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我国经修改的新的公司法承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但无论实务界还是理论界依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即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一人公司存在的必然及其缺陷,主张在立法上对一人公司予以肯定性评价,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一人公司进行规制,加强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试图对现今存在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司治理机制理论加以研究,以期为我国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从而为我国公司发展提供些许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法已经多次修改,但一人公司的立法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分析了一人公司的立法现状.并对如何规范一人公司的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针对我国正处在转轨时期的国情,研究和借鉴东欧国家的转轨经济型公司治理模式更有利于我们寻找适合自身的转轨经济的公司治理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对部分转轨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试图对我国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国情和国际惯例的公司治理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试图对现今存在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司治理机制理论加以研究,以期为我国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从而为我国公司发展提供些许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四川省威远白塔(集团)公司,在我国建陶行业摸爬滚打20年,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被业内人士誉为我国建陶行业的“建陶之王”。 一、企业概况 威远白塔(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7亿元,是国家建材局重点布局生产建筑陶瓷的  相似文献   

7.
经过两年半的“商业性性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总结了试点经验,联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定位。然而,即使《指导意见》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规定。其法律定位仍旧是一种尴尬模糊的状态。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是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从民间自发出现的,其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客观性,在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下,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定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定位,有关部门才能够制定具体的法律来规范它,进而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米岚 《科技风》2014,(4):23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多数的公司企业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也成为了许多公司管理人员主要研究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就必须进一步掌握公司经营绩效的特点,创新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具体措施。研究发现,公司经营绩效具有一定的传染效应,即不同公司的经营绩效会相互影响,对彼此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掌握公司的经营绩效的传染效应有利于帮助公司扭转发展道路,避开很多弯路,确保公司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就针对公司经营绩效传染效应这一问题,重点分析下这种传染效应的特点,表现方式以及对公司发展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和高校后勤甲、乙方的规范分离,新组建的后勤集团 (公司)也由原来的管理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而在这转变之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勤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高校后勤实体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灵魂就是创新,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对高校后勤集团(公司)管理的客观要求。江泽民同志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后勤集团(公司)是在国家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组建的,是为了适应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因此,它要…  相似文献   

10.
李炬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142-143
我国公司法刚刚承认了一人公司,其最大意义在于确定了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的积极性,然而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股东,也存在若干问题,因而需要从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利于公司防范经营风险、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相关法规制度得到有效遵循,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因此,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研究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体现。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混乱、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实施不力。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新公司法颁布施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确立给我国公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了突破,在此笔者对我国的一人公司立法条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由于仓促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还颇为粗糙,笔者运用了一些浅显的法律知识给出了一些立法和司法建议,以此纪念我国新公司法的颁布施行一周年。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的完善,这为我国的经济主体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氛围,因此,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上做强做大的公司不在少数,上市公司也逐年的增多,有许多大型的企业逐渐走出了国门,走到了世界大型企业的行列当中,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数目也在不断的增加,由ST公司的数目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有不少的公司陷入了经营失败的境地。公司之所以会陷入经营失败的境地,与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外界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特别是企业自身的因素难咎其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入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 ,实行积极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战略 ,已成为包钢综企(集团 )公司脱困发展的一条现实而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在认真分析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存在的优劣势的基础上 ,根据各企业调整的实践经验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提出今后调整工作应注意的几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结构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完善和成熟程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虚增资产,虚构经济业务,掩盖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或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等手段任意调节会计数据,人为操纵利润指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投资、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阐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完善与改进的相应对策。文章并对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以及监事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企业风险防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而我国国有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相比,风险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缺乏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工具的了解和风险管理策略的综合考虑,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对目前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理论,根据ERM的整体框架,从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环境入手,围绕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风险文化建设,明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构筑风险防范工作的目标体系,从而较为科学地构建起了一整套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推动力,本文通过对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分析及其 在日本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的讨论,结合我国目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强调了日本公司治 理模式对我国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新公司法颁布施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确立给我国公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了突破,在此笔者对我国的一人公司立法条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由于仓促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还颇为粗糙,笔者运用了一些浅显的法律知识给出了一些立法和司法建议,以此纪念我国新公司法的颁布施行一周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的电力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对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有了改善,迎合了市场经济的变化,从而为保证电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重要核心业务,而电力营销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公司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新型发展模式,对供电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为电力营销在新形势的市场发展中提出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市场的需求为营销导向,以优质的服务为营销手段;努力建立能适应商业化运行管理的企业模式,成为具有高效营销体系的电力企业。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购并中的整合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炜  赵冬梅  张建勇 《软科学》2000,14(3):17-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 ,企业购并已经成为企业迅速扩张规模、增强竞争力、转移战略目标、培养企业核心能力以及摆脱债务和社会负担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特别是 1992年以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证券市场的发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 ,企业购并在我国形成了高潮。但是 ,现实中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决策者对企业购并仍未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在他们看来 ,企业购并就是获得目标公司的合法控制权 ,而对于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如何有效地协调两公司之间的关系 ,促使它们在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