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5年,法国巴黎的一家小出版社,推出了一部名为《洛丽塔》的长篇小说。三年后,以言论自由称,但却多次拒绝这部稿子的美国,也终于接纳出版了此书。《洛丽塔》的出版,即刻引发轰动,成了当时拥有最广泛受众的畅销书(就在今天,这部书仍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多变又挑剔的读)。之后数年,已被尊奉为学大师的该书作纳博科夫,仍不无自负地说:“有名的是《洛丽塔》,而不是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纳博科夫《洛丽塔》这是《洛丽塔》开头的一段著名独白。"洛丽塔"(或称"萝莉"),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小说中出现以来,这个原本被视为"小妖精"的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灵感的获得是创作最重要的根基,《洛丽塔》尤是如此。一段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的恋情,成就了博纳科夫《洛丽塔》极高的文学造诣和知名度,关于书中主人公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原型,曾一度成为世人争论的焦点。然而,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则真实存在着一段大文豪与少女的忘年之恋。  相似文献   

4.
郭栋 《世界文化》2011,(9):27-29
两个女孩儿在公交车上谈论时下影楼拍写真的一个时髦的造型,说是时尚的一大亮点,她俩不断地重复着三个字——"洛丽塔",说这种造型很纯情、很性感也很另类。"洛丽塔"——一个好熟悉的名字,我眼前马上跳出了电影库布里克版的"小妖精"和莱恩版的"小妖精",而这两部电影的名字都叫《洛丽塔》。电影《洛丽塔》是根据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写于195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可能是因为心虚,当时纳博科夫在欧洲出版此书的时候连署真实姓名的勇气都没有,出版商是把它当作一本色情书而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CNCS)近日公布了《美国志愿者活动》调查报告。该项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成人志愿者参与率仅为14.5%,在美国50个大城市中排名最低,同时低于2006年志愿者参与率排名垫底的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在全美也是最低的比率。  相似文献   

6.
<正>唐·德里罗(1936—)是美国享有崇高声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白噪音》(1985)被研究者马克·奥斯蒂恩定义为一部“美国死亡之书”,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探讨死亡之于美国人的意义。德里罗凭借该书获得198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美国中部的小城镇——铁匠镇以及坐落在该镇上的“山上学院”为背景,展现了以教授杰克·格拉迪尼的家庭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爱默生与惠特曼的交往邹颖萍编译爱默生(1830-1882)是美国著名散文作家、诗人,惠特曼(1819-1892)也是美国著名诗人,他们两人的交往始于惠特曼将《草叶集》第一版校样本寄送给爱默生的1855年。当时,爱默生对惠待曼一无所知,可他立即复信。下...  相似文献   

8.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9.
没有硝烟的战场——美国的广告倪大昕法国哲学和文学大师萨特在谈论他在美国的见闻时这样写道:“在美国(至少是我所熟悉的美国),你绝不会孤独地在街上走动。连墙壁也会跟你讲话。”(《萨特随笔》)他在这里指的是比比皆是的广告和招贴画。的确,美国是一个广告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全国图书奖设立于1950年,是最重要的美国文学奖项之一,下设小说、非小说、诗歌和青少年文学等奖项,1988年开始增设一枚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表彰“毕其一生为文学事业服务,或著作等身,从而丰富了(美国)文学传统的人。”2008年9月10日,全国图书基金会宣布,今年的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颁给68岁的汤亭亭,这是华裔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1.
郭栋 《世界文化》2011,(9):27-28,29
两个女孩儿在公交车上谈论时下影楼拍写真的一个时髦的造型,说是时尚的一大亮点,她俩不断地重复着三个字——洛丽塔”,说这种造型很纯情、很性感也很另类。“洛丽塔”——一个好熟悉的名字,我眼前马上跳出了电影库布里克版的“小妖精”和莱恩版的“小妖精”,而这两部电影的名字都叫《洛丽塔》。  相似文献   

12.
今年,美国连续发生了数起校园暴力事件,震惊之余,人们纷纷诟詈电视与电影中的暴力片。作为暴力片生产大户的好莱坞,自然是首当其冲。在美国,为了避免未成年人受暴力片的影响,影片实行分级制度:G级(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观看)、PG级(建议由监护人陪同观看)、R级(17岁以下者必须由监护人陪同观看)、X级(17岁以下者禁止观看)。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2000年12月提交给参议院的一份报告显示,80%的R级影片都是专门以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市场目标的。一些社会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暴力片与观众在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关系不…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南方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完成的博士论文,在英语作家中,关于福克纳的已占第二位,仅次于莎土比亚。在我国,有关福克纳的著述虽然不及在美国那么丰厚,但也成就卓著,2007年是福克纳诞辰110周年。今年中信出版社版出版的美国作家杰伊·帕里尼撰写的《福克纳传》,无疑是福克纳研究领域内的又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侣日,纽约索斯比拍卖行爆出惊人消息,美国抽象表现派艺术大师马科·罗斯克的一幅作品《白色中心》(White Center)拍出7280万美元的天价,打破2006年11月威廉·德·库宁(Willemde Keening)的创纪录价格。购买这幅画的是美国著名慈善家、91岁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大卫·洛克菲勒。迄今,《白色中心》被看作战后拍卖最昂贵的画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纽约一年一度最大的艺术盛事军械库艺术展(TheArmoryShow)于2011年3月3-6日举行。军械库艺术展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会(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ModernArt),即绘画和雕塑展览会。因最初于1913年在纽约市第69兵团军械库举行,故得名。展览会的举办由美国画家与雕塑家协会构思,原本仅选择美国艺术家的艺术品参展,后来加进了欧洲现代艺术派别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是理性动物”,却往往做出非理性甚至是非常愚蠢的决策。美国当代女作家、人类学家薇妮斯蒂·马丁(Wednesday Martin)在其回忆录《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Primates of Park Avenue,2015)中记录的正是理性的她为了儿子的前途,在纽约超级富豪聚居的曼哈顿上东区所经历的6年非理性生活,以及她从人类学角度对身边“贵族宝妈”疯狂生活的观察与研究,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the University of Iowa,简称IWP,原名“作家写作坊”)现位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中部平原的爱荷华州,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为平原,仅西北部地势较高,呈丘陵状,土壤肥沃,是玉米带的中心地区。爱荷华州是美国的农业大州,其农产品的产值仅次于加州,在美国位居第二。爱荷华也是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士巾。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审校者说明—— 《在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和教士——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一文,写的是大卫·克罗克 特·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 1884—1962)在中国四川的人类学活动以及他作为教 士的某些活动情况。美国人葛维汉虽然是教士,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学术方面。他于1911年 来华,1913年抵川,直到1948年从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退休返国.其间除短期回国述职和 进修之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38年,而其中36年是在四川度过的。其间曾任华西协和大 学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兼文化人…  相似文献   

19.
布朗与中国     
布朗与中国刘江塞缪尔·布朗(1810-1880)是第一位以教师身分来华的美国人。19世纪上半叶,他在中国办学八年,第一个系统地将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介绍给中国学生,而且输送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为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832年...  相似文献   

20.
梁信  张瑛 《世界文化》2013,(10):54-55
美国的国名英文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the United States或America,缩写:USA或US),其正式中文译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这个译名是在1913年才确定下来的;在此之前,由于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差异,以及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导致在翻译美国的国名时,竟然出现了十多种中文译名。那么,这些译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