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10,(15):11-12
巨石"扰民"谁人之过 一到6月份,我国便普遍进入雨季,可是今年这个原本激情、火热的夏天却被无情肆虐的洪涝灾害打破了宁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灾害也在与日俱增,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现就公路崩塌灾害的防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洪江  兰恒星 《资源科学》2012,34(2):345-352
"5.12"震后,崩塌成为灾区严重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本文探讨其成灾模型、灾害模拟及危险性评价方法。通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崩塌动力-运动学分析,建立其成灾过程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开发了崩塌模拟扩展模块RA(RockfallAnalyst),可获取山地复杂地形区崩塌运动路径、频率、速度、能量、跃高等致灾关键信息,实现区域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②将RA应用于"5.12"汶川极震区都-汶公路的崩塌灾害模拟中,利用震后第10天即2008-05-22日2.5m分辨率的SPOT5遥感影像提取了崩塌信息源,采用1∶5万DLG地形图生成DEM及下垫面信息,进而模拟分析汶川地震灾区都汶公路灾后重建中面临的崩塌问题,实现了都汶公路主要危险区段映秀沙坪关-绵篪段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③都汶公路崩塌灾害模拟及评价结果表明,崩塌灾害暴发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一个是沙坪关-彻底关-皂角沱,另一个是羊店村-大坪-飞沙关。崩塌灾害模拟的结果表明映秀至绵篪段的公路崩塌风险集中在连山村至草坡一段,在彻底关和桃关达到最大;其中彻底关于2009年7月29日发生了严重的崩塌灾害,说明模拟方法及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模拟及评估方法对于崩塌灾害风险管理及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消落带崩塌滑坡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综合考虑崩塌滑坡的自然影响因子,并结合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坡度、高程和岩土性质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崩塌滑坡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将获得的综合脆弱性指数等分为五级,分别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和极高,每一个级别代表着不同的脆弱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落带处于轻度到中等脆弱水平,约占整个三峡库区消落带的82%,其中有29.45%的消落带为轻度脆弱。15%的消落带处于高度脆弱至极脆弱的水平,主要分布在巴东、巫山等较陡的地段以及消落带的下部,淹水时间较长的部分。另外,还有2.26%,约9.39km2的消落带为脆弱不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的长寿以及涪陵等地。比较已有的研究,本文的评价方法合理、结果可靠,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崩塌滑坡的灾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育频繁的国家,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而我国的三峡库区、天山山区、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周边地区等是危岩的集中分布的地区。2004年12月3日,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佐家营村岩脚发生了山体崩塌并诱发下部堆积体滑坡,造成44人死亡的重大地质灾害。事后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纳雍县中岭镇多是煤矿开采区,除佐家营外还存有四处坡体有明显变形迹象,即中岭、大垛口、小垛口、月亮湾。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危岩崩塌区的调查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危岩崩塌灾害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及对其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和龙高速公路的边坡灾害概况,对和龙高速公路边坡的灾害类型、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对边坡灾害与公路工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和龙高速公路边坡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减灾防灾策略,力图减轻或防止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公路的畅通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乌海市崩塌地质灾害条件的分析,依据地质灾害理论和已有崩塌现状,论证了该地区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西场村崩塌发生于2010年8月5日夜间,崩塌体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洞西场村的西北山体的半山腰部位,崩塌山体岩性为石灰岩,坡脚高程1000m左右,崩塌危岩顶面高程约1200m,坠落高差约200m。山坡总体坡度75°~85°,山前斜坡坡角45°~50°,坡长100m左右,山体坡脚处有树林、农田、旅游公路和居民点,属小型岩质崩塌。崩落的块石一部分堆积于坡面,另一部分崩落于河谷和农田中。目前,山体上还分布着较多未崩落的危岩和斜坡上崩落的浮石约4500m3,崩塌危岩高度约80m,最大宽度约25m,最大厚度约12m,呈倒锥形态,母岩为寒武系灰岩,崩塌体积约4500m3,崩落最大水平距离约130m,最大块度3m×3m×3m。本次产生崩塌的山体在1990年曾对山体危岩进行过爆破清理,但危岩未脱离母岩坠落,所以,当年的爆破清危与本次山体崩塌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月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69-369,286
铜(仁)-遵(义)公路铜仁-煎茶一段属于省2320,本道修筑于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建成通车后随即遗留下多处人工切方高陡边坡及陡崖,形成多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滑坡、边坡崩塌、落石、局部塌方等现象时有发生,对过往车辆、行人等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地质灾害威胁,2006年2月11日在江口县闵孝镇压桥头发生的一起危岩体崩塌地质灾害即是事故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对崩塌地区、岩堆地区地质形成的条件及因素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在充分了解地质的情况下对崩塌和岩堆地区路基施工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Knut Blind 《Research Policy》2012,41(2):391-400
Regulatory framework condi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companies, industries and whole economies. However, in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the impacts of regulation have been assessed as rather ambivalent for innov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regulations generate various impacts and even a single type of regulation can influence innovation in various ways depending on how the regulation is implemented. The endogenous growth approach developed by Carlin and Soskice (2006) and empirically applied by Crafts (2006), which determines endogenously the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refore innovation, allows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gulation on innovation. In general,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mpliance costs should be compared with the more dynamic effect of regulations generating additional incentives for innovative activities. Based on this approach, we derive hypotheses o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pecific regulations on innovation.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economic,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following the OECD taxonomy on regulations. Existing economic analyses are surveyed,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by rather heterogeneous approaches, data bases and results. The paper aims to apply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quantitatively the innovation impacts in 21 OECD countries using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between 1998 and 2004. In summary, the empirical results confirm the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the conceptu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termining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endogenously and allow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Consequently,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is an appropriat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gulations on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2.
