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宅门》,这个戏非常适合一个有雄心的编剧,家族剧,数代人的故事,数十个人物,结构堪称宏大,看得出来,制片方的投资也很大,里面的服装、道具、场景都做得精致。演员的阵容更是强大,那些都是人艺的高手,什么场面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做得"艺术"。但是,越看这个戏,我越是觉得恐怖,这个戏的主人公,不断反复,默默念叨的一句话让我毛骨悚然:"你看那边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主人公自然是把这句话掩藏在各种各样的名目之下的,比如,他对付日本人,就显得非常堂皇,这个我们似乎不便说什么,但是,他能这样对待敌人就不能同样对待友人?亲人?身边的商业竞争伙伴?事实上,他对待同仁比对待敌人好不了多少,也是杀个干干净净——即使他落魄的时候,也想的是怎样把身边的商户杀他个干  相似文献   

2.
王湛 《文化交流》2017,(9):50-53
正被称为综艺界清流的《朗读者》里,捧红了很多人,也捧红了一句话:朱生豪和他的那句"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一对来自成都的夫妇,朗读了一段《朱生豪情书》,感人至深。作为浙江人的朱生豪,也被网友称为"世上最会说情话的人"。父亲去世70多年后突然以这种方式走红,朱生豪的儿子朱尚刚却感到有  相似文献   

3.
樟桂 《文化交流》2007,(6):73-75
在莎士比亚悲喜剧《仲夏之梦》中,女主人公有一句悲叹台词:"噢,那令人刻骨铭心的帕杜瓦!"帕杜瓦大学是意大利一所著名学府,创立于11世纪的帕杜瓦大学城生活着32万人,其中有5万大学生在校就读。  相似文献   

4.
黑白苏州     
文瑞 《文化交流》2008,(11):32-34
最早对苏州的美好印象,缘于儿时听父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民间口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大后,知道了落榜公子张继和他的《枫桥夜泊》。我惊叹他情怀惆怅,吟风弄月,捣鼓出的诗句"姑苏城  相似文献   

5.
正我提出把诗稿整理出来印本小书的想法。老人说:"谢谢你!"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我的东西没意思,不值得收藏。我是三脚猫,不会抓老鼠的。"2020年7月16日凌晨,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周昌枢(别号退密)驾鹤仙游,其孙女周京女史次日发出一长文《他是这样走完一生的……》,  相似文献   

6.
山贤 《文化交流》2016,(9):69-70
正中国魅力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房屋临河而筑,居民择水而居。江南大宅门,庭院深深处,正在讲述着一个个丝路蚕花的美丽故事;那山脊黑瓦所组成的线装书里,记载着的是一部部经典有趣的古老童话。"人家两岸柳荫边,出得门来便入船。"以前的水乡就是这样,没有公路,出门坐船。婚丧嫁娶所用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船,还是船。"万工轿、千工床,十里红妆迎来美娇娘。"这就是当时湖州南浔具有浓厚水乡传统特色的婚庆典礼。  相似文献   

7.
2022年1月,拥有Youtube1000多万粉丝、美国顶流美妆博主"J姐"Jeffree Star 在社交网站上推送了新年第一个美妆测评视频,这是他时隔8个月之后的首次更新.没想到这样的"首秀"献给了中国国货、浙产彩妆品牌花西子——源自苏轼那句流芳百世的诗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8.
文萃     
《文化交流》2008,(9):77-80
北京同仁堂由绍兴人创办北京白家大宅门,乃是礼亲王旧居。可是据说其地后来归了同仁堂白家,而同仁堂的故事,近年经过电视剧《大宅门》渲染,名气比礼亲王还大。其实,同仁堂根本与此无关,也与白家无关。同仁堂的创办人乐尊育,是浙江绍兴人,本姓岳,明末到北京,串铃行医为生,带卖药材。每次到京,他都住  相似文献   

9.
学校放假,儿子把过去的旧课本翻出来准备卖掉,翻检到初三的语文时,便坐在旧书堆上看了起来。看完后,跑过来跟我说,他发现了诸葛亮一阴招。原来,他看的是两篇古文《隆中对》《出师表》。他说,诸葛亮在南阳当农民的时候就很自恋,说自己是精英,可惜没人承认,只有他的哥们儿徐庶相信。那时刘备在新野,混得也挺惨的,很想招贤纳士,徐庶就对刘备吹嘘说:"我的朋友诸葛亮,真乃卧龙,将军见见他吧。"刘备说:"那你和他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本期语萃     
<正>鲁迅在探求通过"立人"而实现民族乃至人类解放之路的长途中,历尽艰难和曲折,甚至不被理解和孤立,有时是既无支持者亦无反对者,他感到空前的寂寞和孤独,一度陷于绝望之中。整部《野草》就记载了这绝望心绪。但鲁迅更不甘于绝望,所以在抒发绝望之时,每每常现反抗之声。《影的告别》《希望》《墓碣文》等都是典型篇章。《墓碣文》尾句:"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正是此意。"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墓碣文》与《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第6页。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句诗,推开了杭州闹市中一座古宅的大门,听到了一个绵延400年的书香世家的故事。"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2020年7月初,北京大学寄语高考考生的这句诗在网上引来热议。这首诗的作者吴庆坻(读chi,1848~1924年),字子修,晚号"补松老人",杭州人。著有《补松庐文录》《悔余生诗》《蕉廊脞录》《辛亥殉难记》,参与过《杭州府志》《浙江通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曹国英的诗集《这山脉》,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山脉》分为"南山东篱花草事"、"馆藏与园林"、"世上只有芝麻好"、"东林童话及祖国药典"等六个单元,共收录作者二百六十多首涉及广泛的诗作。有人这样评价评价作者和她的诗:"在快速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人民出版社前不久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溯源的新著《文史哲三十年论》(30万字)。该书选收了作者自1989年至2016年间写的关于文史哲三个学科方面的三十篇论文。书的封面赫然印着作者的五句诗一般的追求:"文学追求美度,史学追求深度,哲学追求高度,理论追求力度,创新追求亮度",彰显了作者的一贯追求。读罢此书,笔者最深的体会是,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文学的美度,史学的深度,哲学  相似文献   

