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舒的小说往往以特有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独立自强、追求本真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近期热映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是由亦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文章以这部作品为例,探寻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的规律和方法,总结得出叙事造型化,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情节和人物的设定既要符合影视剧创作的规律,又要贴合实际,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近日,中国妇女出版社推出了著名作家亦舒的两部最新小说:《三思楼》和《四部曲》。亦舒的言情、金庸的武侠与倪匡的科幻并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言情小说能写得这么出彩,受到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追捧热议,足见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说自己迫不及待要长大的标志是“5岁要梳爱丝头,10岁要穿高跟鞋”,等到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烫头发,却是27岁生日都快到了。在做头发的4个小时里我一直想着《玻璃之城》里的舒淇,因为我认为她真正拥有亦舒老师不厌其烦描述的“海藻般的长发”。当然4个小时后我还是来到了现实世界:没有难看到活不下去,但也跟舒淇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周围的朋友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一日,老友说话的语气有些怪,有些似曾相识,便试探性地问:"你最近是在看亦舒么?"老友大为惊异,"你怎么知道"。闻言便笑说:"从你的语气里感觉出来的"。没错,看亦舒的文章,久而久之,仿佛体内也有了相同的文化因子,遇到共鸣者,那种暗藏的快乐往往变成心有灵犀。  相似文献   

5.
近有香港朋友致函国家版权局负责同志,对内地某些出版单位拟擅自大量翻印香港作者亦舒的小说表示不安,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制止此种侵犯版权的行为。继“金庸、梁羽生热”和“琼瑶热”之后,不知某些出版社是否要掀起一股“亦舒热”,作者对此亦感不安。不经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者授权,随意翻印,以至滥编滥印港、澳、台作者的作品,又不付酬,这是一种严重侵犯版权的行为,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6.
台湾早期出版以文学为主,如高阳、司马中原、张漱函、张爱玲、张晓风、琼瑶、华严等等都是当时的著名创作人,因为当时政治环境的关系,这些作者的作品只能在台湾地区流传.而香港虽然自认为文化沙漠,却拥有一个超级作家金庸,而后有倪匡、严沁以及岑凯伦、亦舒等.  相似文献   

7.
当年,亦舒见到周天娜,“惊艳到下巴要跌下来,灵魂儿好不容易归窍,拍拍胸口说:幸好咱们有林青霞。”  相似文献   

8.
为提倡读书风气,介绍不同领域的优秀图书,鼓励青年培养多方面的知识兴趣,香港电台推行了“十本好书——一九八六年中文课外书籍推荐计划”。这十本书是香港电台邀请香港十位不同行业的杰出人士推荐的: 一、亦舒推荐曹雪芹的《红楼  相似文献   

9.
周陈 《新闻世界》2012,(10):209-210
香港作家亦舒的作品被认为是香港通俗小说的典范。其作品《伤城记》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为时间背景,写出了当时香港人的心境与生活状态。本文将分析《伤城记》中对于家与城的描写,并试图通过创作背景探讨作者在小说写作上的特点与局限。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上海。如何认识的细节也不记得了,只记得他一直用的名字——Kino。其实更确切地说,他的名字应该是Byron(拜伦勋爵),英国诗人的拜伦。他迷恋诗歌、网络和音乐,当然,还有亦舒。那时他每次在聊天室出现,都必然带来那一句拜伦的名句——你已葬的爱情胜过一切,只除了爱情活着的年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哈利·波特第五集的全球同步上市,哈利·波特横扫全球各地排行榜,这不能不说是同步营销策略的巨大成功,在两岸的排行榜中哈利·波特高居榜首,而在香港的排行榜中却未见到它的出现,这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但总体来说两岸三地的阅读口味已明显趋于相同,虽然大家公认香港人比较专心赚钱,看的图书经以经济理财为主 但近来随着流行小说的畅销,这些小说也开始在香港占有一定的市场。如近期的较受欢迎的文学类畅销榜书,就有张小娴、亦舒和深雪的小说,几米的“绘本书”、以及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张小娴、亦舒和深雪的浪漫小说是纯香港风味,带时代感和地区色彩,读者对象针对本地女性。但几米的作品近年在台湾的畅销书榜长期居高不下,而随首内地对《向左走,向右  相似文献   

