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蚯蚓观察实验让每个学生找两个大口罐头瓶,去挖活蚯蚓6~10条(注意教育学生实验后仍将蚯蚓放回去)。瓶内各放半瓶泥土(不要压紧),然后将活蚯蚓平均放入两个罐头瓶中,将瓶子放在桌子下的黑暗处,就可以做实验了。11蚯蚓能否听到声音当蚯蚓从泥土中钻出来时...  相似文献   

2.
刚上完五年级的一节自然课,学生小静就跑来告诉我:妈妈把她做实验用的蚯蚓连同饲养的罐头瓶一起给扔了。说完,她委屈地哭了起来。原来,自然课上研究了  相似文献   

3.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4.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5.
《动物和环境》一课中认识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学生做这两个实验,观察到了蚯蚓活动的结果,为使全班学生观察到蚯蚓的活动情况,我做了如下改进: 1.把8条蚯蚓放在一块玻璃板的正中间,用纸盒罩住。 2.把干土和湿土分别放在蚯蚓的两侧,并用黑色水笔在玻璃板上注明“干土”、“湿土”的字样。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常去看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或参与行政部门组织的生物教师考核活动。从中发现,虽有不少教师水平较高,但也有知识和能力都有某些不足的同志,不知道做某些实验,更不会指导学生去做这些实验。现举几例简谈如下。 一、甩死蚯蚓搞解剖 某乡镇中学一位教师在初中二年级上蚯蚓解剖实验课前,准备了一些浸泡好了的蚯蚓,还捉了些活蚯蚓放在广口瓶内备用。 教学开始,教师先作一般性讲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目的:让孩子知道蚯蚓有再生能力(一条蚯蚓分成两段也能成活);培养幼儿做小实验的兴趣。二、实验准备:带幼儿到园地里寻找蚯蚓(从观察蚯蚓的粪便和被蚯蚓钻松了的泥土着手,教会幼儿寻找蚯蚓的方法);通过观察法让幼儿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蚯  相似文献   

8.
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趣。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它熟视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垫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别放在它们面前晃动,它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我想,蚯蚓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它的眼前晃动,它怎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于是,我又找来一根,一个色彩十分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我把葱和玩具分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 一、指导学生完成蚯蚓喜暗、喜湿两个实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整个动物界与环境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做好两个实验并认真进行观察是本课的重点,认识动物离不开环境是难点。教具准备: 蚯蚓盒[盒盖边缘留有2—3厘米的宽缝尺寸30×10×2(厘米)内壁涂黑],塑料薄膜、湿土、干土,湿砂,干砂,水,蚯蚓若干条。每个实验小组一套。  相似文献   

10.
观察蚯蚓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基础实验,该实验材料易得,操作容易,因此,实验开课率较高。对于该实验有几个小问题值得教师注意,如果这几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实验效果。笔者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点经验,供同行参考。一、选好采集蚯蚓的地点虽然渔具店有袋装的商品蚯蚓出售,但为了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笔者一般安排学生亲自到自然环境中采集蚯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疏  相似文献   

11.
《动物和环境》主要讲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中,编者将“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作为一个主线和实例加以探讨,因此,指导学生做好这个实验,使学生懂得各种动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的。 做“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首先需要大量的蚯蚓,这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一节,有一个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当时我是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课后有两个学生很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们想回家自己也做一下这个实验,用罐头瓶、输液管、细铁丝、蜡烛(分别取代实验中的广口瓶、橡胶管、止水夹、红磷)这些材料,在脸盆里盛上水当水槽用,可以吗?"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为了确保实验的气密性,我送给他们一个打好孔的大橡胶塞。第二天上课,恰巧有一道习题,是分析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时能否用木炭、硫这类物质代替红磷,我就将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生物》“观察蚯蚓”这一实验中,按教材的要求.把活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并做比较.往往得不出预期的实验结果: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反而比在粗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更快。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纸面过于粗糙和干燥磨擦力过强的干燥纸面会吸去蚯蚓身体上的水分,会对蚯蚓产生粘着力,使蚯蚓的运动速度减慢。改进的方法是将纸面稍加湿润,以减小粘着力,使蚯蚓能正常运动。2蚯蚓在玻庆板上肌肉易于收缩蚯蚓在玻璃板平面上运动时,刚毛所起的支撑作用不大,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伸缩活动就能…  相似文献   

14.
生物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认真上好生物实验课 ,既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 ,有一节学习蚯蚓知识的课(课前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放了一条蚯蚓及各种实验工具)。教材上关于蚯蚓的前端与后端只用“根据环带的位置”一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但在教学时教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利用桌上的各种实验工具 ,想一想 :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进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 ,操作实验。有的学生用手去摸蚯蚓的皮肤 ,发现蚯蚓皮肤上的刚毛有顺茬和…  相似文献   

15.
蚯蚓对明暗环境的选择实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第4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继续探究动物(蚯蚓)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实验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科学概念:生物(动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改变将改变动植物的生存.实验也将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为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初中动物学第九章两栖纲中,介绍了青蛙捕食的情况,但是,几年来的两栖纲教学都是教师讲挂图,学生看挂图,虽然教师也曾介绍如阿到野外观察青蛙捕食的情况,结果收效不好。学生反映说,看到青蛙捕食太难了!到底青蛙如何捕食,学生学过两栖纲,还是没有亲眼见到青蛙是怎样捕食的。今年夏季,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捕捉几只幼蛙,将每个罐头瓶放一只幼蛙,放入0.5cm~1cm深的水,目的是使瓶内保持湿润的环境,盖上有孔的盖。将幼蛙饥饿一天后,然后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的课外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外兴趣培养的内容主要有简单的实验、制作、观察等。课外活动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个人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能力。例如,“动物和环境”一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实验小组开展第一个实验,即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于土和湿上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  相似文献   

18.
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老师拿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卜丽峰 《学周刊C版》2014,(2):101-101
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一节.有一个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当时我是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课后有两个学生很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们想回家自己也做一下这个实验,用罐头瓶、输液管、细铁丝、蜡烛(分别取代实验中的广口瓶、橡胶管、止水夹、红磷1这些材料.在脸盆里盛上水当水槽用.可以吗?”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为了确保实验的气密性.我送给他们一个打好7L的大橡胶塞。第二天上课.恰巧有一道习题.是分析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时能否用木炭、硫这类物质代替红磷.我就将问题直接在课堂上讲了。  相似文献   

20.
这个实验课本上是这样做的:在三角架上放一个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放一个烧杯;在烧杯底放一些锯末,往烧杯中倒入水;用酒精灯把水加热。过一会儿,摸摸水的冷热有什么变化?通过教学实践,感到这个实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水凉时让学生摸摸还可以,可是等水热了再让学生摸,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学生无法看清烧杯中上层水随着冷、热水的相对流动逐渐变热。这也是(或干脆就在铁架台上做这一实验),在铁架台的横梁上系两个温度计,一个温度计接近烧杯的底面,一个接近水面。这样学生在水加热前,通过用手摸摸,通过看温度计,知道烧杯里的水相对来说是凉的,而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