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许多人,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上帝赐予自己的“宝石”,但当“宝石”已经拎在手中时,却又被自己轻而易举地抛弃了。  相似文献   

2.
内在的力量     
一个聪明人在群山里旅行,他在一条小溪中发现了一枚宝石。第二天,他遇到了一个饥饿的旅行者,智者打开包,将自己的食物拿出来与他分享。饥饿的旅行者看到那块宝石,要求聪明的人将宝石送给自己。聪明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3.
希望得到珍贵的宝石吗?那就去黑洞附近碰碰运气吧.天文学家日前在观测中发现,一些特大质量的黑洞就如同宇宙中的"宝石工厂",喷射出大量的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一发现将揭开构成宇宙的第一批恒星的尘埃的来源之谜,同时也为生命的物质之源找到了起点.  相似文献   

4.
敬超 《初中生》2007,(29):58-59
事必躬亲的领导当然是个好领导,但在动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领导"就不太爱管事,乐呵呵地当着自己的"悠闲国王". 狼王就是这样的动物"领袖",它靠的是自己的副手--"第二号人物"来统治自己的狼部落.  相似文献   

5.
聪慧的女子     
梅兰 《英语沙龙》2010,(10):1-1
一位聪慧的女子在山间旅行时在一条溪流中捡到一块宝石。 第二天,她遇到另一位旅者,这人饥肠辘辘,那位聪慧的女子就打开旅行袋,拿出自己的食物给他吃。饥饿的旅者看到了那块宝石,就跟那女子要,聪慧的女子毫不犹豫地把宝石给了他。  相似文献   

6.
播种者社区论坛,有老师转载了一个"弯腰"故事.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相似文献   

7.
"我说咱们小学生吧,虽说年龄小个子小,但也得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看着好多同学面对老师提出的课题,都眼巴巴地瞅着自己这组有小魔豆"加持"的小分队,看有啥现成方法可以"抄作业",唐大明不禁有点得意地"指点江山"起来.  相似文献   

8.
最近比较烦,因为我"光荣"地变成了"钢牙妹"。几天前,医生在我的牙齿上镶了一排银光闪闪的"宝石",还用铁丝把它们串成了一排。这些"宝石"用力地拉着手,试图把我参差不齐的牙齿修理整齐。为此,我的牙  相似文献   

9.
"溺爱"是独生子女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往往长辈单向地无条件地去爱孩子,把孩子的快乐看作自己的快乐,把孩子的悲伤看作自己的悲伤,甚至把孩子视为命根子和自己的全部意义所在,对孩子物质享受上一味满足,过度保护,过度包办,过度干涉,导致孩子娇生惯养,出现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老"泰山"     
咏慷 《老年教育》2002,(12):34-35
与妻子相识时我正走"背"字,不敢奢望"天赐良缘"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与她相亲那天,我很随意地穿了件"和尚衫",还不知深浅地将自己的"弱项"抖了个干净:"我这人性格倔强,尽得罪人,在‘文革'中多次挨整,时运不济……"未来的岳母瞅着我直撇嘴,未来的岳父却低声对她说:"我看没啥,小伙子厚道实在,和我对脾气."  相似文献   

11.
我总是觉得自己是聪明人,妈妈是笨人.   有一天晚上,妈妈对我说:"既然你是聪明人,那么,从明天开始,你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吧!"我照旧不假思索地答道:"那好吧!"……  相似文献   

12.
汉语 "自己"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至今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圆满地解释"自己"所具有的各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的差异及阐明学者程工的研究,重探"自己"的性质,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自己"的指称关系及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总是觉得自己是聪明人,妈妈是笨人.   有一天晚上,妈妈对我说:"既然你是聪明人,那么,从明天开始,你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吧!"我照旧不假思索地答道:"那好吧!"……  相似文献   

14.
"我能行"     
"我能行"这句话常常挂在我的嘴边,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每一次遇到困难,我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地说:"我能行."  相似文献   

15.
感悟"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很想把这种思想传达给老师,便以"走上幸福的教科研之路"为题作过一次讲座,但是有些老师颇不以为然。后来我想,幸福的感觉其实需要自己去亲历、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感悟,那才有可能获得真谛。多年来,我努力在教育科研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恩赫 老友记     
佐佐  裴靖 《音乐世界》2008,(5):23-23
他说自己是"宝石美男",而我却说他是"钻石好人"。没有华丽的辞藻,恩赫的善良在细微末节的小事中体现。而这样的善良也让他身边朋友不断。  相似文献   

17.
玉想     
1.只是美丽起来的石头一向不喜欢宝石——最近却悄悄地喜欢了玉。宝石是西方的产物,一块钻石,割成几千几百个"割切面",光线就从那里面激射而出,走势凌厉,美得几乎具有侵略性,使我不由得不提防起来。我知道自己无法跟它的凶悍逼人相埒,不过至少可以决定"我不喜欢它"。让它在英女王的皇冠  相似文献   

18.
1.大胆地"放"."放"就是充分给学生自主权.课前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活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体验解决问题之后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许多同学写作文,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无话可说。每天过平常的生活,如实地记录吧,往往成为流水账;不记录吧,又能写些什么呢?毕竟我们的生活中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太少太少。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写作时有话可写呢?我觉得学会了感恩,便能从一些"石子"中发现更多的"黄金",使之变成"宝石"。  相似文献   

20.
羞耻感的"罗盘应对理论"及其德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羞耻感是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或自己在某件事上的失败,有违或有损自己的理想自我时所产生的一种带有不光彩、不体面体验的情感。在个体社会化和道德教育过程中,羞耻感是一种有益的道德情感。一方面,羞耻感通常产生于集体性情境中的社会互动,这种社会互动有形无形地促使个体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形象,并据此不断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当个体因不理想行为"出了丑"、"丢了脸",自然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