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浩瀚的宇宙与广阔的自然界中,月是一个极富神秘与传奇色彩的意象。自古以来,它以其自身十分丰富与广阔的内涵启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艺术联想。一钩弯弯的新月,可以使诗人联想到初生与萌芽的事物,而一轮皎洁的满月则使人联想到生活的圆满以及与亲人的团圆。  相似文献   

2.
在苏轼词中,雪意象凡41处。这些雪意象可分为直接描写实体雪的实体型雪意象与非直接描写实体雪的虚拟型雪意象。雪意象在苏轼词中有着双重的文化内蕴:一方面雪是美好高洁的象征,另一方面却又是压抑摧残的象征;而这不同的意象又是与苏轼作词时的心境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离别,作为生命中无法抉择的现象,仕途蹭蹬的苏轼而言,是其一生不可避免的缺憾。定情感的作用。而自然物象又因与生活息息相关,界万物作为寄托离别之感的媒介,言不可言之理,有生离,亦有死别。离别,对于命运坎坷、人生失意、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具有表达特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足迹几乎踏遍南北的苏轼将自然述不可述之事,形成了词作于感伤葱凉之外又洒脱旷达的意蕴,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4.
苏轼诗中的"病兽"意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轼的诗中存在着大量的以“病马”、“瘦马”为代表的“病兽”意象。这类意象作为苏轼审美情趣的凝结,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对苏诗中的“病兽”意象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这类意象的审美内涵及苏轼钟爱这类意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月亮,作为一种变幻的意象,同时也是一组多元的象征,从古至今,以其独特的清冷神秘引发着人类无尽的幻想,也因诗人们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她种种超越时空、历古常新的人格力量,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化韵味。可以说,月亮作为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物象之一,已经成为诗人创作的一种情结。月亮情结穿越千年而愈加经典,成为人们内心深处共通的情感认副,原因之一,便是一批出色的诗人对于月亮不断作出创造性的描述。苏轼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松"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在唐诗中有多重涵义:象征年老长寿,象征倔强、坚贞的品格,象征天长地久、坚贞不移的爱情与友情,象征超凡脱俗的隐士。  相似文献   

7.
通览苏诗,可以发现“人”意象成为苏诗一个蔚为大观、具有独特艺术品质的意象集群。这些“人”意象根据组群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有人”和“无人”意象,仙人、道人、佛人意象,以及古人与今人、舟人与游人等其他意象,苏诗中的大量“人”意象集群的出现既有对前人意象的承继,也与其儒释道交融的思想密切相关,是其哲学思辨下美学意蕴的生动体现,融哲思与诗意于一体。  相似文献   

8.
把握诗歌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归纳意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人的情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悟诗歌深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宦海沉浮的一生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总是留下数量可观的诗文。他曾十余次途径洪泽湖地区,在该地留下的诗文据统计近百首(篇)之多。苏轼笔下的洪泽湖情韵,给洪泽湖地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0.
为拓展意象翻译研究,用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作为理论框架,结合陈植愕意象分类的方法,通过对几首苏轼词意象的不同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翻译自然意象、与社会生活和活动相关的意象及人类想象意象时,应分别采取在顺应原诗人心理状态基础上保留原意象,顺应译者的心理动机基础上添加注解保留原意象,在顺应目标读者认知的基础上替换原意象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诗歌意象翻译中,译者不仅需用目标语移植承载原诗意象的物象,而且需再现原诗意象的组合方式,从而再造诗歌意境。意象图式是在人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具体空间的抽象概括,当这种抽象概括投射到诗歌的语言层面便会形成诗歌意境。将意象图式理论运用于诗歌翻译可以帮助译者理解诗歌中的空间描写及其隐喻意义,从而指导译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再造原诗意境。  相似文献   

12.
本试从思想与艺术相统一的艺术美规律入手,探寻苏轼“赤壁二赋”的艺术美规律。认为“赤壁二赋”的美是在多种艺术即诗、画、乐交合作用下产生的,诗境、乐境、画境共同成就了二赋的境美。这一规律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视觉意象的造境艺术及其象征性寓意美;听觉意象的抒情艺术及其直觉化的对应美;心理意象的寓志艺术及其理性化解的“共适”美。透过艺术美规律可把握二赋深邃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13.
《太原大学学报》2016,(5):45-48
苏轼词中各类意象丰富,"小舟"意象贯穿苏轼整个词作生涯,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苏轼写词之初至被贬黄州之前,小舟在苏词中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或是词中无足轻重的一种景物;黄州时期,"小舟"意象呈现出归隐的内涵,也代表了苏轼想要追求自由、安定生活的态度;离开黄州之后,苏轼经历了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几经起落,"小舟"意象的内涵转而变成一种绝无屈服的精神,更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4.
苏轼词风多变,婉约者动人清新而深沉,豪放处雄奇如天风海雨,气势磅礴。他的诗不受陋习成规的束缚,形成"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富有理趣的"东坡体",如天地奇观,富含哲理,饱含才气。他开创豪放流派之先河,开宗立派,让人耳目一新,而其婉约诗词也同样独树一帜,读之极尽缠绵凄婉。然而其人生道路是坎坷多舛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造就这位旷世奇才;其人生的指导思想也是复杂的,儒释道三者兼而有之。苏轼不愧为宋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15.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就李白与苏轼诗词中运用月亮意象的相似点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揭示作家主体经历、性格与作品意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就李白与苏轼诗词中运用月亮意象的相似点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揭示作家主体经历、性格与作品意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苏轼作品高频出现"水"意象.包括"水"及其水的各种变态如"雨""霎""雪""波""江""河""湖""海""溪""泉""流"等在内,"水"意象在苏轼作品中出现竟达29000多次.苏轼对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同时,他对水也有独特的理解.在他的"水"世界里,透着他的思辨光芒.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存在意象而产生了词,那么词也由生发意象将之逐步升华到美的境界当中,基于艺术的客观角度对意象进行研究,也就是对美感境界组成的一种特别重要的艺术质素的研究,如果词的意象显得鲜明那么诗人的个性风格就会得到体现。辛弃疾与苏轼两位文学大家所著的词在浩淼的文学历史长廊当中有着不同的意象,本文选取意象的角度,对这两位文学大家词的意象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苏轼创作了大量的时事性诗文,不但记录了许多时政大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并且表明了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其诗文时事性特点的形成,既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也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其个性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苏轼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作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月意象在李白、苏轼二人笔下是个十分突出的意象类群,二人笔下的月意象在审美内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审美境界方面,李白和苏轼笔下的月意象,一个清逸仙境,一个清空禅境;审美功能方面,李白主要是壮大自我之情怀,苏轼主要是透悟历史与人生;审美特性方面,李白笔下的月意象集中体现为情重于思和超凌现实,苏轼笔下的月意象则集中体现为思重于情和出入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