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来人们普遍认为在木里藏族这一社会群体中,父权制和母权制是交替的。笔者通过对“母权制”涵义的考察,认为这一观念并不准确,但在社会结构上两性地位是平等的.而由“火塘上位制度”所反映的两性不平等现象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影响着男女两性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心理、生理特征和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并没有造成两性数学能力差异.促进数学能力性别平等的对策有:继续扫荡“传统性别观”的残余,加强女性的数学教育,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3.
“让妇女回家”的争论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男女两性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突出表现在社会话语对女性的界定与女性就业问题上,有其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原因,对于男女两性的发展有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诗经》中的两性审美看周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言:“天地姻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充分肯定了男女两性之爱在人类起源上的重要意义。两性审美与人类文明同步发生。《诗经》305篇,以两性审美作题材的近100篇,占近1/3。朱熹以为《诗经》的诗是“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者也”,”表明《诗经村代两性审美不再停留于感官愉悦和表层意义的满足,而已融入一定的文化氛围.更多地体现精神情感的需要。本文意在籍《诗经冲的两性审美诗,考察这一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诗经州代是父权制最终战胜母权制,女子社会地位逐渐堕落的时代。但毕竟有周至春秋去古未远,殷商时…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的关系本应是平等互助的,不分高下的,然而在长达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女性却始终处于从属的、“第二性”的、被欺凌的地位,从来不能与男性平起平坐。难道人类形成以来就是这样一种状况吗?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西蒙·德·波伏娃  相似文献   

6.
在“三言”“二拍”中,沉睡了数千年的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了,首先,她们认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的“人的价值”,开始关注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她们突破了传统婚姻观中的门第观念,崭新的婚姻观突出了自由选择与两情相悦,冲击着传统的两性伦理秩序;再次,自由平等的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道德所宣扬的妇德、妇容、妇功等观念面临着挑战,这也为女性实现自由平等提供了可能.这一切都体现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女性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一批评的原则:女性批评与美学标准李修建:各位朋友周末好,现在网聊开始,今晚我们请到的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教授,网聊主题为“女性文学批评的原则”,下面先请李老师就该主题的基本观点作简要陈述,然后大家进行提问交流。李玲:女性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是以两性平等和谐为价值理想,批判文学想象中所存在的种种霸权意识。由于已有的文化具有深厚的男权积淀,当下的女性文学批评必然更倾向于确认文学想象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批判文学想象中的男性霸权意识。也就是说,强调两性和谐不应该以牺牲平等这个正义立场为前提,而恰恰要把两性平等作为两性和谐的前提。同时,强调平等,也要强调尊重性别与个体的差异性。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尊严上的平等,是主体性上的平等。不是抹去个性、以一种性别在文化中形成的特质来统一另一种性别。不讲差异的平等最终仍是不平等。当然,批判性别不平等是女性文学批评的价值原则。这一原则,还和美学的标准等共同构成文学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母权制”质疑程曦“母权制”在原始社会的存在似乎已成定论。但传统对“母权制”社会特征的描述是否真实呢?使用“母权制”来描述最初的氏族社会是否确当呢?本文将对此提出质疑。l.对“母权制”社会特征的传统认识1861年,瑞士历史学家和法学家巴霍芬在《母权论...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上,“舅权制”与“母权制”、“父权制”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客观存在。“舅权制”从“母权制”社会延存至“父权制”社会,其史悠远,本文举其特点(凡“八性”)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与“母权制”的共生性和附从性;二、与“父权制”的共属性和共存性;三、非独立性和辅助性;四、强制性和象征性。  相似文献   

10.
咸通感,这是易学研究者的一般共识。但本文认为,咸卦反映了人类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由群婚向个体婚转变过程中的两性情感关系,咸之无心与咸之有心是不能相等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都市大龄“剩女”在婚恋方面遭遇不少尴尬与困境,这与“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的历史形成及其所导致的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息息相关,可运用社会学“择偶梯度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予以分析.“婚姻结构性失调”是由两性择偶权的不平等导致的,“剩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权思想和性别等级制度.因而,要解决“剩女”问题,就要改变传统的婚姻和择偶模式,改变婚姻关系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思想,并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女性只有在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真正得到提高,在择偶中才能和男性处于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安排机制和非制度层面的原因,两性在社会各领域的差异呈现多元化。在基于两性平等的语境中,两性在职业升迁中的差异也呈现多元性、非定向性。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探讨两性差异存在的客观性,致力于从制度层面构建实现男女相对平等与消除职业升迁差异的一种崭新模式。将两性平等观念纳入主流战略并创造有助于两性平等的组织环境,创造两性平等的起跑线平台;建立基于性剐特征的分工模式,实现男女有别而平等的分工机制;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构建两性平等的制度安排机制。  相似文献   

