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实现协同育人对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具有重要意义。以协同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分析了其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适用逻辑,并从目标、主体、内容、路径4个方面剖析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各协同要素的规定性。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内容协同、路径协同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协同机制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三全育人"是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重要遵循.目前,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在学校、学院、导师、研究生等各个层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应从协调三组关系、抓实"三季育人"、统筹"三方"场域、落实"三个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全员协同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联动、全面保障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推动导师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数字社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研究生导师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数字社会拓展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在认知、知识、技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内涵,但也导致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主体地位的边缘化、育人动力的衰减化、育人场域的复杂化以及导生关系的疏离化等实践困境。为此,建议从加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强化数字社会导学环境的合理规制和制度设计,强化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职责,缩短数字社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强调,高校教育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需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来适应新时代发展。必须认识到开展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健康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社会和谐进步,适应新时代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要求。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拟构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队伍、研究生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和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研究生导师的思政建设尚不能满足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研究生导师队伍中还存在政治失范、规则失范、德法失范、诚信失范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这表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思政建设极为重要、刻不容缓.为此,应同时从基础、动力、保障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生导师自身的修身立德,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模范引领,并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政治站位.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研究生导师的基本职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口,研究生导师应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历史担当和育人本领。针对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存在立德树人自觉性不强、科学性不够、有效性不高的现实问题,高校可以从“组织建设”“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生活行为”四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创新和拓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从“组织领导”“能力提升”“评价激励”“选树推广”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确保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立德树人贯穿到培养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导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其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培养工作中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提出采用“多位一体”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即创新研究生思政课程,完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研究生导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导师团队以及辅导员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中得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还存在认同感与获得感缺失、思政育人方法与途径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首先提出了以思政要素为导向、科研项目为载体的研究生多维、多元协同科研思政培养模式,并深入剖析了其内涵,从导师自我提升、多元协同工作和校友返校等方面阐述了科研思政机制建设方法,最后对研究生立德树人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根本任务。由于缺乏合理评价标准,无法科学评价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根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标准存在问题和构建原则,提出3个方面优化对策:一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进行综合评价,扭转"四唯"评价导向;二是以绩效模式和过程模式为主,综合利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三是以育人成效为重点,合理设定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担负着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其学术水平、学术作风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高层人才培养质量。为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导师的考核管理,优化导师队伍,提升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质量",需引入岗位聘任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现状,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习阶段生命教育缺失是导致有些研究生心理素质较差,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重视实践教学等加强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行研究生教育在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驱动下显现出对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上追求。研究生德育的情感性、人本性的表达早已无处安放,正遭受着所谓"无用"和"无实"的批判。这使得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爱在研究生教育中失去了生成与实践的空间。为摆脱这一困境,必须疏解研究生导师教育爱得以生成的诸多要素,从其人性善的原初意涵、自愿性的自然基础、驯服的天然情境与尽责的实然动力等方面来把握研究生导师教育爱的本质属性与生成逻辑。通过研究生导师对内在心灵的丰盈与引领、对外在制度的反思和突破等方式,推动研究生导师教育爱的生成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6所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积极构建研究生网络德育体系,研究开发研究生德育管理信息系统,壮大专兼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网络活跃群体的重点引导等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吻合,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即旨在教育大学生主动承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怎样科学安排教育内容上,都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全新课题,也是德育教育价值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完善导师负责制 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连年的扩招以及学制改革,硕士研究生教育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其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质疑。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导师能力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新的背景下,分析导师负责制的现状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完善导师负责制,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中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成为当前西部院校较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研究生培养过程、研究生导师水平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因此,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指出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导师德育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needs of society, brought about in part by workplace, family and social structures and partly by the decline of moral and ethical values,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 to address issues of values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of schooling.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body of literature challenging those who teach adults at universities or othe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incorporate values education,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y create. This challenge extends to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about how this can be done in an environment that is typically intended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with a focus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outcomes of interviews with three small groups of distance educator stakeholders at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amely course co-ordinators, tutors and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feelings and beliefs about values education being a component of their programmes. The interviews sought opinions about three broad questions: Should w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values education in our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mes? Can w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values education in our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mes? Do w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values education in our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mes? Responses suggeste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is study, we should an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o so, particularly directly through the use of counselling and support services and indirectly through incorporating appropriate examples into course materials, but that currently not very much is being done. While the course co-ordinators and tutors were concerned that students might resent the inclusion of values education in their courses,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ppeared to be more open to the sugges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