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需要:德育的前提性承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需要作为个体自觉履行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在要求,是德育可能性的前提。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理性自觉是德育的本质担当,唯有此,德育才能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戴莹  马超 《高教探索》2004,3(4):79-81
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以道德需要为基础。创新高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关键在于实现高校德育从以道德认识为基础向以道德需要为基础的转变。文章从分析道德需要的涵义、结构及其在人的品德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出发,讨论如何构建以道德需要为基础的高校德育体系,并从实践层面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是德育实效性不高,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其主要原因。关注学生道德需要,要把构建学生道德需要情境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把提升道德需要层次作为教育的主线,学生道德需要的自觉外化作为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道德需要是道德学习、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的动机,是人的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激发道德需要既是德育凸现生命力的手段,又是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应适应其心理特点,以道德需要为起点,使其产生道德动机,强化其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道德需要情境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是德育实效性不高,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其主要原因。关注学生道德需要,要把构建学生道德需要情境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把提升道德需要层次作为教育的主线,学生道德需要的自觉外化作为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重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发挥德育对象主体内化作用的客观要求。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道德需要都有其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德育工作就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转化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把行政管理与培养学生道德需要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威廉·格拉塞以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现实疗法。笔者在对现实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疗法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1)树立尊重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德育观念;(2)确立以“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内容;(3)采用以“肯定赏识”为主的德育方法;(4)坚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实践的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威廉·格拉塞以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现实疗法.笔者在对现实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疗法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1)树立尊重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德育观念;(2)确立以"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内容;(3)采用以"肯定赏识"为主的德育方法;(4)坚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实践的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分推崇"灌输"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结果导致德育收效甚微.道德心理学研究证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产生动机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提高德育实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要以人为本,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驱力,进而使学生产生道德诱因;通过讨论、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学生主动选择、积极建构道德行为,进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魏林灵 《教师》2008,(4):6-9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普遍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观念陈旧、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德育过程中道德情感缺失等。要改变这种现状,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对高校德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从知识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化、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构建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应加强道德需要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道德需要的意义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把培养道德需要放在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主体作用。1.培养道德需要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在胡守主编的《德育原理》(1989)中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檀传宝在《学校道德教育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普遍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观念陈旧,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德育过程中道德情感缺失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对高校德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从知识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化,加强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培养,构建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道德需要是推动个人生道德行为的原动力,道德需要与人们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道德需要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公民自觉自愿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需要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在动力。“道德需要”理论强调在道德活动中主体的需要,能力,评价居核心地位,从而突出了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道德需要”理论同样强调道德建设中的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的现实道德状况和道德需要,体现了道德建设向现实世界回归的趋势,“道德需要”理论着眼于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着眼于人的自面而自由发展,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道德需要与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一定社会、阶级或集体,总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向人们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一旦这种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的内在道德需求时道德需要就出现了。道德需要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如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以下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应明确我国对青少年的德育要求有哪些?这些德育要求与道德需要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德育教育中存在着哪些道德需要?第三,阐明在德育教育中,使空洞的“说教”变为“实在”,道德需要所充当的角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工作,常常是学校管理层和老师的单边说教与“灌输”,作为施教者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但是对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状况、道德需要以及德育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却很少考虑,因而走了一条艰辛而又曲折的道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着力不少,但学生逆反心理却越来越严重,德育效果不尽人意.从现实中我们发现,寓德育于美育,将真善美融于一体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有效路径.淮南师院从现实问题出发,立足“德育为先”,探寻“美育着眼”,走出了一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坦途.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师范院校思考的问题。以内在的道德需要作为切入点,能够为德育的实施展开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现行中学德育疲软无力,其"软肋"被充分地暴露出来.表现有四: "老"--德育内容"老气横秋"时下的中学德育误把过去的道德现实作为道德理想固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内容老化不切合实际.来自现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学生、问题具体、材料鲜活的内容太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校德育在社会现实面前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8.
个体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特征──道德研究的新视角黄明理人的道德需要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根据,而将道德需要仅理解为利他或自我牺牲精神是有失偏颇的。道德需要作为需要的一种,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笔者认为,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者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它与德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美育则是架设在德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德育往往只注重采取单向的灌输和施教,较少考虑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以及德育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这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虽然着力不少却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