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CBR1基因启动子在猪子宫内膜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创新点:发现CBR1基因启动子在猪子宫内膜受到炎性因子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成员p65调控。p65对该启动子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对于CBR1基因的表达并不是必需的。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确定CBR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区,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技术确定p65能够结合CBR1基因启动子,通过超表达和干扰表达实验证实p65对CBR1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论:猪CBR1基因启动子-1640/-647区对于其转录活性是必需的,在-1545/-1531区存在p65的结合位点。p65在猪子宫内膜细胞中促进了CBR1基因mRNA的表达,但是干扰p65则不会造成CBR1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推断p65不是CBR1基因表达的必需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瓜子金皂苷己(polygalasaponin F,PS-F)对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为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 3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CREB表达的变化。结果:PC-12细胞在4μmol·L-1鱼藤酮损伤后,细胞出现萎缩变圆,折光率降低,caspase 3活性显著升高,呈现凋亡的现象。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1)瓜子金皂苷己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减轻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降低caspase 3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标记显示,瓜子金皂苷己能够增加报告基因CREB的表达。结论:瓜子金皂苷己能够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RE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人Lumican基因及构建Lumica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新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Lumican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1-Lumican,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将测序正确的Lumican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细胞HEC-1A的Lumican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MTT法观察转染Lumican基因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增殖能力。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Lumican经HindⅢ和BamHⅠ酶切,获得8311 bp片段和865 bp插入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的片段与Gene Bank发布的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HEC-1A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细胞HEC-1A的Lumican mRNA表达上调,Lumican蛋白相对上调率为74.62%(P<0.0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转染Lumican 基因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抑制率为21.35%±2.78%。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Lumican,该载体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增殖能力,为以Lumican基因为靶点研究其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对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调控以及相关基因和通路的影响,我们利用VEGF可逆抑制小鼠模型,将小鼠模型分为VEGF-A正常组(dox+)和VEGF-A抑制组(dox-)(n=8)。取小鼠肾脏组织提取总RNA,qPCR检测VEGF-A以及部分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FPKM和log2(FC)一值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dox-组较dox+组VEGF-AmRNA水平明显降低;两组小鼠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发现共有1 282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03个,下调基因479个;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T细胞活化、脂肪细胞分化产热等,主要定位在细胞外基质以及质膜外侧等位置,且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抑制小鼠VEGF-A的表达可以促进EPO表达上调,从而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5.
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Stefin 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与Stefin B表达情况。采用不同浓度TGF-β_1(5、10和20 ng/m L)、不同浓度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25%、50%和75%)以及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混合的方法分别处理HS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和Stefin B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时,HSC的α-SMA表达均升高且细胞出现活化,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Stefin B在TGF-β_1单独作用时表达下调,而在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单独作用及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同作用时显著升高。