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历史的,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因此,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文,在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我们对它是熟悉的;而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它对我们又有些显得陌生。哪里有陌生的东西,哪里就需要阐释,是谓重读。  相似文献   

2.
话语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在于交际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语境对意义的理解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帮助消除歧义、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修辞意义以及具有文化含义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为基础,从语言对文化语境的选择,文化语境对语言理解的作用,语言理解反映语境三方面来论述了文化语境与语言理解的关系。我们认为文化语境是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借助文化语境可以使语言理解更为贴切具体。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语篇构成的重要因素,是切实理解语篇深层含义的关键。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种类型,切实地把握这两种语境,有助于我们对语篇课层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化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人文背景,它具有隐含性与可推导性。它制约着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文本产生以后,它遮蔽在文本的语言之中,间接地表现话语的意义。由于古文本年代久远,学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多方面缺失,不容易读懂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情境语境,显现与古文本有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增加前理解,减少空白点,使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更为畅通。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言使用环境的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译员对源语的理解及对译语的表达。对源语的理解要通过对语境的分析与掌握来确定;而目的语中词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口译质量的关键,它同样受到语境制约,口译时快速选词、准确达意都离不开对语境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7.
语境制约下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总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恙语言表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对语言表达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邵晖 《考试周刊》2008,(16):100-101
语言的理解是不能与它的语境相分离的,语境在听力材料的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解有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对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理解.本文旨在讨论怎样把语境与听力理解结合到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相似文献   

9.
引入一个时下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简单介绍它的主要特征和具体表现。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视觉文化与我们目前所处的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广告从根本上讲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经历如何,表现如何,前景如何是文章关注的重点。同时,文中涉及了几种有影响的理论范式,以便加深我们对视觉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由社会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境隔膜常让学生在理解革命文化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常见的语境隔膜表现为:学生主体经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外部语境冲突,陌生词汇所带来的上下文语境理解隔膜,以及古今汉字差异所生发的时代语境隔膜。基于此,研究通过对《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的三组词语:“吃”水和“喝”水、“革命”和“解放”、“时”刻和“時”刻为例,分析革命文化进语文课程的语境隔膜问题,并提出纾解语境隔膜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芸 《时代教育》2013,(13):201
在汉语言文化中,有一种被称为"谚语"的事物,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具有语义双重性的特征。同样,在其他语种中也存在"谚语"的概念,这里我们针对英语语境中的动物谚语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外语言文化和其文化背景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阅读理解是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过程,篇章是两者交流的桥梁。理解是思维的过程,是读者通过文字去捕捉作者意图的过程;理解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笔者借助“图式”理论,分析了文化知识是连贯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例证了文化语境与阅读理解的密切关系,及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在中国语境中合理地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与方法,我们需要对这种来自西方的批评方法进行追根溯源的认识和理解。文化诗学有其启发性意义,也有其局限。这为我们改造它、完善它,从而提出适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诗学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潘琴 《双语学习》2007,(3M):90-9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它实质上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某一类事物。对于隐喻的理解我们必须依赖我们的经验,即背景知识。由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上的差异,隐喻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隐喻理解的多样性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隐喻的认知语境分析,寻找最佳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最大程度获得与原文读者等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人文背景,它具有隐含性与可推导性。它制约着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文本产生以后,它遮蔽在文本的语言之中,间接地表现话语的意义。由于古文本年代久远,学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多方面缺失,不容易读懂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情境语境,显现与古文本有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增加前理解,减少空白点,使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更为畅通。  相似文献   

16.
非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非言语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民族性和多义性,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言语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因而有必要了解语境与非言语交际的关系:非言语交际的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语境;语境有助于非言语行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与语境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本文分析英、汉隐喻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掘隐喻这一宝贵财富,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以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过程是:解诗题,介绍作者;分析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反复朗读,体会感情。但是,古诗文的表达方法跟现代汉语有较大的不同,要学生在这么陌生的语境下进行语言理解是比较困难的。这种先理解后诵读的教学方法显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它强调教师的分析讲解,忽视学生的个性感悟,只重视教师的教,方便老师的灌,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语境的基本概念、类别以及关于它的研究的发展历史。着重从三方面描述了语境对话语的作用,即1.语境对话语表达的制约作用2.语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3.语境使词语获得社会文化意义。最后指出我们要注重语境知识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比较恰当、得体、灵活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实际环境,是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语义理解是对特定语言材料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它即包括对词义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对篇章的理解;语义的理解离不开语境,语境在词汇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理解上起着制约和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