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客观看待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SARS的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SARS报道的内容的研究与分析,较为真实和客观地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于中国SARS的报道倾向。本文选取了美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家报纸作为研究样本,即《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详细分析了这三家报纸从4月16日至5月15日一个月之间所有关于中国SARS的文章,从文章的数量、内容和立场三个方面得出了相关数据和分析结论。并通过与其他媒体的比较分析,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三家报纸关于中国SARS报道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2.
美国媒体关于中国SARS报道中的政治化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华盛顿邮报》近期有关中国“SARS”报道的文本分析 ,研究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2003年初,如果说中国新闻媒体在最初报道SARS方面有所被动和失语,那么,在其后以及孙志刚事件的报道中,不仅赢得了话语权和主动,而且还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和法制向纵深发展。尤其是新闻媒介在报道孙志刚案件中对中国法制界、新闻界乃至国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SARS"期间媒体应对策略发生变化是从2003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SARS防治工作之后,国内多家媒体对SARS的报道才进入了"核心报道"  相似文献   

5.
赵士林 《新闻界》2004,(4):58-5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危机高发期。危饥报道是现代社会中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发生的SARS危饥使中国媒体危机报道的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正确认识媒体危机报道的功能是中国媒体危机报道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促使中国在防治SARS过程中大批科研成果能集中、迅速、全面地出版发表 ,特别是为了及时反映与SARS相关的多学科、大范围的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以加强中国科技工作者在SARS攻坚战中的协调与交流 ,经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批准 ,科学出版社特别设立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科学出版社先期投入 10 0万元人民币作为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的启动经费。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专门资助与SARS防治相关的科研专著、基础理论读物、文集、图谱等。具体资助出版方向有 :与SARS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 ;与SARS相关的技术创新成果或科研…  相似文献   

7.
传媒     
虽然SARS所造成的影响已逐渐减退,但此次疫情使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最新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报道称,随着新增病例逐渐减少,中国承诺大幅度增加基本投入,恢复医疗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8.
第一现场     
SARS周年 自从2002年11月中旬中国广州市出现第一例SARS病例以来,整整一年过去了。但此刻中国和整个世界依旧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严防SARS的复发。而与此相反,在去年SARS出现的几个月之后,人们才注意到它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相似文献   

9.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采取了果断、有力而得当的措施,医护人员在疫情的最前线冲锋陷阵,海内海外大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参与到抗击SARS——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经过不懈的努力,进入6月以后,疫情在消退,抗击SARS的斗争胜利在望。SARS肆虐期间,在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全力抗击疫情,众多可歌可泣、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出来的同时,也有一些阴暗的东西被曝光。像:哄抬物价、报复泄愤、破坏交通,以及阻挠抗击SARS和抗击SARS不力等等,当然他们得到的结果肯定都不会好。  相似文献   

10.
1月12日卫生部公布SARS疫情监测通报,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在广东累计报告1例SARS确诊病例、2例疑似病例。1月5日上午,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公布了果子狸SARS  相似文献   

11.
如2003年的SARs一样,甲型H1N1流感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共危机,同SARS不同的是,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初开始,南方冰冻灾害、藏独分子破坏圣火传递、胶济铁路列车特大伤亡事故及阜阳EV71(手足口病)、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接踵而至。尽管我国尚未建立起紧急状态下的传播机制.但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传播禁忌的解冻,尤其经历了SARS、松花江污染等危机事件的历练,吸取了SARS流行前期信息屏蔽、失真和提醒不足等失误教训之后.政府与传媒均能及时公开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化解危机。过去在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危机报道传统下,媒体主要践行着有限的守望者角色,如唐山大地震的失真报道固。随着媒体监督意识的增强,观照反思失误开始见诸危机报道,如抗击SARS、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媒体在SARS事件前期报道中的集体失语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透明、全方位的报道,中国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在进步之余,我们发现,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进入了比快、比多、比透明的阶段,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就可以看到有关的报道铺天盖地随之而来.这样,虽然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但大量重复的信息也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和受众的恐慌.  相似文献   

14.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在观看--从传播学角度看"非典"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恋 《新闻记者》2003,(6):17-18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默 《新闻记者》2003,(6):14-14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