13.
德国“精英大学”近年来普遍推行两性平等策略,旨在强化女性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并着力提高中高级管理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为女性提供生活保障和职业发展支持,包括幼儿照顾、科研和教学培训、学术网络构建、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开发等。两性平等是“精英大学”创业转变中的重要策略,对于培养女性学术人才和管理后备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在逐步改变各校师资队伍的性别结构。两性平等策略对于发掘科技人力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研究型大学开放融合的创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为个体发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使得性别议题这一私领域问题走向公共话语空间,为推动两性平等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同时,在更为自由、个性的自媒体环境中,网络性别言说的碰撞更为激烈,甚至出现意见分化与割裂,而且在“流量为王”的商业利益裹挟下出现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情形。这些言说和碰撞背后既反映了大众的性别观念,也反映出社会主流性别文化、女性主义思潮在消除隔阂、增进和谐、推动两性平等方面的引导与努力,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引导先进性别文化传播,以主流权威引导和整合网络分歧,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塑造两性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两性基本权利平等是男女平等的核心内容,权利平等还可以引出两性之间机会平等.男女平等理论需要自由对平等作出必要的制约和限制,在强调权利平等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女性自由的实现.男女平等实质上是平等与差异统一之上的性别公正,它一方面肯定在同一性基础上的权利平等,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差异性上的分配结果的平等.以结果平等为目标来保障妇女权利,其关键就在于弥补妇女因其不利地位而失去的平等,使妇女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发展机会.性别公正是在保障两性基本权利平等上的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以及自由与平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母权论"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母系制”,从血缘继嗣按母系确认的本义上说,人类学的经验事实并不支持它具有普遍性,但即便在按母系继嗣的群体中,“母系制”也不能推民出“母权制”。女性特有的生育以及哺育后代的功能。因关系到种族的繁衍,使女性受到尊重敬爱,“母子之情”便具了社会意义。但明显的事实也说明,这种“母子之情”的社会地位,决非仅仅为“母系制”所独有。“母权论”忽略了一个相关事实:即使在父亲血缘身份清晰认定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原始女性还是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去设法指认“父亲”,以寻求男性帮助其监护和教育后代,但对“母权论”更具挑战性的反驳,“母系制”却非女家长制,虽然继嗣是通过母系推算,但女性长的社会职能仍限于与家庭或“基地”的管理事务相关,她们在该继嗣群中实际上并不行使权力,而仍是由男人行使权力。只不过这些男性,只是通过她们来推算继嗣的妇女的兄弟,并非她们的丈夫。“母权论”思维方法的最大失误,就是他们不懂得,造成女性特殊社会地位的生育、哺育后代的生理优势,一开始就得失相兼,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劣势”。她们为此必然也必须放弃在狩猎、采集以及后来农业经济生活中与男性“平等竞争”的机会,农业由妇女发明一说也难以成立。男女社会地位随着经济、军事、政治情势等等的变异,确有越来越向男性倾斜的趋向,说明影响两性社会地位的变数很多。在这方面,男性变动的余地明显女性大得多,女性前述的优势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劣势,并不是女性减少了什么,而是男性增加得太多。  相似文献   

17.
“平等中的首席”指的是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处于平等关系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而不是专制者。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课堂上,怎样来体现“平等中的首席”呢?1.平等参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有人会说:“既然平等,为何首席?强调平等也只是假平等。”其实并不矛盾。所谓“平等”,是指师生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课堂上教师仔细观察,耐心倾听,与学生诚恳交流。所谓“首席”,是指师生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调控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通过交…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角度考虑,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的反思,将有利于当代文化的精神建构。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现代性要求考虑,反思其男性中心意识符合“历史观点”这文学批评标准。倡导男女两性主体性平等,在主体性平等的前提下尊重性别和个体的差异性这一价值立场,包含着对封建性别等级文化的批判,也包含着对以平等为名义用政治化的男性类特性压抑性别差异性、压抑个体生命差异性这一历史的反思。这一种性别立场是对男权文化传统的本体性否定,而不是男女轮回式的反叛。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都是最早产生于英国的两个理论流派.她们从妇女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政治理念和两性,探讨两性不平等的根源、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消灭两性不平等,实现两性平等等问题,从而提出以女性文化为基础的新的社会价值观,构建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开启和指导了不同时期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但是,两派理论上的局限也给女性主义运动带来困惑.  相似文献   

20.
大脑的性别     
姬十三 《成长》2007,(2):50-52
除了人类,似乎再没有别的物种在意两性平等这码事。假如母鸡开始要求打鸣权,雄螳螂在性生活后不肯乖乖就范,反而过来一口吞掉枕边美人,那么生物圈必然会乱套。电影《帝企鹅日记》为我们展示,母企鹅是要抛家弃子的,公企鹅则负责留下来孵蛋,这有点不合我们惯常的逻辑。依我们这些同样直立行走的高等动物看来,企鹅世界的两性分工未免有些奇怪,如果不是由于“智慧设计”,那大概是它们也流行过女权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