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将“作文”改为“习作” ,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 ,既不是成人的写作 ,更不是文学创作 ,只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 ,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根据这个精神 ,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向学生贯彻“习作”的真实意义 ,教育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做一个诚实的人。首先 ,我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 ,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我告诉学生作文就像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阅读图书一样平常 ,就是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它的材料来自实实…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任。那么 ,如何让学生由“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呢 ?一、降低要求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说 ,小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而不是创作。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降低作文要求 ,让学生怎样想的怎样说的 ,就怎样写 ,并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从一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二年级的写段 ,再到三、四、五年级的独立题作文 ,都需坚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按此要求 ,小学生对作文是不应该产生畏难情绪的。然而 ,小学生却视作文为苦差事、拦路虎。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呢 ?我们认为之所以造成学生“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语言积累太少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 ,都有能力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内容和所做的事情说清楚 ,并能说得有条理 ,让听者明明白白。而作文 ,无非是把口头说的改成纸上写的 ,怎么说就怎么写 ,为什么就写不好…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怕作文 ,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 ,冲破旧观念 ,淡化各种“清规戒律” ,让学生自由想象。一、淡化命题 ,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 ,只要有话写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 ,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 ,也可写妈妈 ;可写老师 ,也可写同学 ;可写大人 ,也可写小孩 ;可写好人 ,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他即使写了个坏人 ,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 ,就可以。同样 ,如记事的作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重点探索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减缓坡度,让学生轻轻松松上台阶以前批改作文时,我总感觉学生写的大作文不如小作文好,而小作文又不如日记好。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呢?仔细想想,可能是那一条条写作要求让我们的学生觉得“高处不胜寒”。这条要求,那个注意点,让学生感到作文是多么的难写啊!许多学生都忘而却步,不战而败了。  相似文献   

6.
阙奕 《辅导员》2009,(7):40-40
“写话训练”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效果如何,极有可能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而对小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并不是全看他的作文写得如何好,而是看他有没有生成以笔写话的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新课标理念启示我们,“写话训练”中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援助是否准确到位,对学生作文的“入门”“上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日记就是日记,不是作文。把日记当作文,小学生就不知道写什么;当日记写,小学生就知道写什么,就会如鱼得水。当今,小学校的老师们大都知道学生写日记十分重要,好处多多。于是就要求小学生写大量的日记,甚至要求很高,其字数不亚于一篇作文,内容要求也不比作文简单。而在小学生这边,由于要求那么高,心里就为难,就恐惧,也就不知道日记写什么了。小学生的日记究竟写什么?我们要说,日记与作文根本性质不同,日记就是日记,不是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样,就得注重作文前的“孕作”。所谓“孕作”,就是作文前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培养写作兴趣,为作文做好充分准备。一般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熟悉题目,理解题意。 作文前可以提前一周把题目或作文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理解题意并展开讨论。弄清作文题目有几个方面的要求;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确定;哪些应该是重声内容等等,为下一步的观  相似文献   

9.
一、小学生作文的重新定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作出了新的界定——小学生作文 ,即习作。所谓“习作”,就是“练习”。也就是说 ,小学生作文不仅仅是小学生学习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心声的练习阶段。《标准》降低了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 ,它不要求小学生习作有更深的立意、高超的技巧 ,只要求他们能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按照一定顺序 ,通通顺顺地写出来。这里 ,我们不得不承认 ,过去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太高了。不是吗 ?我们曾有意无意地拔高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 ,特别是到了高年级 ,变相地要求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从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切感觉到小学生从识字造句到谋篇作文,三年级是个“关”。这个“关”过得好,学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否则就会感到艰难沉重。如何帮助学生过好这个“关”呢?我认为“仿写”是重要的一环。三年级“仿写”训练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这里我以教学《翠鸟》与仿写《鹦鹉》为例,谈一点我教学仿写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我们认为: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步作文,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哪些指导和帮助呢?问题一:忽视学生起步作文时的消极情绪小学生由二年级跨入三年级后,原先的“写话”也转换为“习作”,这不仅只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对学生写话要求的提高。为此,一些小学生感到焦虑、紧张、担忧、害怕。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疏于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孩子在作文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对策一:人文关怀,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站在起跑线上起步作文时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于教师对学生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小学生作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阐述得非常明确:“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是一种习作,是一种练笔活动。要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感受,其基本要求就是写我、写实、写通。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难作文”是学生和老师普遍的感受。教学中,我不断地思索,试图寻找一条让学生愿写、乐写的途径。吴江市横扇小学徐伟荣老师的“剪贴式日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剪剪、贴贴、画画、写写,不是可以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吗?于是,我在自己任教的班里开展了“剪贴式作文”的训练。经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改革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怎样的作文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我们想到了“快速作文”。快速作文就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快而好。它既是对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能力的训练,又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如何有效地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快速作文训练的关键。根据这个认识,我们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最基础的东西练起,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觉意识。为此我们的实验班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步作文,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应该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呢?问题一:忽视学生起步作文时的消极情绪小学生由二年级跨入三年级后,原先的“写话”也转换为“习作”,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对学生写话要求的提高。为此,一些小学生感到焦虑、紧张、担忧、害怕。这些心理现象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疏于对他们的心理辅导,让孩子在作文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对策一:人文关怀,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站在起跑线上起步作文时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于教师对学生内心感受的洞察和辅导。学生起步…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开始接触作文课,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如何来开这个头,尽可能地让小学生较为轻松、较为顺畅地步入这个新的领域呢? 我认为,抓好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关键在于采用"从说到写,循序渐进"这一教学策略.要让学生知道,所谓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和想说的先从口头上说一说,然后将说的话写下来,这就是作文.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文从说起".按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生在第一学段(1~2年级)就将具有"写话"的基础,到了第二学段开始"作文",无非是将原有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已.下面就此做一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作文要姓“小”。即小学生要在小学阶段把应该做的事做好 ,比如说把字写好 ,把句子写通顺 ,把话写明白 ,把想写的事写清楚 ,扎扎实实地打好作文的基本功 ;作文中 ,要写自己亲自做过的事 ,写发生在身边的小事 ;要说真话 ,说心里话 ,说自己想说的话 ,说有童稚童趣的话。做到这些 ,写出文通字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才是学生自己的作文。训练小学生写作文应该降低起点 ,夯实基础 ,写好小作文 ,练就“童子功”。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篇幅要短小。我们要训练小学生多写篇幅短小的作文 ,加强“片断仿写”、“片断练笔” ,练就扎实的写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的作文现状是:一方面,我们在努力减少条框限制、开放写作空间,鼓励写出真情实感、鼓励个性创新;另一方面,不论作文命题如何花样百出、求新求变,学生的作文仍然是“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作文的形式、材料可以变,而思想价值取向永远不变。如此,学生作文怎能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而思想价值取向单一,又何谈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们课本里有《荷塘月色》,但如果学生写荷花不是“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借此表现一种哀愁的情绪,能获得我们的通过吗 ?我们课本里还有《故都的秋》,但如果学生写秋天不是收获…  相似文献   

19.
《大纲》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求学生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克服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通病。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一、积累素材,为学生“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习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惧作文、厌倦作文的心理倾向.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工夫. 一、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积累生活素材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的关系总是紧密相连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或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小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鉴赏能力,又可以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让学生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