男女分别从“公正”和“关怀”两种不同的视角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因此,应使“公正”和“关怀”共同体现在男女道德发展过程中,构建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相似文献   

7.
康德三大批判哲学提出的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分离与统一问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生命伦理、网络伦理和环境伦理等冲突,而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学术魅力的课题。调查表明,在当代社会中两个王国的现实冲突、特别是克隆技术引发的生命伦理,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考察一些哲学家特别是德国哲学家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关系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探索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学,实现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的碎片化与文化过渡带来的道德转型一起导致了陌生人偶遇情境下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性暴力犯罪的高发,“情境性犯罪”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风险来源.而交往各方意义世界建构中的道德认知偏差是冲突产生的重要驱动力.人际交往实践中的道德意识更多取决于不断变换的情景.个体善与恶的道德取向决定着冲突事件的最终走向,加害人与受害人处于风险的共同体中,提升德性,“存善去恶”不仅是避免犯罪,也是避免成为受害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所面临伦理困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是否应该将道德规范嵌入算法结构以及应当以何种方式嵌入。在面对未来可能的交通事故时,屏蔽信息而依靠“道德运气”进行随机选择和基于完全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自主抉择都存在严重困难,因此应当为自动驾驶汽车预设“道德算法”。而对于如何决定“道德算法”的问题,鉴于现有道德原则间的相互冲突、道德决策的复杂性以及人类道德判断的情境化特点,基于某种人类既定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0.
张翠莲 《科技广场》2009,(12):75-78
文章总结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概况,指出了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沈玲玲 《科教文汇》2010,(16):15-15,18
叙事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方式。家庭道德叙事是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但在“知识化”的德育大环境下,与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相契合的家庭道德叙事缺失现象严重。本文试图从道德叙事运用于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的可能性着手,在分析家庭道德叙事缺失的基础上探讨在家庭道德情感教育中运用家庭道德叙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出发,分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秋燕 《科教文汇》2007,(1):175-176
借用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Kampfum Anerkennung)的理论渊源,解释当今社会存在的社会冲突。即用“道德冲突”阐释当今的社会冲突如农民工问题、贫富差距拉大诱发的社会问题等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点自我之见。  相似文献   

14.
陈敏 《科教文汇》2009,(4):78-78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指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刨造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应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重知重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为原则,在利用道德两难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吸取别人观点,反思自己行为为策略的指引下,注重对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赵欣  周密  于玲玲  刘倩 《预测》2012,31(5):14-20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已有研究多从认知视角出发,将持续使用归为理性判断行为,本文认为认知判断属短期性质逻辑,而持续使用更应遵从长期性质的情感规律。基于此观点,本文围绕虚拟社区持续使用,辨析认知导向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传统概念,提出"因参与者对虚拟社区依恋而导致长期使用行为"这一新定义;评述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相关的理论模型研究,指出"从需求满足到依恋形成,再到持续使用行为倾向"的研究思路;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基于情感依恋视角的虚拟社区持续使用概念模型,阐释从需求满足到依恋情感形成的基本过程,论证情感依恋模型相对于认知判断范式的比较优势。最后,简述了模型的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法律和道德本身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完全不同,从而使得在诸多领域中都存在大量的道德与法律冲突的问题。而产生这种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道德与法律在评价标准上不一致、两者所追求的价值存在差异、不同社会的道德规范差异、阶级观念与法制观念的基本要求不同、道德义务与法律权利之间的本位相互对立等等。基于此点,本文就法律与道德关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7.
"双赢"理论作为经济伦理中的最高目标,其内容和含义是符合伦理学的优良道德的,同道德总原则之间是相符合的。本文通过"双赢"符合道德总原则理论三方面内容,简述"双赢"理论是符合道德总原则。  相似文献   

18.
生命伦理:认真对待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问题是现代生命伦理中的基本问题,以权利为基础的权利伦理理论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石。在协调和缓解生命伦理中的权利紧张与权利冲突以及构建生命伦理学中的权利伦理理论时,文章提出以下基本立场:生命伦理中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公益论是权利论的必要延伸;以平等对话方式解决权利观念多样化所带来的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19.
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的相关讨论都植根于对集约化饲养场农场动物的关怀和悲惨生活的不忍,动物福利科学和动物伦理学相互交织,共同形成现代畜牧业变革的道德文化力量。动物福利概念和动物福利科学的兴起蕴含着革命性的道德主张,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道德关系以及我们关怀和保护动物的道德义务,系统变革非人道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讨论动物伦理问题和现代畜牧业的道德转型,不应低估动物福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面向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动物伦理学,不仅需要道德价值和动物伦理的引导,也需要动物福利科学的经验支持,需要动物福利科学家、动物伦理学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欧歆 《大众科技》2004,(8):43-45
中华五千年礼法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厚重的历史沉积使国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们在思想行为的同时,不自觉的应用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去进行价值判断.文章拟从西南某校开除怀孕女生的案件入手,对该校处罚学生所依据的内部管理细则及其合法性提出质疑,指出该细则是道德价值标准,不能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和隐私权,进而辩析了在当代中国法道德的现实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