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高校德育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担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应加强诚信教育。笔者分别从其必要性,基本着力点,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较详细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大学生中缺失诚信品德的原因入手,提出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从营造校园化环境;强化教师的示范功能;通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健全个人诚信品德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多种途径加以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4.
“大德育”之“大”,在地位上是谓之高校的德育工作非高校育人的一般环节,而是具有决定高等教育性质的首要教育;在方法上是谓之高校的德育非单一的德育课程教育和简单的说教与灌输,而是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格品质培养对大学生成长重要意义的阐述和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原因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堪忧的内在因素,进而强调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并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摆在高校广大干部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进行德育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新世纪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既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重要契机、先进手段和创新的广阔舞台。要使高校德育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德育工作的旧模式的桎梏,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的新变…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德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渗入到学习、生活甚至思想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影响尤为深刻。只有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研究,才能真正抓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9.
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明确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功能;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道德方法,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是当代德育深入现代本质的必然要求。本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让生命在德育中充满生长力量、让德育过程充满生命活力的问题,就坚持生长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反思和建构,坚持生化性、重视德育内容的整合和选择,坚持主体性、促发德育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坚持生成性、追求德育评价的有效和激励四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一、大学生不良现象击中高校德育的软肋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精神空虚,缺乏动力,不求上进;不比成绩比消费,不讲朴素讲阔气。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不久前,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的报道说:从1996年夏以后,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目前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其中…  相似文献   

12.
教育经验是来自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包括感性经验、理性经验和各种教育艺术与技能。没有经验的研究是纸上谈兵,难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实践性是经验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经验的核心价值。同时,经验以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个性化、非模式化、创新性特点;经验来自于不断变化的现实,又具有发展性、不稳定性和相对局限性的特点。经验在研究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验孕育问题。经验在与实践的结合、摩擦与碰撞中发出闪光,孕育问题,从而开始研究的第一步。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往往难于发现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应与时政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组织教学。可从导入时政,讲授新课,课外活动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关注社会资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引导学生实现认识与情感上的飞跃,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fact that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could hardly get out of its predicament is that “self-regard” has been simply and unilaterally interpreted as the absolute opposite to morality, where “self-regard” is merely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evil”, and the fact that it is also 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good” is neglected. Actually, “self-regard”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who go for benefit and avoid harm, which is inevitable and reasonable. It is not naturally opposite to altruism, for there is no problem concerning morality in self-regard itself, though there might be some in the means adopted. Therefore, the aim of moral education is not to deprive a person of his/her intention of self-regard, but to normalize the means he/she might adopt, so that he/she could suitably benefit himself/herself as he/she benefits others. It is proven by the past experie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key premise for the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to get out of its predicament is to set up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ver self-regard. Translated from Xueshu Yanjiu 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2005, (6): 117–120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进行教育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当前德育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本文试从教育传播学的构成要素及整体性角度出发,从理论上说明运用教育传播学理论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成人大学生与普高大学生比较,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他们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独立自主的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初步形成,思想道德观念趋向成熟,理想目标追求更加具体。这就决定了成人高校德育应构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新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灵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服务,开展全方位的心与心的自由交流与引导,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自我感悟、超越、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7.
郭华  黄先平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2):76-77,80
任何教材都具有德育意义,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必要又可能。德育课的组织实施不仅要靠“两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要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先教做人、后教做事的潜在优势。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并与能力培养(合称“双育”)相辅相成,是创新之举。本文拟就目前高职素描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其主旨为注重文化知识渗透,加强理想与现实结合的训练力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将德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下面结合笔者在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德育的灵魂和统帅,抹杀政治教育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德育理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避政治教育导向的德育,必将因看不清本质、抓不住要害而陷入不良莠不分、浅尝辄止的窘境。因此,面对新的世纪,我们重新强调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仍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