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头有一份开明书店的书目,记载了这家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出版社,从1926年至1953年出版的一千五六百种图书的目录。我翻着、翻着,不禁深深赞叹起来:这些书目,如果谁把它张贴在书店中,一定会吸引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其中不少书,尽管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如果再次重印的话,也肯定能在今天的畅销书榜上留下名字。五六十年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先先后后出现过几千家出版社,印就的各类书籍也真可说无以计量。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出版社一瞬即逝,人们早就把它们忘却,而开明  相似文献   

2.
郭红 《出版参考》2009,(10):37-37
翻着几米的书,一页一页看下去,看文字,也看画,慢慢地觉得自己就是画中的那些人了。是那个正在跌跌撞撞地长大的孩子,也是那个独自在城市里穿行的盲女,还是那个为了女儿向月亮祈愿的痴情父亲。慢慢地,竟然又想起了好多童年时的小事,还有童年时某个场景带来的至今未曾忘记的感觉。忙碌的时光里,竟然也有了一些静静体会从前的时刻了。  相似文献   

3.
平时喜欢翻杂志,但翻着翻着,心里就难免犯起嘀咕来:中国杂志为什么言必称《纽约客》?而且这些杂志来自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有文学性的,有读书类的,也有随笔类的,甚至还有时尚类的,比如,长春的《作家》杂志,就说自己是“一本被称为中国《纽约客》的杂志”。  相似文献   

4.
平时,我总爱将零星散见于全国一些报刊文章的“剪贴本”一页页地翻着看。这并非孤芳自赏,而是促我思索,回顾身后那一行行歪歪斜斜的脚印……1985年暑假,我高中毕业了。而后,又“闲居”,步入了社会。待业的日子是苦闷的,父母也常唠叨你不能这样闲居到老呀?”于是,我想干点儿有意义的事。可是,干点儿什么呢? 这时,我又做起了中学未做完的“作家梦”来。白天要工作,夜晚我便  相似文献   

5.
当我收到函授中心寄来的第十期《军事记者》及《函授月刊》时,正生病住院在病房输液,窗外下着绵绵细雨,深秋的风透着一丝寒意,我吃力地用左手翻开《军事记者》,翻着翻着,突然在“函授之页”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刊登在点评文章专栏中,是篇不成熟的小言论,虽然我没有激动万分,但是一股暖流已经从我心底涌出……回想参加函授学习以来,我从一名技术干部调整为宣传干事,从一名单纯的文学爱好者向专职新闻报道员过渡,离不开函授中心编辑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和谆谆教导。就拿刊登的这篇小言论来说,虽然没有被军报选中,但是我依然非常高兴,因为小言论后…  相似文献   

6.
翻着西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感悟人物通讯--采写经验50谈》,不觉想写点什么. 我与作者相识,已有两年的光景.两年之中,相见不多,通话不少.每逢节日,总要问候一下;出了新作,总要通报一下.其间,我们共同看过戏,喝过茶,吃过饭,相聚甚欢.先生为人我是知道的,先生为文我也是知道的.他待人总讲究诚字,诚心诚意地待人,诚心诚意地平等待人.他自处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着爱好而写作.  相似文献   

7.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杂志100期出刊了。100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一个值得纪念、回顾、再前行的新起点。看着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杂志合订本,翻着一期期略微泛黄的杂志,仿佛看到了杂志走过的70多年的岁月。我作为一名曾经的年轻的编辑,伴随着她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8.
元月初,我莫名其妙地收到编辑部寄来的一份《新闻知识》(后来才得知是县电台为骨干通讯员赠订的)。我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翻阅起这本杂志来。翻着翻着,被她吸引住了,竞错过了吃午饭时间。此后,我每月初都能按时收到《新闻知识》,并且每次都是从头至尾无一遗漏地阅读。个别篇目反复玩味。说实在话,我对其他刊物,大多翻翻篇目,拣重点的才浏览一下。《新闻知识》成了我离不开的朋友。我特別喜欢阅读“通讯员经验谈”。自己虽已写稿多年,但有时投稿不中便产生搁笔的念头。当读了与我有同样境遇的通讯员的经验时,被他们那种“不辍笔耕”贵在坚持的精神所感动。是啊,就是记者也难保每投必中,何况我们这些业余通讯员。没有爱心、恒心、信心,就不能成为优秀通讯员。于是,我又拿起了笔。通讯员的采写体会,为我提供了经验。可以使我在采写时少走弯路。几年来,我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70篇。现在,稿件命中率在90%以上,这都得益于《新闻  相似文献   