12.
潘凯雄 《传媒》2002,(3):43
确实有人,甚至是不少的人对琼瑶一路——诸如亦舒、岑凯伦,或许还有梁凤仪等港台女作家的小说卖得如火如荼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琼瑶,不仅是小说热销,而且由其小说还带动了一个庞大的电视剧群体,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几乎拍一部火一部,其担纲的男女主角也是有一个红一个,直到快没得改编了,还可以一部又一部地重拍。琼瑶二字仿佛就是畅销书的代名词,就是印钞机,就是摇钱树。  相似文献   

13.
心弈 《出版参考》2011,(24):36-37
香港是个神奇的城市,作为金融中心的光环太过耀眼,让人很容易觉得它商业有余、文化气息不足,早年甚至还有“文化沙漠”的说法,但只要细细一想,就会发现香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环境:这里的流行音乐、港剧和香港电影,已经影响了好几代人;倪匡、亦舒、李碧华均有大量粉丝,金庸更是横扫华文世界,成为一代宗师;连张爱玲这样的奇女子往香港去走一遭,作品里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香港烙印。  相似文献   

14.
香港是个神奇的城市,作为金融中心的光环太过耀眼,让人很容易觉得它商业有余、文化气息不足,早年甚至还有“文化沙漠”的说法,但只要细细一想,就会发现香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环境:这里的流行音乐、港剧和香港电影,已经影响了好几代人;倪匡、亦舒、李碧华均有大量粉丝,金庸更是横扫华文世界,成为一代宗师;连张爱玲这样的奇女子往香港去走一遭,作品里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香港烙印。  相似文献   

15.
亦舒和张小娴是近现代时期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两位作家,且都是香港女性代表作家,她们的作品犬都体现的是现代都市人们对爱情,对生活的态度。她们用女性的触觉去描写在爱情中的男人、女人,去刻画微妙的爱情故事。但是,从各题材内容以及表达时所使用的意象还有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上看,两者还是有差异的。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平行研究,以类比和比较的手法.从主题学的相关角度,对两位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了解现代人的爱情认同观以及生活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我爱单位     
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在某局上班.作为一个单位人,我最大的感觉是有靠山.单位是我的衣食父母,单位是我的上帝,我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单位,单位是我的一切.我的全身上下都打上了单位的烙印,我不知我是单位,还是单位是我.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或许在我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绝望;满脸的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屁股。我也常常因为看到镜中老态龙钟的自己而感到震惊.但我不会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1998,(2):14
我现在武昌区里分管档案工作,因此我和档案工作者可以说是一家人.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工作离党和人民对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思想境界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我觉得,自己既然是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好好地工作,应该为人民谋利益.我认为自己作的一些工作都是份内的事情,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当前对我的一些宣传,我觉得是政治的需要,是党的建设的需要,至于我个人,我想是很缈小的.  相似文献   

19.
陈誉教授是我的导师.我敬仰他,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导师,而且因为他是中国图书馆界的大师.他的精神不仅仅影响了我和我的同学,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图书情报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开场白] "文革"中没有劳动过的人(中青年)几乎没有,可是像我这样到一百多个行业劳动过的,大概也不多. 这段特殊的劳动经历是与我在"文革"中的特殊地位分不开的.什么"特殊地位"呢?简单地讲是两点:一、我没有入派.没入派的好处是两派都不把我往死里整,坏处是两派都不会亲我,保我.二、我的年龄决定我不可能是叛徒、特务、走资派,连个芝麻大的疑点也没有.因此,我公开声称:一、我不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是"党'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权派".二、对我"不可不用,不可重用".不可不用,是因为我不是"三种人";不可重用,是因为两派都不亲我.再加上,我的处世哲学是:对两派保持距离,对两派中的个人没距离.因此,我人缘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