结果表明:肝癌微环境能够促进HSC活化及Stefin B表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外施浓度为0.01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镉(Cd2+)胁迫下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叶片的叶绿体结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d2+胁迫可使荇菜细胞的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外施Spd则可有效地保护叶绿体结构,减少叶绿素的流失.(2)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逐渐下降.外源Spd处理显著提高了二者的含量,并延缓了它们的下降速度.(3)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在Cd2+浓度为1、1和2 mg·L-1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逐渐下降.外施Spd使它们的活性分别提高了5.8%、37.5%和3.3%,并降低了O-2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Spd增强了荇菜对Cd2+毒害的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2+对荇菜的毒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鉴定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核因子κB(NF-κB)调控的基因和小RNA(micro RNA),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创新点:构建心血管疾病相关的NF-κB调控网络。方法:基于NF-κB转录活性差异的小鼠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模型,采用基因芯片(Genechip)检测NF-κB调控的基因和microRNA。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差异基因和microRNA的筛选、验证、功能注释,从而发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NF-κB调控的基因和microRNA。结论: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的小鼠原代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调控77个基因,其中45个基因上调,32个基因下调。NF-κB还在TNFα处理的He La细胞中调控其中10个基因。通过q RT-PCR验证了NF-κB上调Egr1、Tnf和Btg2的表达。基因功能注释表明,许多NF-κB调节的基因聚类到经典的NF-κB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在TNFα处理的小鼠原代血管内皮细胞中还发现:NF-κB调控26个microRNA,其中21个上调,5个下调。进一步研究发现,7个NF-κB调控的microRNA还可能调控9个NF-κB调控的基因。最后通过检索数据库发现,5个NF-κB调控的基因和12个NF-κB调控的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因此,本研究提升了对心血管疾病进展分子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异乌药内酯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在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作用及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异乌药内酯处理组(15μmol/L)、抗氧化剂NAC组(3 mmol/L)和异乌药内酯联合NAC处理组(Isolinderalactone 15μmol/L+NAC 3 mmol/L)进行实验。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法检测A549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JC-1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关键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异乌药内酯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促进ROS积累,线粒体膜显著去极化,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而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抗氧化剂NAC与异乌药内酯联合作用后,与异乌药内酯单独处理组相比,以上各方面的变化水平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异乌药内酯能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积累,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促进A549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FOXO1在胶质母细胞瘤(GBM)进展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学实验和动物实验分析FOXO1和mi R-506对GBM细胞系U251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自噬和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FOXO1与mi R-506相互作用的靶点。结果显示:FOXO1-miR-506轴可抑制GBM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对TMZ的化疗敏感性,且自噬参与其中;FOXO1作为转录因子可与mi R-506启动子区域相结合并上调其表达;此外,mi R-506可结合在E26转录因子-1(ETS-1)3’-UTR区并下调ETS1表达,而ETS1可促进FOXO1从细胞核向细胞浆转移进而抑制FOXO1-miR-506轴。裸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FOXO1可促进GBM对TMZ的化疗敏感性,但mi R-506抑制剂和过表达ETS1均可逆转该现象。综上所述,FOXO1/miR-506/ETS1/FOXO1环路参与GBM侵袭性和化疗敏感性的调节,可作为GBM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和B细胞淋巴瘤-2(Bcl-2)在调控细胞周期中的相互关系。创新点:首次证明在血清饥饿时PGC-1α负调控Bcl-2,并且认为Bcl-2可能通过招募PGC-1α降低细胞中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以调节细胞周期。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接触抑制和血清饥饿处理的NIH3T3过表达Bcl-2的细胞中PGC-1α的表达,并且分别检测了用Bcl-2和PGC-1α的小干扰RNA(si RNA)降低U251细胞(内源性高表达Bcl-2和PGC-1α)中的Bcl-2和PGC-1α的表达,最后用免疫共(co-IP)检测了二者的关系。