9.
9条鲜活的生命,丢在了黑暗幽深的矿井之中。而夺去他们性命的,是一群来自云南大山深处古寨中的村民。这些为了金钱而频频杀人的村民,究竟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而他们的家庭又会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北国黄叶飘零的季节,我翻着这张已经发黄的照片,遥望着寒星闪烁的夜空,想起了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位诚挚的朋友。路遥兄弟,你已经走了十年了…… 认识路遥,是在70年代中期。那时,他刚从延安大学毕业,分配在《陕西文艺》编辑部,正好与我的一位老同学汪炎一起工作。我到编辑部去看汪炎,却正巧遇上了路遥。他个子不高,肩宽膀圆,皮肤黑黝黝的,显得十分壮实,一口地道的陕北口音,让人感到亲切厚道。当时,我曾有一本诗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路遥也写过一首同类题材的诗在《陕西文艺》上发表。他笑着握着我的手说: “以后,我们是诗友了!”  相似文献   

11.
夜深了,同室的战友,已进入了梦乡。我跟往常一样,写完稿子后,开始给父亲写信。此时,我打开抽屉,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铁盒,里面有88封父亲的来信——鼓励、批评信,我一封一封翻着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温情,仿佛看到父亲聚精会神地在灯光下为远方的儿子写信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就像许多时尚一样,畅销书现在已经成了读者的一道大餐.记得前一阵子,我就看到不少少男少女坐在肯德基店里,一边喝冰镇可乐,一边津津有味地翻着<哈利·波特>.后来有同事对我说,现在白领青年也爱看这书了,他们进出酒吧或时装店时,总忘不了在胳窝下夹着本<哈利·波特>,而以前则是<新概念英语>.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市面上关于鲁迅的出版物日渐增多。在已经有了各种全集选集、汇编分册的基础上,一些出版社开动脑筋,将鲁迅的作品或改头换面,或重新包装,或摘编分类,翻着花样地以不同版本出版。  相似文献   

14.
这本《一事能狂》散文集吸收了我国传统散文的朴素美,同时又包含有现代意识,在朴素之中充满了灵动,从而超越了传统散文创作的单一模式,具有鲜明的个人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我已经不认识北京的夏天了。永远处于正在下雨和酝酿下雨的摇摆之中,天空是苍白的灰色,雨刚刚停下来的时候有短暂的蓝色期,因为格外短暂而显得格外的蓝。气温明明不高,却总是一身细密的汗,空调也永远处在开与不开的摇摆之中,风扇整夜整夜地转着,早上醒过来发现睡衣黏在了凉席上面。一天从冲凉开始,又从冲凉结束,当然这句话也可以文艺地表述成:我们从水里来,又从水里去。  相似文献   

16.
翻着《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学生研究生作品集》这部精美的画册,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激动,它使我们看到了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这部画集集中编辑出版了1977—1985年全国七所美术学院在校学生和研究生的优秀作品。有课堂上的长短期作业:素描、油画、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民国时期建筑设计开拓者杨廷宝先生在一生之中设计和指导设计了一百多件建筑方案及作品;作为一名建筑教育家,他同时又给我国培养了不少建筑人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19日,被判缓刑的周正龙突然声明“虎照是真的”,尘埃似乎落定的“华南虎照事件”风波又兴。这一起在当事官员看来并不大的事件,让地方政府在互联网时代陷于一轮又一轮的舆论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主题的深化贯穿于记者、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主题就是新闻的中心思想,它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从事实中提炼,却又不能"拔高"。记者、编辑出发采访之前,脑子里常常想一个问题:去抓个什么东西?采访了一本子材料,或者装满了一脑子印象以后又想:抓个什么题目?初稿写出来了,常感到说得不清楚、不深透、  相似文献   

20.
尹岩 《出版参考》2018,(4):53-54
医学,始于人文,充满人文.人们往往认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大量的存在产生于文学和艺术之中,而忽略了人文精神其实也渗透于自然科学和技术之中.当面对深奥、严肃的医学科研成果,如果仅把它看成是疾病的治疗“技术”,反而背离了医学的根本——人文.让医学回归人文,医学书的设计成为最好的切入点,让以人为对象的医书呈现既深刻理性又富情感魅力的人文气质,是又一次科学与艺术的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