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活动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它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识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的发展。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自我意识更具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自我意识结构中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几个主要方面在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加以探讨,以期为学生品德培养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我校教育学科教研室心理学组的老师们,为了配合教学,给各科八一级学生布置心理学作业,由学生根据统一的提纲,自我分析个性心理特征。他们是青年大学生,又正在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的水平,正如学生在作业中说的,对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够清楚认识的。  相似文献   

3.
自我意识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前提之一。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它在培养儿童自觉的学习动机、主动性、独立性、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问题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探索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教育儿童的心理学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意识的充分发展,保证着个体正确地认识世界,并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动的力量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塑造健全的个性是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有某方面的缺陷,会使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受重大影响,使个性形成发生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一大困难是小学生自卑感的产生,如不及时消除,它将导致儿童回避困难,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缺乏上进心等不良人格特征的产生,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个性教育问题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心。马克思认为,个性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强调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当前,在个性培养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承认并重视青少年的个性差异,由此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于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恰当的自我肯定、美好的理想及符合自己能力的愿望。教…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是自我意识初步确立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初步确立,是青年时期在心理和社会属性方面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既是社会化进行的领域,又对个体社会化具有控制作用、调节作用,对青年学生个体人生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一)自我意识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了自我意识的产生、发展和稳定形成。自我意识也是在个体与他人、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历来都是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现就我国近十多年来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关于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儿童与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健康个性的形成。我国关于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60年代以前是空白。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从1983年开始《中国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协作…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个体素质的核心,是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稳定地调节着人的行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它本身具有能动性,同时,它所具有的矛盾、同一、转化过程,不仅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也是个性发展的机制。因此自我意识和个性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我们应该注意自我意识在个性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自我意识为我们提供的内部心理机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个体的主体性、积极的体验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意识。逆反心理常常是青年官兵表现他们青年期矛盾心理的一种形式。它的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保护新发现的、正在逐渐形成的、但还比较脆弱的自我。我们在进行工作中,应该努力去发展青年官兵的自我意识,完善他们的个性,并理解青年官兵,为解决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气氛。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及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认识自我意识是指当人努力想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别开来的时候产生的意识,它是自我评价能力发  相似文献   

11.
梁琴 《中小学电教》2010,(9):106-106
<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中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如自我意识、性格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小学生自杀比例不断提高,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的瞬间消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个体素质的核心,是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稳定地调节着人的行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它本身具有能动性,同时,它所具有的矛盾、同一、转化过程,不仅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也是个性发展的机制。因此自我意识和个性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我们应该注意自我意识在个性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自我意识为我们提供的内部心理机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个体的主体性、积极的体验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了自我意识,人才真正成为人。儿童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获得对自己的认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那些具有良好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儿童,更能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也更能了解别人,易与他人相处。  相似文献   

14.
要谈自主人格,我们首先须搞明白什么是人格.据心理学定义: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这样一来,自主人格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个性倾向、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中,独立、自主、民主、责任、批判、创新等意识更为突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李晖 《江苏高教》1993,(4):39-41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它所培养的青年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强高校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收效并不理想。不少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从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找原因,却较忽视青年学生个性心理中的动机、需要、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对个体道德完善所起的作用。高校德育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哲学、美学等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学科,心理学作为它的基础尤为重要。高校德育只有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研究其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把他们思想道  相似文献   

16.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的个性的核心成分。研究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不仅对探讨自我意识韵本质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分析个性结构,揭示个性的本质及其形成规律,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造就健康的个性,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注重从人类文化,人的交往和活动的角度考察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认为儿童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人类文化——价值、标准、行动和交往的方式,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后,才能成为人类共同体享有充分权利的代表。受其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就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作一些尝试性探索,意欲引起学术界同仁共同研究。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人我关系的意识。根据自我意识内容的来源,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7.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它何时起源,因何而起源,这是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也是其他众多学科热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自我意识产生于更新世末期的直立人,是在对包括生态学压力和社会压力在内的环境压力的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它具有适应功能;而早期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自我意识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它强调教学必须担负起使学生掌握知识和个性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因此,运用心理学规律进行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研究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这些方面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有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更有成效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经常强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那么,什么是“个性”?怎样正确理解“个性”一词的含义?认识上的偏差可能导致行动上的失误。因而,很有必要从“个性系统论”的角度来全面认识和把握“个性”这一概念。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的系统。注意这是个“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其中又包含着紧密相联的四个子系统,它们是:个性身体特征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倾向动力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如下框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李根莲 《现代教育》2003,(17):100-100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而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结构中重要的调节机制。自我意识表现在认识上是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表现在意志上是自尊、自信、自豪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表现在意志上是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那么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赞美时怎样做才利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