结论:本实验中用两种细胞同步化的方法(接触抑制和血清饥饿)处理了Bcl-2过表达的NIH3T3细胞时发现PGC-1α高表达,用Bcl-2的si RNA处理了U251细胞时发现PGC-1α的表达降低,但是血清饥饿处理了U251后发现Bcl-2升高而PGC-1α降低,而且PGC-1α被si RNA降低后Bcl-2反而上升,最后用Bcl-2抗体免疫共沉淀了PGC-1α蛋白,这些结果说明在血清饥饿时PGC-1α负调控Bcl-2行使调节细胞周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与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的联合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创新点:本研究首次探索了将西达本胺和维奈托克联合作用于MYC+/BCL2+DLBCL,使用二代测序(NGS)开创性地从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蛋白层面探讨这种联合用药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表观遗传学HDAC基因与BCL2基因之间的相关性;体外应用DHL细胞株DB(MYC/BCL2重排)和DEL细胞株SUDHL-4(MYC、BCL2表达)分别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处理,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RNA测序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检测MYC、BCL2、TP53等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及蛋白的表达;体内建立DLBCL异种移植小鼠模型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分析并评价药物治疗后皮下瘤的大小和病理切片。结论:西达本胺与维奈托克协同抑制DLBCL的生长,通过调控表观遗传的改变,沉默MYC、TP53的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以及增加促凋亡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芯片研究缺氧/复氧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录组轮廓。创新点:血管内皮细胞(VEC)缺氧/复氧损伤被视定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谱信息尚未阐明。本研究首次应用全转录组芯片技术研究VEC缺氧/复氧诱导下的转录组轮廓。方法:采用缺氧孵育3h后复氧1h的HUVEC为缺氧/复氧组,同时常氧孵育的HUVEC为常氧对照组。应用含58 339条探针的全转录组芯片检测每组三个样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和功能验证。结论:本研究发现37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相关基因涵盖多种途径和功能,例如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载、炎症、糖脂代谢、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骨架及通透性调节、细胞裂解、凋亡和血管生成。另外,实验进一步表明,差异表达基因pleckstrin同源样域家族A成员1(PHLDA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微阵列结果一致。STRING分析发现,PHLDA1可能与差异表达基因SLC38A3、SLC5A5、Lnc-SLC36A4-1和Lnc-PLEKHJ1-1具有物理性和/或功能性相互作用,这有望揭示VEC在缺氧/复氧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芯片研究缺氧/复氧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录组轮廓。创新点:血管内皮细胞(VEC)缺氧/复氧损伤被视定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谱信息尚未阐明。本研究首次应用全转录组芯片技术研究VEC缺氧/复氧诱导下的转录组轮廓。方法:采用缺氧孵育3h后复氧1h的HUVEC为缺氧/复氧组,同时常氧孵育的HUVEC为常氧对照组。应用含58 339条探针的全转录组芯片检测每组三个样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和功能验证。结论:本研究发现37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相关基因涵盖多种途径和功能,例如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载、炎症、糖脂代谢、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骨架及通透性调节、细胞裂解、凋亡和血管生成。另外,实验进一步表明,差异表达基因pleckstrin同源样域家族A成员1(PHLDA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微阵列结果一致。STRING分析发现,PHLDA1可能与差异表达基因SLC38A3、SLC5A5、Lnc-SLC36A4-1和Lnc-PLEKHJ1-1具有物理性和/或功能性相互作用,这有望揭示VEC在缺氧/复氧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热应激引起小鼠睾酮分泌失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性成熟雄性SPF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热应激组和α-硫辛酸+热应激处理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IHC)分析各组小鼠非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转导调节分子肌醇需求酶1(IRE1)在睾丸中的表达定位,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IRE1和促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中IR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P<0.01);与热应激组相比,α-硫辛酸+热应激处理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中均可观察到IRE1蛋白的阳性免疫染色,但IRE1蛋白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IRE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5).结论:热应激能够抑制小鼠睾丸睾酮的分泌,降低血清睾酮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60 mg/(kg·d)的α-硫辛酸能够有效增加热应激状态下小鼠的血清睾酮含量,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α-硫辛酸抑制IRE1介导的非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激活、降低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厚朴酚(Mag)对热应激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在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中证明厚朴酚可明显降低细胞损伤程度,且此作用与细胞周期G1期相关。方法:本试验采用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五组:对照组(37°C,5%CO2),热应激组(42°C,3 h),热应激+厚朴酚低浓度组(5μmol/L),热应激+厚朴酚中浓度组(10μmol/L),热应激+厚朴酚高浓度组(20μmol/L)。采用MTS法复制热应激模型及厚朴酚药物浓度筛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热应激造成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周期阻滞及不同浓度厚朴酚缓解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热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情况;利用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Ed U染色后,热应激对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及不同浓度厚朴酚的修复作用;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热应激对细胞周期基因表达影响及不同浓度厚朴酚对细胞周期基因调节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热应激对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不同浓度厚朴酚对细胞周期蛋白修复作用。