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小春 《考试周刊》2009,(16):101-102
语用能力是语言学习和应用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语用失误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则普遍存在。本文对学生的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现象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文化意识,避免在语言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73):98-99
作为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中学英语学习非常关键,教师应重点研究和关注语言输出活动,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能将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升。本文使用教学案例,提出培养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凸显英语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不少中国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片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视其语用能力,因而导致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经过若干年英语学习后,还不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应是纠正英语学习者常犯的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用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恰当、有效地使用语言,即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成为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这与我国英语教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无关联,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就语用能力的内容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管见,以求对英语教学与学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孔莎  梁勇 《考试周刊》2009,(13):102-103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探索其根源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并发现造成语用迁移的原因是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而没有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语正确的形式不代表得体的英语,语用能力的欠缺必将导致语用失误。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现状,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语用能力三个问题。并提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英语语言知识,更要注重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贾聚年 《教学研究》2006,(4):338-341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语正确的形式不代表得体的英语,语用能力的欠缺必将导致语用失误.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现状,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语用能力三个问题.并提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英语语言知识,更要注重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杨永佳 《考试周刊》2014,(82):99-100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存在语用失误的现象。要避免学生的语用失误,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其文化敏感性和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各环节。  相似文献   

9.
肖茹云 《考试周刊》2014,(88):79-80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迁移现象,从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个方面研究学习者在运用英语时出现的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现象,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防范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沈阳药科大学一、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语用知识问卷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很少,语用失误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综合朝鲜语”课程作为朝鲜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一直是朝鲜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俗语教学也日益受到更多教育者的关注和认可.通过对延世大学语学堂编撰的《延世韩国语教程》中出现的俗语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提高俗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以及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做好民俗文化翻译对现代旅游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语用等效翻译、直译加注解以及民俗文化深层结构挖掘等策略可使旅游英语民俗文化翻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闽南俗语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闽南小吃与俗语的巧妙嫁接。抓住与小吃相关的食具、俗语的文化内涵,从历史的角度阐释闽南俗语的思维模式、民本规则与文化积淀,提出未来发展小吃文化、发展闽台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闽南文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渭南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方言俗语和独特人文景观融合成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陕西关中方言的面貌和基本特征。关中方言古朴典雅,具有质朴凝重的乡土韵味和丰富的表现力;方言的词语组合和表述方式蕴藏了关中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词汇系统在历史发展中留下不同于共同语的词义演化轨迹。关中方言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汉语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有极重要的参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出发,探讨了英语和汉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境设定的功能.以这两个功能为基础,通过变换语序等手段,可以进一步取得综合性的语用效果.同时英汉倒装语序还有各自独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非类的民间--对民间的另一种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汉语诗歌所论之民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作为类的民间:一是作为非类的民间。在作为类的民间论中有三种观点,即民间立场虚无论,民间是一种立场论和民间立场是一种品质论。此三种界定的前提是将民间看作是一种类概念,结果使作为个体的民间消泯,类使个体平均化为同一。作为非类的个体的民间正是要突破类的规约,以达到差别性的个体真实地敞开。新诗90年代面临的正是如何逃离类的原因,而取向非类的个体姿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对汉语俗字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一、可助我们识别佛典中的许多疑难俗字;二、可补充或纠正我们在俗字研究上的不足或错误;三、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四、可助我们了解一些佛典俗字形成的原由;五、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增加一些新的说法.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俗文字研究资料,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告作为重要的现代营销手段,愈来愈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消费意识。广告翻译也日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由于中英语言特点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广告翻译中产生了一些语言失误。本文通过对中译英广告翻译的实例分析,从语言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探讨这些语用失误,以期为中文广告英译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中方言民间熟语丰富多彩,所言描摹深刻,趣味浓郁,语句通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间风土人情更是耐人寻味。当下,许多文学及影视作品纷纷选择关中方言民间熟语作为表达方式,并以其本真、鲜活的个性特征和极强的表现力受到读者和观众的普遍欢迎.由此也为我们展现出关中方言民间熟语独特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