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红,原名张乃莹,30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近百万字的珍品,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国风土画卷,倾述着她寂寞的人生。她虽早早离开故里,但家乡人民并没有忘却她。1986年,呼兰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复了萧红故居,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前来缅怀瞻仰这位女作家。16年来,故居已经接待了24个国家的160万人,其中5600多位中外名人留下赞美萧红故居与怀念萧红诗词、墨宝600多幅,400多位研究萧红的专家学者捐  相似文献   

2.
谁能绘得萧红影?这是聂绀弩先生悼念萧红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寂寞的、难以命名的萧红。这也是所有萧红传记作者都要面对的提问。现代中国作家中,萧红有着哀婉的生命历程和卓异的写作成就。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经验抒写,构成一曲天真与经验融合的哀歌。在乱世中,天资聪慧的萧红很快通过时代知识风尚获得启蒙,同时,她也用自己多舛的命运换来的人生体验审视着一切启蒙。女性对世界坚  相似文献   

3.
萧红师承鲁迅,在写作上是鲁迅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借钱用于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4.
1934年,在青岛陷入困顿的二萧——萧军、萧红把自己的作品寄给远在上海、从未谋面的鲁迅。二三十年代,鲁迅是左翼文学青年的精神导师。 之后,萧红成了鲁迅家中的常客。常客的程度,许广平后来在《追忆萧红》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的寓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5.
许鞍华的电影从来都更愿意把镜头对准烟火人间。即使拍摄大时代的流转,她也更愿意聚焦于平实而具体的人与事。这一次,她选择了传奇作家萧红,一个已经不为大众所知的主角。她身世所折射的思乡、流浪和悲剧性的主题,许鞍华一直心心念念。某种程度上说,许鞍华在萧红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种情结。  相似文献   

6.
萧红的一生短促悲凉,饱尝孤独和痛苦,她的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本文拟把这位悲情作家的生命活动和创作内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采研读,以期挖掘萧红小说的真正美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贺晓宏 《新闻爱好者》2011,(16):132-133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  相似文献   

9.
张正华 《大观周刊》2012,(48):17-17
萧红为了揭露和控诉代表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和残害,用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展示出家乡妇女们动物般的生成状态,并形成了她小说中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赵靖 《图书馆建设》2002,(1):105-106
本文力图通过对萧红及有关萧红作品、评沦文章的网页介绍,使大家认识萧红、欣赏萧红的作品,并 能够起到宣传哈尔滨市图书馆网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萧红晚期小说作为观照对象 ,在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文化心理结构。萧红生命秋季的创作 ,一方面一如既往地以批判之笔唤醒国民灵魂 ,承担时代苦难 ,执着生命存在 ;一方面却又以沧桑心态追忆童年韶华和故乡风物 ,寄寓了自己充满禅道意味的人生感悟。这两种审美意识折射出她文化心理建构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2.
影片《萧红》取材自黑龙江省女作家萧红的生平,影片在展现萧红跌宕丰富的创作人生同时,也借由对萧红人生的影像重塑展现了坚韧不屈的北方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影片《萧红》中媒介符号建构的北国映像的研究;民族性叙事特色解析和影片与萧红原作对北方民族意蕴建构的对比探讨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萧红》中体现了不羁的向上与激愤交织的北方民族精神意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文坛才女萧红的爱情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雨 《档案天地》2004,(3):29-31
3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作家萧红,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很有感慨。她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女人……”  相似文献   

14.
夏雨 《湖北档案》2003,(4):44-46
上个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作家萧红,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很有感慨。她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女人……”  相似文献   

15.
王妍 《出版广角》2021,(1):91-93
王小妮的传记文学作品《萧红:人鸟低飞》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流水般的笔触构建了传奇女作家萧红的心灵史.在《萧红:人鸟低飞》一书中,王小妮不仅丰富了史料以外的细节,还通过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替变化,全方位、立体化地对萧红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其内心变化进行描写,从而架构女性作家之间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交流》在出版类期刊中应该算是创办较早的,但我知道这本刊物,却已是她创刊后的第3年——1994年了。当时我在山西夏县的一所武警部队院校办学报,在资料室偶然见到这本杂志,才知道山西境内竟有两种编辑刊物,熟知的《编辑之友》外,还有一本《新闻出版交流》。粗粗一翻,竟被她那大气、新颖、活泼的版式所吸引,于是就把一篇稿子《编余随笔》寄了去。这篇稿子已寄上海《编辑学刊》,但两个多月未见回音。没想到不到半个月,便收到了《新闻出版交流》一位叫康宏的女编辑写来的一封信,在对拙稿给予肯定的评价后,谈了她的刊…  相似文献   

17.
1938年初,聂绀弩与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田间等人同去位于山西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到临汾。 时局纷乱,日军南下。几位还没开始教书的“教授”决定,随丁玲的服务团去西安。萧军没有一起去。他对聂绀弩说,他要去五台山,因为自己不同于这些“书生”朋友,“苦也吃得,仗也打得”。  相似文献   

18.
三、关于萧红鲁迅与女作家,关系最密切的,当首推萧红。有些人也就因此而散布流言。朱大可在《鲁迅和他的女人们》一文中提出的"疑点"主要是:1."萧红可以自由出入鲁迅房间,这原是许广平才有的权利。"2."萧红与鲁迅交谈甚欢,许广平似乎意识到了点什么",就"将萧红拦在楼下"。这两点都是许、萧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些情况而被歪曲而成。笔者根据鲁迅日记等记载,还可以补充两个"疑点":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2月19日,鲁迅和许广平夫妇在上海梁园豫菜馆请客。萧红、萧军、叶紫、聂绀弩、周颖等左翼文坛名流,济济一堂。在归家的路上,萧军和萧红手挽着手,脚步轻决,为属于他们的时代的到来欣喜若狂。萧红死在了自己的时代里,而萧军等人却跨进了另一个大时代。  相似文献   

20.
喜欢红色的女作家不多,30年代有一个,叫作萧红。虽然她左翼得厉害,但却是一个时髦的女人。若不是红颜薄命,她应该会写出惊世的作品。她喜欢穿红上衣,然而搭配得不好看,她跑到鲁迅家里,让鲁迅看,鲁迅说:“不大漂亮。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部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