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影响学生创业能力的个人因素 1.坚强的创业品质 在应试教育环境中,中国的大学生经过十年的寒窗夜战,经过残酷的六月,终于盼到了一纸入取通知书进入大学这座象牙塔而受到学校、家长、同学、社会的赞扬。在这里,这些中学时代的学习尖子、老师和同学眼中的“红人”,受外部环境和自我认识的影响,许多同学逐渐摒弃了中学时代的刻苦、勤奋和顽强,取而代之的是好高鹜远、不可一世,被“大学生”光环笼罩而虚荣心日趋浓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社会创业群体,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大学生创业常要经受挫折的心灵熬煎,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继续创业的激情。因此,加强弱势大学生创业活动中挫折心理教育极为必要。弱势大学生创业挫折心理教育包括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的挫折心理教育。做好弱势大学生创业挫折心理教育,需要教育者、大学生、亲戚朋友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沈嫣 《华章》2012,(21)
在浙江省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在各高校的日益重视下,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常常迸发出主动创业的火苗.这些“星星之火”是未来我们社会创业宝贵的火种.而创业作为一种非规则、非模式化的高风险创造性活动过程,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十分苛刻.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经历挫折.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挫折承受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调适和化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世界迎来了“互联网+”的时代,加之政府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鼓励大众自主创业的新思维,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然成为了网络创业大军重要的群体之一。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互联网+”的创业思维为背景,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存在的瓶颈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成才工程——“大学生成才工程”运行报告●蒋雪岩“我看到了真正大学生的时代风采”,这是1996年司法部评估专家,西南政法大学卢云教授看了中南政法学院经94同学和经94《大学生“成才工程”成果展》后的即兴题词。体现21世纪法学专业人才目标模式而...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动力.这就需要大量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大学生来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青年的“创业力”增强中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而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力”,也正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他叫张云峰,现任衡阳师范学院团委书记,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大学生成功心理学的研创者,“云峰开讲,心灵鸡汤”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的建设者与实践者,近10年来,累计为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学义务演讲150多场,受众逾10万人。2005年底,张云峰被人民网、《大学生》杂志评为“大学生心目中魅力人物”,理由是:这是一位为中国千百万大学生心灵解放而奔走、具有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育演讲家,被大学生誉为“最了解我们的人”、大学生的“心灵讲师”、中国教育界的“卡耐基”。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及其心理辅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过去国家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已由“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所取代。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学生受到多种心理挫折,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及顺利走向社会带来了诸多消极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挫折及如何进行心理辅导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挫折概说 大学生就业挫折是指大学生某种就业理想未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的心理感受。 就大学生就业挫折源而言,就业挫折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彭晶晶  董欲超  冯力夫 《教师》2019,(14):105-106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大学生是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校园成了创新性思想的发源地。医学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及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等因素,制约了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医学生创新创业数量较少。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该注重全面培养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医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获得成功。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作出综述与阐释,以期为我国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创业作为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而构建个人、高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创业支持体系,促使大学生勇于创业、乐于创业、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2.
裴老师 :您好 !不知您看到 11月 14日《中国青年报》上刊载的“14岁学生怎能为‘自尊’而自杀”这篇报道了吗 ?我是听同学讲后才借报纸看的 ,我深为内蒙这位凯钦同学而痛惜。痛定思痛 ,我想了许多 :人们常说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骄娇”二气十足 ,我常不以为然。然而 ,面对凯钦同学的悲剧 ,面对周围同龄人经不起批评、受不了失败的打击 ,一遇挫折就激流勇退、萎靡不振抑或是消极抵抗、离家出走甚至会以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待挫折的状况……真有些害怕 ,谁能不遇到挫折呢 ?想想 ,裴老师 ,我也是一位初中生 ,是凯钦同学的同龄人 ,我和几位…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被人们翻来覆去地引用:不仅是出名,创业、立志、规划……总之一切都要趁早。专家反复说“目标决定过程,影响结果”;学校也在讲“规划大学精彩生活,成就职业美好未来”。道理谁都懂,而事实究竟如何?当前的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究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在大学期间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规划,他们对于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通过问卷和当面访谈的形式,采访了相关专家、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当代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创业,在20世纪末应运而生。“知本”与资本的充分融合,价值观念的转变,都为良好创业环境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若想在竞争激烈、机会稍纵即逝的商海中能勇立潮头,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必要保证。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者的心理特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当挫折来临的时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到麻烦、困难、失意、甚至失败,这就是所谓的挫折。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发展欲望强烈,需求广泛,追求执着,个人的理想抱负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加上大学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因此,大学生遇到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普遍的,甚至遭遇挫折的频率会更高。大学生遇到挫折的类型及对挫折的反应,与大学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学时我的成绩在县里名列前茅,可到了大学,同班同学的成绩都很优秀,我只处在中等位置,怎么也上不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志愿是考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中不会有也不应有“弱势群体”,教育者出于善意的主观推断会造成教育者的评价与学生自我定位的分歧。而对所谓“弱势群体”的刻意关怀也只能给被强加“弱势”的同学带来精神伤害。甚至助长了他们依赖、逃避挫折和不负责任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就业观”的渐入人心,“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党的十七大报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表述更使得“创业”一词走出了“创办一家公司”的极小范畴和认识误区,以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为主的“大创业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事实上,大学生创业绝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其意义更被指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营造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没有大学生的创业,全社会的创业无从谈起,创新型国家也无从谈起。”此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以培养创新创业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大创业观”成为大家的共识,而一些省份更是走在了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活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点。以财经类院校大学生为例,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分别从大学生创业构思、创业管理,创业风险防范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为“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院校创新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熊章智 《读写月报》2022,(16):55-56
<正>前不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学生想创业,可贷款10万到50万。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这一政策瞬间引发了广大群众的议论,有人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宽容失败”的时代来临,有政府兜底,大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去创业。而我认为,这份“代偿蛋糕”固然有其作用,但不能夸大,想要效果良好,还需打组合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社会创业的主力军,而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是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高等教育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破解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这个时代课题。因此,高校要构建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教育、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及创业环境熏陶相结合的培养机制,着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