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宝 《未来与发展》2006,(12):60-62,59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备受青睐。然而,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统计数据来看,成功跨国并购并未如人们期望的那么多。导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跨国并购后文化差异与冲突带来的风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此,如何认识与规避跨国并购文化风险?如何进行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及跨文化沟通?这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也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近年来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110跨国并购事件,研究了这些跨国并购事件的短期绩效.本文将跨国并购事件根据被并购方所属行业的行业景气度情况将总样本分成了两个子样本,发现表明当被并购方所处行业为景气行业时跨国并购的短期绩效明显高于被并购方所属行业为非景气行业时的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3.
周楠  杨竹 《科研管理》2023,(2):81-88
本研究探索东道国和母国在不同维度的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并购企业的跨国并购经验作为调节变量,通过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以2014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发生的所有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正式制度距离由于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距离由于能带来知识异质性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跨国并购经验能削弱正式制度距离对创新绩效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软科学》2015,(10)
从制度角度研究并购国家之间的制度差距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与被并购国家的制度距离越小,跨国并购后绩效改善越明显,规范性制度距离增加降低跨国并购后的企业绩效,而管制性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取决于并购年限和并购国家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6.
崔影慧  陈惠 《软科学》2008,22(2):22-25
构建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风险灰色关联测度模型,对各种文化整合模式风险大小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得出最优的文化整合模式,并通过实例说明测度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7.
《科学学研究》2021,39(3):423-431
本文围绕"在资源依赖不对称的情况下,新兴市场企业(Emerging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简称EMNEs)如何选择制度逻辑以实现整合绩效的提升"这一研究问题展开。通过深入剖析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纵向案例,本文发现:(1)EMNEs并购发达国家企业以后,资源依赖从高度依赖不对称到轻度依赖不对称,再到高度联合依赖,是动态变化的。(2)EMNEs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后,不同的资源依赖状态影响企业对不同制度逻辑(外资企业制度逻辑、民营企业制度逻辑和混合制度逻辑)的选择。(3)EMNEs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制度逻辑的优势,实现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各国企业的青睐,可谓是风起云涌。然而,大规模并购中却不乏失败之例。文化差异是造成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分析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孟凡臣  肖盼  刘博文 《科研管理》2016,37(6):151-158
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能力、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但由于文化差异、技术知识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能否有效地进行技术知识的转移成为技术导向型跨国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本文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采用单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结合跨国并购的阶段理论,探讨了跨文化吸收能力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跨文化吸收能力的构成维度识别能力、消化能力、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在并购的不同阶段体现各异,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跨国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10.
结合控制机制理论和整合阶段模型分析了跨国并购后整合的不同阶段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机制的选择,进而通过对北京四维—约翰逊公司的案例研究提出三个命题。第一,在并购后动荡阶段,以稳定员工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文化控制;第二,在运营变革阶段,以整合资源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行为控制;第三,在稳定发展阶段,以提高盈利水平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倾向于结果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模式中,系统整合式、供应链导向式或技术导向式、充分式或集约式的整合模式,比较适宜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但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妨碍了并购双方的管理类功能性资源在组织边界之间的转移、扩散或共享,在并购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无法完成充分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能否提升技术绩效尚无定论,文章旨在提出并验证并购后企业技术绩效提升的关键在于吸收能力。首先建立了国内并购企业和国外目标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其动态进化稳定策略是"贡献-贡献"和"不贡献-不贡献"。知识流动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吸收能力对该演化博弈的均衡有关键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说:企业吸收能力是知识整合、技术提升的关键,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并购后的技术绩效越好。然后以2004-2009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跨国技术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建立了泊松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证实了如上假说。这一结果刻画了并购后的知识共享机制,证明了吸收能力是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提升技术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对R&D投入影响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峰  俞荣建关涛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300-301,305
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与国内并购相比,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跨国并购促进而不是减少了R&D的投入,原因在于效率获得在跨国并购中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7年中发生跨国并购的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跨国并购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就不同专利产出类型分别回归检验.结果 显示,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最大的并不是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密集型企业应创造条件通过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绩效,应加强并购...  相似文献   

15.
周璐 《科技广场》2012,(7):203-206
在跨国并购中,有七成的并购未达到预期的商业价值,而其中七成的失败要归咎于文化整合,这就是著名的"七七定律"。因此,文化整合问题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一道鸿沟。本文借助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经典案例,深入剖析双重文化差异,并据此提出具体文化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我国市场,实现其全球战略,不断加快在华的并购进程。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等,我国也进一步加大了跨国并购的发展力度。换言之,我国正迎来一个跨国并购高速增长的时期,这对我国产业安全甚至经济安全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文章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的影响,进而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卧龙和均胜近两年的跟踪调查,结合价值链和跨国并购整合相关理论的分析,采用比较案例法对卧龙和均胜跨国并购整合的复杂过程做了系统深入的考察,构建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模型,深入研究了这两家公司跨国并购后进行有效整合的机理和路径,揭示了民营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整合创造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购并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存在企业与民族的双重文化差异,购并后的整合变得非常困难,如何有效地处理跨国购并中的文化冲突已成为每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回顾和整理跨国购并文化整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联想购并IBM PC事业部为例,探索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后的文化整合问题,并提出跨国购并中文化整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外部技术,但并购失败率却居高不下"的现象是目前并购理论难以回答的问题。从战略管理学的角度,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以知识资源观为基础,以整合能力、整合方向分别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建立核心能力、整合能力及方向与企业并购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命题,界定核心能力、整合效果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路径选择:主动适应与修正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并购存在着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冲突,文化整合日渐成为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跨国并购中文化冲突的二重性的特征,提出了在跨文化整合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要"主动适应",对企业文化要进行"修正调试"的观点,并提出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