结论:流式细胞术显示热应激造成IEC-6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96.5%),而三种浓度厚朴酚均可以缓解细胞周期阻滞现象且呈剂量依赖性(5μmol/L88.8%,10μmol/L 81.0%,20μmol/L 73.5%)。热应激导致阻滞细胞分裂的G1期基因p21、p27和Rb显著上调(P0.01),显示细胞周期阻滞,不同浓度厚朴酚下调这三个基因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细胞分裂的G1期基因E2F1、CDK4和cyclin D1表达显著下调(P0.01),显示细胞周期阻滞不能正常增值,厚朴酚有效上调这三个基因表达水平。热应激导致G1期阻滞细胞分裂蛋白p21及p27上调显著(P0.01),厚朴酚有效下调p21及p27蛋白表达,且在20μmol/L浓度时效果最佳;而G1期促进细胞分裂蛋白p Rb、E2F1、CDK4和cyclin D1(CCND1)在热应激下表达显著下调(P0.01),厚朴酚具有一定上调以上四个蛋白的作用,且在20μmol/L浓度时效果最佳。厚朴酚作为天然成分药物,通过缓解热应激造成的IEC-6细胞G1期细胞周期阻滞,具有缓解热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能力,有望作为预防畜禽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1对小鼠脂肪干细胞神经样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创新点:证明了人参皂甙Rg1可以通过mi RNA-124途径促进脂肪干细胞的神经样分化。方法:从BALB/c小鼠腹股沟和睾丸脂肪垫处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的脂肪干细胞纯度。试验分为以下五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组、IBMX+Rg1低剂量组、IBMX+Rg1中剂量组和IBMX+Rg1高剂量组。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脂肪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效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 CR)方法检测mi RNA-124的表达变化,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巢蛋白(nestin)、βIII-微管蛋白(βIII-tubulin)及羧基端小结构域磷酸酶1(SCP1)的表达水平。结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BMX可以成功诱导小鼠脂肪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g1可以显著提高神经样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g1可以促进miRNA-124的表达量,进而降解神经分化抑制因子SCP1的表达,促进脂肪干细胞的神经样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肿瘤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创新点:首次证明了PTP1B能够增加非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水平,而非磷酸化STAT3与核转录因子(NF-κB)形成新的转录因子介导C-C型趋化因子配体5(CCL5)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增加。方法:收集67名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并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TP1B含量;研究PTP1B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制作PTP1B基因敲除MCF-7细胞系,分别使用细胞生长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活力实验检测基因敲出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磷酸化与非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和CCL5表达水平。结论:大约70%乳腺癌患者高表达PTP1B,并且随着患者TNM分期增加,患者PTP1B表达水平不断增加,同时PTP1B高表达与ER-、PR-和HER2+相关(表1和2);与对照组相比,PTP1B基因敲除组中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图2和3),同时PTP1B可以通过上调STAT3非磷酸化水平来提高CCL5的表达,从而加快乳腺癌发生及发展(图4)。总之,PTP1B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是复制起始许可的主要调控因子,也是组成复制前复合物的核心成员。细胞通过依赖Cdt1的波动水平,且在每个周期中通过调节其总量以确保DNA仅复制一次。Cdt1功能缺陷会造成DNA过度复制,最终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虽然酵母中cdt1和人类Meier-Gorlin综合征(MGS)患者中的CDT1已被广泛研究,但缺乏脊椎动物模型。我们发现在硬骨鱼类分支的几个鲤形目物种(包括斑马鱼)中,Cdt1蛋白在其N末端插入一段其他脊椎动物中没有的独特无序序列。通过分析在cdt1基因中携带移码缺失的遗传性斑马鱼突变体(命名为cdt1zju1),我们发现突变胚胎虽然几乎无任何早期胚胎表型异常,但成年突变斑马鱼却表现出侏儒症、生存能力降低的症状,以及性腺发育不全且不育。此外,我们同样发现除转录本cdt1-201外,斑马鱼还存在第二个cdt1转录本——cdt1-202,它是通过跳过外显子2产生,这在其他生物中暂无报道。有意思的是cdt1-202在cdt1-201纯合突变体中显著上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dt1-202转录本可能可以补偿cdt1-201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损失,...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以单引物R2为引物,从水稻伴生菌中克隆到了一cDNA片段,长1029bp,其中开放阅读框部分共编码220个aa。NcBI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开放阅读框部分与大肠杆菌、志贺菌和沙门氏菌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在3’非翻译区几乎没有同源性;多肽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R2在N-端比目前已知的四氢叶酸脱氢酶/环化酶多肽序列少50个aa,C-端少18个aa。通过http://www.fruitfly.org网站下的启动子预测软件未发现转录起始位点,在3’端也无AATAAA加尾信号,因此我们克隆的cDNA不是完整的基因序列。通过功能结构域预测和三维结构分析表明:R2存在多个功能结构域,即FolD、KOG4230、THF_DHG_CYH_C、KOG0089和THF_DHG_CYH,其中KOG0089和THF_DHG_CYH_C为R2蛋白所包含的完整的功能结构域,晶体模型显示其分子表面凹凸不平,分子内存在间隙,总能为-5243.076kJ/mol,存在两个GROMOS程序修复点即Gly^53Gly^187,有7个类似于Aal^83和Leu^86的锚定连接形成两个环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