烷羟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明  李伯耿  朱春凤 《科技通报》2007,23(4):574-577
以烷羟基硅油、聚醚、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烷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乳液。用激光粒度仪、流变仪、离心分离、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镜等,对乳液性能与涂膜性能进行表征,实验表明有机硅用量(质量比)为0.5%~6%时可制得稳定的乳液;质量比为2%时,薄膜的水接触角从90°增加到113°,明显提高膜的耐水性能,薄膜的表面凹凸不平,有机硅嵌段富集在表面。  相似文献   

13.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地表反照率特征及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肖塘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找出了土壤湿度临界点,分别拟合出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2.5cm土壤湿度经验公式,讨论了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运用CoLM陆面过程模式进行了Off-line试验,并与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冬季大、夏季小,年平均值为0.27。太阳高度角≥15°时地表反照率趋于一个常数,且与太阳高度角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不同天气下地表反照率不同,雨天减小,雪天增大。晴空指数≤0.3时,地表反照率波动很大。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拟合效果不好;随2m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基本呈减小趋势,但不明显。土壤湿度对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年内变化没有影响,只对日变化有影响,且地表反照率对0.097~0.13范围内的浅层土壤湿度响应敏感。CoLM原模式模拟的净辐射、感热通量和地表温度平均日变化与观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改为0.27后,CoLM模式对净辐射平均日变化正午前后的模拟与观测基本一致;对地表温度平均日变化模拟得到改善,平均峰值低估0.51℃;地表反照率参数化后CoLM模式对感热通量平均日变化模拟能力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落差高角度边坡进行了支护设计:根据设计规范和相关设计经验,经过勘查、分析,根据边坡坡率和地质条件,垂直高度44.0m范围边坡分两部分进行加固,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加固方案,主要包括不同支护框架结构和支护参数设计支护设计,筹建方选择了方案1,即高度0~20.0m范围边坡采用锚杆框架结构和锚索框架结构进行支护,高度20.0~44.0m范围边坡采用锚杆框架结构进行维护,同时进行了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结果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其结果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应用相似系统理论构造出消化吸收结果定量评价模型,对技术消化吸收的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蓉 《大众科技》2013,(5):65-67
文章通过阐述羚山泵站的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羚山泵站进水前池右侧基础边坡滑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支护处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基础及边坡滑坡的问题,保障羚山泵站的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制鞋业消防安全现状,提出加强制鞋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吴壁章 《科教文汇》2011,(21):109-110
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求二面角的大小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在每年的理科数学的高考试题中,求二面角的大小几乎成了必考的知识点,但学生却总认为这个知识点很难,做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求二面角的方法作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9.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高原内部和陡坡地貌带2个花岗岩体10件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高原内部大红柳滩-郭扎错逆冲断裂上盘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24.8±4.9~14.0±1.3Ma,此外,一个玄武岩烘烤的热事件年龄为7.9±0.8Ma;而陡坡地貌带的西昆仑中间逆冲断裂上盘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2.9±0.5~0.9±0.3Ma.进一步的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高原内部自渐新世以来经历了2期隆升-剥露,分别是渐新世-早中新世(30~16Ma)和上新世以来(≤5Ma),而陡坡带只记录了晚中新世以来(≤8Ma)的隆升-剥露,暗示他们经历了不同的热演化历史.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和野外地质现象,认为现今高原边缘陡坡地貌带可能是自晚中新世以来(≤8Ma)高原边界断裂伴有向塔里木盆地后展式叠瓦逆冲产生的构造抬升的结果;现今高原面有可能是由高原边界断裂系于大约5~2Ma以来强烈活动逐渐形成的,其隆升-剥蚀幅度>2000~3000m.这对自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西北缘高原面与陡坡地貌形成过程提供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的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20.
根据社会人假设理论与现代绩效理论,绩效考核与激励考核的综合研究需要用新方法。通过与Z分数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如何用关联函数实现对绩效考评与绩效考评的链接,从而整体地把握绩效与激励,并得出了平衡程度反映劳资关系和谐程度,不平衡程度反映劳资关系的危机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