14.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该作品延续他一贯的创作风格:写平凡的人物,道普通的生活。但以书名却又能发现它区别于其他作品的地方,全书紧紧围绕"说话"这一日常的活动展开。本文就从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两方面着手,分析该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小青柠"、"那我们就摇一摇吧"、"啊胎气啊"、"就碍得赖"、"摆的一沓哎"、"那就不要韶赖"……当观众在微电影《南京201314》中看到这样的字幕,听到这样的对白时,怎么也不会认为这是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这部名称寓意着"南京爱你一生一世"和2013年南京亚洲青年运动会(简称"亚青会")、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的城市微电影,以全新的理念、清新的方式,实现了赛事和城市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隐身衣》中格非延续了借音乐感悟人生的风格,向我们传达着他对人生的思考。《隐身衣》借发生在"音乐发烧友"崔师傅身边的事以及他提到的众多音乐曲目,剖析人们因何而隐、如何隐、隐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因受人生、现实困扰的无奈,对人们褪去隐身衣、重获自由、拥有平等自在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心迹     
已故艺术史论家、评论家穆孝天先生曾 在数年前为李定华所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强者的心迹》中这样评论李定华和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诸如《银色的夜、灰色的梦》、《少年漫话》、《夜游太虚》、《黄山岗之恋》、《高原情话》等,无不寄托了他的少年时代、当年在淮北农村插队的回忆和对贫瘠黄土地的感慨。其间,虽然痛苦多于甜美,甚至毫无甜美可言,但毕竟还是在时代的激流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的  相似文献   

18.
一、明嘉隆间出现的张瑀《还金记》传奇,是戏曲史最早一部自写身世的作品。作者作为主角登场,剧中主要人物也都是真名实姓。作者在《自序》中,谈到虚构和想象在写实戏创作的作用。认为写戏需要凭借想象,尽管"颇涉虚伪",然"非此无以劝世"。四百多年前,就有这样明确的戏剧观念,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应当引起研究者对其人其剧的重视。二、因方疑子《鸳鸯坠》杂剧与《还金记》都涉及真定世家大族梁梦龙家事,且《鸳鸯坠》置于《还金记》后,故诸家著录都把方疑子当成张瑀的别署,误将两剧标题为《方疑子二种曲》,本文予以订正,还其原貌。三、清顺治十至十二年间,梁氏后人梁维枢以楷书抄录两剧及"家乘补遗",编为十四、十五和十六集,准备收入他所编辑的家乘《真定梁氏直誉集》。因为此书仅残存一至五、八至十二卷稿本,这个原抄录本正可补其佚失。  相似文献   

19.
关于蜀石经《孟子》刊刻者的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未能达成共识。根据有关资料证明,刊刻蜀石经《孟子》实始自席贡,成于彭?,而宣和末年席益入官成都,见石经刻成,乃刻石为之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所征引的那句"伪蜀时刻六经于石而独无《孟子》,经为未备",正是出于席益的这篇记文之中。  相似文献   

20.
1951年,宋庆龄女士邀请爱泼斯坦等人在北京一个雅致的四合院里共同筹办了一本刊物,这就是《中国建设》(后来改名为《今日中国》)。在她的创刊号上,一群笑容明朗的农民走在冬日午后的土地上,他们身上的棉衣与脚下的土地一样朴素,那发自内心的欢笑与充满憧憬的目光,在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一个崭新的属于人民自己的中国已经出现。此后,这一代人就用自己手中的笔忠实地记录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以及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喜怒哀乐。而早在1944年,爱泼斯坦作为记者赴延安采访,并且,经过他改写的第一条英文新闻稿由新华社在延安向全世界播发。如果说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给了世界第一双了解中国革命的眼睛;库恩的《江泽民传》及一些外国作者对邓小平同志的相关撰述,给了世界一双了解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眼睛;那么爱泼斯坦则用《见证中国》及他一生的努力,给了世界一双见证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眼睛。在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爱泼斯坦去世后的日子里,凡是了解他生平事迹的人都会为他的去世感到深深的遗憾。2005年6月3日上午,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自为爱老做了最后的送别。我们在网上浏览,截至2005年6月9日,可以看到整屏滚动的关于爱老的信息,足足有145,000条。许多人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爱老的怀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本刊特推出专题《爱老,中国新闻人的一面旗帜!》,以让我们为尊敬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爱老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