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RFID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链在控制温度敏感性产品、保证食品等物品质量和减少物流损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冷链进行温度检测却比较困难。本文分析了冷链物流中温度检测的重要性,介绍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为冷链物流中的温度检测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冷链物流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强  傅少川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3):196-201
针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和发生"断链"现象的问题,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立智能化综合技术防控体系,核心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安全预警和食品追溯。在智能化冷链物流综合技术体系框架下,针对性提出三点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提高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多式联运促进跨区域冷链运输和发展绿色科技,实现冷链物流行业绿色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技术被公认为本世纪最具潜力的技术,其在蔬菜冷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更是改变了蔬菜冷链产业链的工作方式。本文首先对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优劣势展开分析,并对射频识别技术在蔬菜冷链物流中管理中的运用展开分析与研究,为射频识别技术在蔬菜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的现状,分析冷链物流配送过程中温度的监控,配送的订单,分拣和调度的智能化,构建物联网技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的工作效率,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直接造成了对冷链物流需求的旺盛,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但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针对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产业融合理念,梳理出冷链物流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切入点与实施路径。结果表明,依据"互联网+"技术,逐步建立的"互联网+冷链物流"平台可以实现冷链物流封闭化运作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业健康发展。为此,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冷链物流业的投入与建设,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与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冷链产业的升级,需要在保证制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制冷系统的节能降耗。基于此,分析了冷链中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的分类,并从制冷剂、压缩机、变频技术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冷链中制冷系统节能优化处理的方法,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同时,对面向冷链的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射频识别技术(RFID),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果蔬农产品在冷链运输中由温湿条件变化所导致的质量变化,进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将RFID技术与GPS结合,利用无线网络实现果蔬冷链运输中温湿度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研究需求不确定下,RFID技术投资前后医药冷链配送中心的选址—库存问题.在现有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基础上,结合医药冷链行业特点,对原有模型进行改善,建立一定服务水平下,医药冷链配送中心选址一库存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当参数一定时,依据计算结果可确定最优选址、配送及库存方案.通过对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医药冷链配送系统是否投资RFID技术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发展过程中贯彻低碳经济理念,能够实现对各项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确保物流企业在最低成本下创作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全面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相关工作人员去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将低碳经济理念贯穿到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中,积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新物流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研究需求不确定下,RFID技术投资前后医药冷链配送中心的选址—库存问题。在现有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基础上,结合医药冷链行业特点,对原有模型进行改善,建立一定服务水平下,医药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当参数一定时,依据计算结果可确定最优选址、配送及库存方案。通过对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医药冷链配送系统是否投资RFID技术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冷链物流业的经营目标、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链物流是温度控制下的物流供应链,保证食品、药品等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冷链物流的经营目标是质量和成本.目前冷链物流主要有自营模式和第三方运营模式两种经营模式,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状况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第三方经营模式是冷链物流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能源消耗较大,其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在限制碳排放的条件下研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重要课题。利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在约束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对2012—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σ、β收敛模型分析省际效率差异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逐年提升,但整体效率仍然偏低,规模效率偏低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既存在σ收敛也存在β收敛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中游4省的条件β收敛,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地区的条件β收敛。据此,为提高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出加强低碳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加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冷链物流大数据实时监控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冷链"断链","信息孤岛",冷链"食品安全"等凸显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融合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四位一体"冷链物流工程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国家大数据分析中心和国家冷链物流大数据实时监控预警平台,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有效对接,鼓励区域间和行业内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4.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浪费严重,不仅白白消耗了大量劳动力,也白白浪费了土地、水、肥料等自然资源,同时也降低了国内、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冷链库存量、冷链保管、运输与配送时间、冷链投资、温度控制等角度梳理分析了冷链农产品变质损耗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控制变质损耗的发展趋向。最后,以新旧动能转化视角,进一步揭示生鲜品变质损耗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冷链物流实践提供支撑;利用大数据和运筹学技术,对生鲜品需求和库存配送做出科学预测和优化决策;加大仓储保鲜和冷链配送投入,延长保鲜期并减缓腐损率;采用专业的仓储配送中心,在联盟合作中实现节能降耗和互利共赢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农产品变质损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以它的技术优势渗透到物流领域,改变着原有的行业形态。针对我国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利用RFID技术、传感设备、GPS系统、GIS系统等物联网技术构建一套三阶段蔬菜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使整个蔬菜配送过程具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冷链物流产业形成机理及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估方法,分析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冷链物流产业的解释结构模型,阐述冷链物流产业的形成机理,提出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潜力评估模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该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冷链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自动化储藏设施的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以下重点介绍自动化冷库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探讨苏北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苏北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提出促进苏北冷链物流发展建议,从制度上推进苏北冷链设施设备的融合建设,加强冷链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食品冷链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变异系数确定食品冷链各指标权重,以美国为标准发展基准建立国际食品冷链发展指数。以2016年各指标截面相关数据分析国际食品冷链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食品冷链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美国,日本农业冷链发展水平指数为0.6413,德国为0.6303,中国为0.4363。  相似文献   

20.
张扬 《华夏星火》2014,(11):54-56
当下,人们对手中的一杯奶越来越关注。在今年举办的享有冷链行业"达沃斯论坛"之称的2014国际冷链物流峰会暨第六届中美冷链物流会议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领导为率先获得《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国标试点企业授牌。伊利股份与国内其他29家企业率先入选,而且,伊利股份是唯一入选的乳制品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