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NPV法在应用中的缺陷日益显露.从广义的期权定义中引出实物期权的概念,对金融期权和实物期权进行比较分析,引出实物期权定价公式;分析了NPV法的局限性;用实物期权方法对传统决策方法进行修正;结合实例加以比较,为正确作出风险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风险企业价值评估是进行风险资本运作的基础,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已经难以全面评估风险企业的价值,无法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而近年来实物期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我们评估、发现和提升风险企业价值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本文将基于风险企业的高风险和多阶段特点,运用实物期权理论的方法,构建风险企业价值评估的多阶段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希望该评价模型有助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实物期权理论,在分析人力资本期权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本保留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保留期权的产生。人力资本具有与实物资产相同的属性,当前的投资活动为将来的决策创造了期权,这些人力资源期权有助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物期权的基础设施BOT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设施BOT项目投资决策中,采用的PV等传统方法未考虑项目的灵活性价值和战略价值,而实物期权方法则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基础设施BOT项目中所隐含的实物期权特征,建立了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得到了项目投资机会的价值,并举例讨论了投资者如何利用最优临界值判断正确决策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在时影响IT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IT项目投资的期权特征,将广泛应用在金融领域的风险套期保值理论和方法引入到IT项目的投资风险管理中,把IT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看作是改变期权组合的过程。形成了基于实物期权的IT项目风险管理战略。并应用实物期权方法时IT项目的风险决策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专利作为一种实物期权的价值在研究中已经得到验证,而关于企业专利期权的决策类型和过程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试图从实物期权的视角,重构企业在投资和处置专利中面临的多层面管理决策。首先,研究识别和匹配了传统视角中专利层面的申请、维持和实施决策和实物期权逻辑中的典型期权决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专利组合层面期权更新的决策过程模型。最后,从企业层面讨论了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和资源)和外部因素(环境不确定性和期权独占性)对专利组合更新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实物期权思想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柔性决策,使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均具有方法论的支持,并识别和分析高新企业战略柔性决策中实物期权的种类和来源,建立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柔性决策过程,进而主动的创造期权,使高新技术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的多阶段非参实物期权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在Copeland等人提出的多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最小相对熵原理,建立了多阶段风险投资非参实物期权决策模型,解决了多阶段风险投资估值决策的问题。实证表明,该模型能够使风险项目决策建立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参数假设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R&D项目在两阶段和多阶段模型中创造实物期权的过程及其复合期权的价值模型,并且进一步提出R&D项目的阶段性实物期权价值弹性,对于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举颖  汪波  赵全超 《软科学》2007,21(1):102-104,108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将实物期权思想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与柔性决策,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识别和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物期权的种类和来源,建立基于实物期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与柔性决策过程,进而通过战略行动主动地创造期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现有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信息不对称以及监控成本的存在,使经理人具有将资源投入到非盈利项目的能力;同时,经理人的报酬通常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经理人有能力也有动机将企业资金投入到能够给自己带来私人收益的非盈利项目,从而导致企业投资决策的扭曲。此外,企业经理人在决策中经常表现出与最优决策相偏离的心理特征,如过度自信、嫉妒心理、风险规避、框架依赖、锚定效应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和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双重融合视角分析企业投资决策扭曲的机理,为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经济政策选择、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个体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偏好,探索新媒体环境对个体投资用户的决策影响。[方法/过程]基于开放式股票投资在线社交网络(OSN)的视角,分析、确定个体投资用户的主要信息获取行为,以及影响个体投资决策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数据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个体投资者决策的信息获取行为偏好。[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不同个体投资者对信息获取行为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个人分析能力不同的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存在差异;个性化推荐是对个体投资者决策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信息获取行为。  相似文献   

13.
叶建华 《科研管理》2017,38(10):119-127
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后,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公司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不确定性、非效率投资与资产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司不确定性显著加剧公司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这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最明显;(2)公司非效率投资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源于公司过度投资,这在市场投资者情绪低落期最明显;(3)公司投资不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这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更明显。本研究丰富了公司非效率投资、资产定价和行为公司金融研究,对企业高管、投资者以及监管者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秋东  汪少华 《软科学》2004,18(5):37-40
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可以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各种选择权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提供一个有用的投资决策框架。文章详细论述了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并以分段投资期权为例证明实物期权确实能给风险投资家带来某些创见,最后对实物期权的适用性进行了一定评述。  相似文献   

15.
实物期权定量分析及投资决策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国华  黎凯 《中国软科学》2003,3(2):143-145
在项目投资中,不确定性对项目投资评价、决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实物期权原理分析了不确定性对项目投资评价和决策的影响,通过风险中性概率方法将这些影响予以定量化,并进一步对实际投资行为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碳交易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与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先磊 《资源科学》2020,42(5):825-839
碳交易试点机制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但是,在该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充分考虑上述特征,从投资者视角揭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的期权价值,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和政府推动造林碳汇项目投资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为此,基于实物期权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理论,利用Faustmann-Hartman模型测度造林碳汇项目价值,运用动态规划法求解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湿地松为例,对造林碳汇项目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及投资期权价值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研究发现:①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期权价值分别为0.12万和0.59万元/hm2,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分别为79.23和57.33元/t,理性的投资者只有在大于临界阈值时,才会从事立即投资,否则选择延迟投资。②碳价格波动率、碳汇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变量对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有显著的影响;上述因素提高增加了项目投资的期权价值和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但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提高却延迟了最优投资的时机;③木材价格上涨、项目备案成功率提高将使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下降,即上述因素提高可缩短投资者延迟投资的时机。基于此,为促进造林碳汇项目投资、发挥林业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碳价格波动调控政策和项目备案管理政策,并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碳汇交易成本。此外,考虑到林业投资所具有的长期性、公益性等典型特征及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未来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和实施林业碳汇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创业投资生命周期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创业投资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如何选用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创业投资的生命周期为出发点,对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性和创业资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应用期权评价方法,构建了两个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创业投资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论证了两种模型在创业投资多阶段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实物期权思维方法是当代管理领域的核心思想之一.基于此方法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在系统分析企业并购(M&A)项目投资决策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实物期权的M&A项目评价方法的分析体系,并结合实例验证了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在进行此类项目投资评价时的优越性,为企业进行M&A项目战略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成方  叶若慧  鲍宗客 《科研管理》2020,41(10):185-192
本文研究了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合一、大股东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职合一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低于两职分离公司;但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股权集中度较低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没有显著影响投资效率;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低公司来说,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的两职合一更能降低公司的投资效率;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的两职合一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此外,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公司中,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效率越高;相对于两职分离公司来说,两职合一公司的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更能造成非效率投资;两职合一公司的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本文既拓展了已有大股东控制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深化了两职合一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实物期权方法与其在投资决策与技术评估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并就其中一些文献的观点与贡献加以评述。国外文献在方法与应用领域上有较大原创性,而国内文献大部分是基于国外同类文献的成果进行引进或引申应用。但国外实物期权应用的市场条件较充分,而国内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实物期权的应用领域受到较大限制,不顾实际市场条件而运用实物期权进行技术评估的作法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