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相关问题研究持续升温,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召开了数场理论研讨会议.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0 ~2012”年的相关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围绕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现状考察;二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视域剖析;三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中典型的错误思潮之一,有其复杂的理论根源与社会根源。批判和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是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功能的需要。“四史”教育是坚持唯物史观正确看待与解读历史的实践,是应对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错误思潮的利刃。在剖析和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源起流变与面相症候的基础上,以“四史”教育为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三个方面试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系统的批判,帮助人们认清历史唯心论的本真面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面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海德格尔认为它根据于西方的传统形而上学,并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统治世界的发展而达到楔峰。而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途径在于让“诗”和“思”赋予世界以新的意义和价值,使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海德格尔的这一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价值虚无主义的新视角,但由于他漠视实践理性的作用,不可能真正克服价值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4.
尼采哲学与现代性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关系,不仅紧密,而且复杂。虚无主义在尼采这里有多种含义,而且尼采自己提出的、以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为实质性真理的未来哲学理念,最终仍然是一种虚无主义。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三种形态及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呈现三种形态: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树状形态表现为一维线型模式、二维平面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板块形态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球体形态主要为球体模式论.三种形态各具特色,且各有自己的支持理论,都可作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反对和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和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一个问题:要从理论、历史、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反对和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涉及许多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历史、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7.
坚持总揽全局、靶向症结是系统精准地在每一环节驳倒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所在.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的建构具有理论解蔽、过程看护、力量支撑、物质固本四重维度,旨在打造以“零容忍”为目标的批判“全生命周期”管理格局.从理论解蔽维度看,坚持用唯物史观把牢批判这一倒置性幻象思维的“定盘星”;从过程看护维度看,坚持用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8.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实现“两个巩固”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学术研究、文艺创作和网络空间之中。作为一种错误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核心诉求,其蔓延泛滥必然会肢解历史认知、瓦解民族精神、消解文化自信,进而威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然而,现阶段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社会民众担忧改革、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倾向难以根除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持续的意识形态渗透,决定了在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时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把唯物史观作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指针,坚持以阶级分析法直击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并以科学严谨的治史态度给予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反击。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六形态”和“三形态”,“六形态”和“三形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二者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回溯历史虚无主义的40多年演变史概貌,历史虚无主义主要呈现为政治化形态、时尚化形态和学理化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3种形态。特别是学理化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无论是历史观的"范式转换"还是实证史学方法的包装,均违背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当前应当进一步加强史学批评,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教师,他要保留个人主义。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个话怎么说得出口? 你不相信?他有“理论”根据。“第一,个人主义,人皆有之;第二,我的个人主义是为了事业;不是庸俗的个人主义;第三,我的个人主义,利己而不损人。”可惜的是,有个人主义的人,常常不能正确的认清自己.即如这种“理论”,也是非下注脚便不能够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以“审美无区分”去对立于主体美学的“审美区分”,旨在使全部精神科学的真理性得到本体论上的证明.“审美区分”将作品与现实世界割裂开来,容易陷入“诠释学虚无主义”的理论困境,“审美无区分”则确立了艺术以“表现”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悲剧、绘画、文学等艺术门类的作品都是与其世界不可分的,并以“非审美”为背景展开的审美体验,这种关系即“偶缘性”.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新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三种不同的形态。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利用图像建构的信息场域编制叙事内容,利用“小叙事”消解宏大叙事方式,利用图像叙事的空间时间化本质虚构叙事语境。进入数字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以数字空间拓展生存场域,以数据资源扩大信息来源,以数字技术更新赋能方式,呈现出“局部拔高、片面美化”的“碎片样态”,“感官刺激、集群欢腾”的“文化镜像”,“算法推荐、私人订制”的“舆论陷阱”等多维表征样态。纠治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叙事的根本之道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筑思想根基;掌握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净化舆论环境;构建立体化治理格局,凝聚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否定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手段,侵袭和攻击“四史”。唯物史观是“四史”教育的立论基础与实践意旨,也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赖以生存和建基的唯心史观之根本有效武器。在新时代,我们要通过“四史”教育大力弘扬唯物史观,不断推进“四史”教育的话语体系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四史”教育机制,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运用唯物史观,坚守历史本真,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6.
咏史诗作为一种诗体,必然有自己的诗体形态。学界对咏史诗形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多从“史”的角度进行分类,不能准确地反映咏史诗的发展轨迹和它所追求的理想范型,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其实从“诗”的角度来将咏史诗划分为写实型、意象型和意境型三种形态,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咏史诗中诗人情志向历史渗透的方式以及咏史诗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尼采在批判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所生成的现代处境时带出虚无主义的两种含义,其一为隐藏于柏拉图主义中而为基督教保罗传统所彰显的卑劣的虚无主义,表现为以超感性世界的价值否定感性世界的价值,尼采认为这是弱者的价值建构,其中包括马克思、施蒂纳等现代社会主义或无政府主义诸理论形态。在探求克服卑劣的虚无主义道路时,尼采提出了一种高贵的虚无主义,亦即其虚无主义的隐微义。对隐微义的理解,存在多种差异巨大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释。根本问题在于,尼采对生命的肯定与其超人概念如何圆融、对价值的否定和重新开启价值创造如何同一。尼采是在西方文化自我批判中、尤其在东西文化对比批判中提出并塑造其高贵的虚无主义内涵的,即以耶稣教义、尤其以佛教为镜像。以佛教的般若学说看,尼采的生命永恒轮回的生成实相为真空,超人的价值创造为妙有,真空即妙有保证了尼采学说的矛盾同一,从而使得其虚无主义的隐微义得以圆融地呈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至少有三个句子能引起我们感悟:第一句是“世界上有两种山.一种是自然界的山.一种是人生的山”,第二句是“所有人出生时.都拥有隐形翅膀——想象力”.第三句是“如果你对别人经常说‘幼稚’两个字.这就是你的想象力即将离开你的危险信号”。此外,作者把“隐形的翅膀”比喻成自己的想象力.写它如何帮助自己走向事业的巅峰.话题转化也很巧妙。  相似文献   

19.
以客家围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客家围屋的原真性感知维度及地方认同对原真性感知和行为意向关系的中介影响.研究发现,客家围屋旅游吸引物的原真性感知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解释,即客观原真性、建构原真性、参照原真性;不同人口特征的群体对客家围屋原真性感知、地方认同及行为意向有显著不同;原真性三个维度中,建构原真性和参照原真性对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假借“事实”与“学术”之名,强调主观诠释、细节考究、概念原则等范畴,对高校学生具有极强迷惑性。阐释正确党史观中的规律、主流与价值,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思维陷阱,成为推进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加强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以理论意识明晰历史规律、以整体意识把握历史全局、以辩证意识领悟历史价值,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党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