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主义对茅盾小说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创作前的准备过程——对现实生活观照与把握的视角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上,也表现在创作过程中的创作心态与创作思路上。更具体表现在作品“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上。正是这种影响,使茅盾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风姿别具。  相似文献   

2.
自然主义对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从大量材料看,茅盾在长达6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然主义的论述及其认识可分为介绍与探索阶段、大力提倡阶段、客观分析阶段和全面否定阶段。从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茅盾文论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一方面,他从当时中国新文学创作实际出发.接受了自然主义“真实”概念,但他的“真实” 与自然主义的“真实”有根本的区别.另一方面.对“真实” 的追求.也给茅盾文论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茅盾与自然主义有一个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茅盾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受着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本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创作上的比较,说明茅盾接受自然主义并对之进行了新的改造。同时也阐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两概念在新文学早期于接受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与左拉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与左拉自然主义张德美左拉自然主义,在我国“五四”时期曾和欧洲现实主义理论一道被广泛介绍。当时人们以为自然主义即现实主义,所以在提倡现实主义时也让自然主义搭车同行。正如茅盾晚年在一封信中所说:“在写《子夜》之前的十年,我曾阅读左拉之作品...  相似文献   

6.
研究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茅盾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对自然主义的态度和困惑直接折射出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及变迁。本文试图勾勒出茅盾关于自然主义的"矛盾"论述,以期反映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境况与遭遇,从而揭示出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微观的侧面。  相似文献   

7.
论茅盾早期的自然主义抉择刘承记当作为文艺批评家的茅盾同作为作家的茅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时,他早期的自然主义创作主张和策应着自然主义精神的文本便自然而然的再度成为惹人注目的问题。如果只知道茅盾是曾经写出过《子夜》、《林家铺子》因而成为毫不含...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四年三月下旬,春雨霏霏,我与湖州市几个对茅盾研究有兴趣的同志结伴去桐乡乌镇参观茅盾故居,并进行调查、访问。我们去看了茅盾外公陈世泽(我如)的屋址。虽然陈家老屋已经不存一点痕迹,为一片桑林所代替,但是由于确定陈家的住址是在枫桥(通安桥,水营桥)南边,而枫桥在乌镇不在青镇,因而肯定了“茅盾母家是湖州人”的  相似文献   

9.
梁明 《语文知识》2010,(1):60-62
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的茅盾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为人生"派,在创作与理论等诸多方面都与来自西方的自然主义有着颇深的渊源。从茅盾早期的文章可以看出自然主义对他创作理念的影响。但是,茅盾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自然主义理念有意识地做了吸收和扬弃,对自然主义怀有复杂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人们的评价话语中总是存在着许多交叉和混同,本就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学源头、创作精神以及学理念等方面,在一个较大背景下,探讨了它们关系,旨在进一步寻觅它们的学个性。  相似文献   

11.
12.
六十多年前,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五四思想解放潮流,冲破封建主义的黑暗闸门,在神州大地上汹涌澎湃、奔腾向前。作为这派思想解放潮流的一个支脉,新的文学潮流也破土而出,向封建文学的污泥浊水进行着猛烈冲击。推动新文学潮流前进的勇敢的弄潮儿中,有鲁迅,有郭沫若,也有茅盾。和鲁迅主要以杂文、小说创作开拓现实主义道路,郭沫若主要以诗歌、散文创作张扬浪漫主义旗帜不同,茅盾主要是以文学评论为武器,和鲁迅相呼应,大力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的。作为一个具有进步的思想、开阔的胸襟、非凡的魄力的青年编  相似文献   

13.
茅盾与孔德沚、秦德君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研究茅盾生平事迹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茅盾原名沈德鸿,他妻子的姓名是孔德沚,他亡命日本时同居的情人叫秦德君,三个人的姓名中都有一个“德”字。这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的缘份呢?三个人中,最早去世的是孔德沚,死于1970年1月28日;其次是原名沈德鸿的茅盾,逝世于1981年3月27日;秦德君今年84岁,仍健在,寓居北京。他们三人都是共产党人,而在人生的历程中,又因命运的安排,发生了种种纠葛,爱爱恨恨,恩恩怨怨,留下许多未曾言说的事情,任后人研究、评说。对于茅盾与孔德沚、秦德君的关系,我曾阅读过一些史料、回忆录和其他有关的文章,也访问过一些前辈作家、茅盾的亲戚,还访问过秦德君老人,通过信,请教过有关的问题。然而至今仍未解开他们三人关系中的许多疑团。  相似文献   

14.
作为艺术大师的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中是一位艺术个性极为鲜明的,也是少有的作家。他始终从对社会总体的把握中观照生活,他的审美理想、审美意识也正是从这种观照中得以体现。读他的作品就好象登高望远,使读者在自己的生活半径上扩大眼界,从而从社会的整体中看待周围一切,把握生活,把握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五四时期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的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中,西方近代现实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联系不仅显示出特殊的重要性,而且表现出空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成了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践踏《联合国宪章》确认的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频繁地动用战争手段推行其价值观,对一些主权国家进行干涉,严重地威胁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主权的实现与人权的保障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国家的主权便不可能实现人民的基本人权。为了深刻认识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有必要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作一历史的分析。最早提出“国家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自然法学家让·博丹。他把主权界定为“国家内绝…  相似文献   

17.
茅盾是驰誉中外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他从理论与创作两个方面为发展具有新的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总体上看,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并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在对外国文艺思潮流派的择取和与此有关的创作实践上,他较为辩证地处理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当然,对此他在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甚至不可避免地还曾有过某些偏颇。系统地总结有关这一方面的历史经验,不但有助于增进对茅盾整个文学思想的确切把握和理解,而且也可为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现实主义,正确对待现代主义,并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西方的外来文学思潮激流涌动,冲击着茅盾的理论视野。本文着眼于茅盾在其文学道路发展过程中对未来主义的接受与误读进行细致爬梳,关照茅盾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为个人与社会方面的原因所作出的不同的价值评判,厘清二者的复杂勾连。  相似文献   

19.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不能健全发展的原因何在?早在二十年代,茅盾就在《中国文学不能健全发展之原因》中指出:“一、没有明确的文学观与文学之不独立;二、迷古非今;三、不曾精确地认识文学须以表现人生为首务,须有个性。”如果文学观念趋了保守、僵化,创造意识必然淡薄。茅盾的这一文学思想,可谓真知灼见。文学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只有在明确的文学观指导下,才能正确对待文学遗产,真实地反映生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革新、创造。  相似文献   

20.
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使郁达夫的小说备受瞩目,饱受争议,这和他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他既接受了左拉式自然主义的真实观,又继承了日本私小说的感伤忧郁情调,突出表现在其小说对细节真实的刻意追求,细腻的性心理描写等方面。如何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自然主义色彩,“知人论世”方不失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