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士救虎     
《阅读与鉴赏》2009,(11):28-29,54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呼号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相似文献   

2.
笔者一直力主古典小说《西游记》是由诞生于关中的全真道道士们推动创作的,其最终定稿者是明代万历时期的江苏茅山乾元观全真道道士阎希言师徒。《西游记》扉页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实际是暗示其最终定稿者是茅山乾元观全真道道士阎希言师徒。  相似文献   

3.
一、道士的骗术古时候,有三个考生即将赴京考试,就相约一起去找个道士问前程。道士未等三人说明来意,就伸出一个指头,三考生不知其意,求道士言明。道士拿起拂尘  相似文献   

4.
从明代全真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游记》定稿者“华阳洞天主人”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闫希言(闫蓬头)师徒。  相似文献   

5.
寻人不遇题诗留言或作诗寄赠是唐人的一种习惯。现存唐代寻人不遇诗中,被寻访者多为道士、僧人、隐者。宣扬佛道思想、表现隐逸情趣,表达景仰之情及叙说友情,是唐代寻人不遇诗最突出的主题。寻人不遇诗常有令人叫绝的奇思妙想,也有丰富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个道士专给人算命,据说算得十分灵验,前往找他算命的人很多。一天有三个要进京赴考的考生,在进京之前想问问三人当中谁能考中,于是他们就到道士那里,说明来意,点了香,叩了头。只见道士闭着眼朝他们伸出一个指头,却不说话。考生们不知其意,请求道士说明。道士拿起拂尘一挥,说道:“去罢,到时自然明白,此乃天机不可明言。”三个考生只好怏怏地走了。  相似文献   

7.
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  相似文献   

8.
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坡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币一枚,付道士。道士  相似文献   

9.
王天怡 《辅导员》2014,(Z1):90-91
正时间:明朝前后地点:大街人物:老乡(卖梨人)、道士、群众、酒店伙计【一天,有一位老乡在集市上卖梨,他的梨个儿大汁甜,价钱很贵。这时有个头戴破帽子,身上穿着旧道服的道士走了过来。】道士:(用乞求的目光望着老乡)给我一个梨吧!我渴得厉害。老乡:(瞪了道士一眼,生气地冲道士大喊)不给!穷光蛋!滚远一点!道士:(再次哀求)求你了!我真的很渴!帮帮我吧!老乡:(冷笑)来到这里连水都喝不起!还不如死了呢!道士:(缠着老乡)可怜可怜我吧!就给我一个!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 《阅读与鉴赏》2009,(11):27-27,53
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前,自己作为内陆地区黄土地上一所普通高校的普通教师。初次读到《道士塔》,心情是亲切而又复杂的;十几年过去了,在强大的全球化语境中,面对着西方的强势话语,再读《道士塔》,心情依旧是亲切而又复杂的:那是因为作品写出了弱势者的境遇,写出了弱势者面对强势者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2,(4):40-41
可以求救的人 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时,除了教宝宝认识那里的各种标识以外,还要让宝宝认一认那里的工作人员,教宝宝通过统一的制服或标志来识别清洁工、安保人员、售货员、导购等,告诉宝宝,如果和爸爸妈妈失散了,可以向他们求救。  相似文献   

13.
做了五十多年的业余作者,自以为对写作还多少懂点皮毛,因此,对于一些年轻的登门"求救"者(其所以把求救二字打上引号,是说自不量力),总是尽力予以帮助。可是,在家庭内部,我却再也不敢给孩子做作文辅导了。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惩罚     
卖梨的乡人并非坏人,只不过小气。自己有满车的梨,卖得很贵,却不肯向道士施舍一枚,哪怕给最小、最差的。于是,道士小施法术,将他一车梨全部散发给大家品尝。乡人愤恨,整个市场上的人却大笑,这说明道士的“恶作剧”符合群众心理。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19,(6):86-89
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需要快速向外界求救。为了能快速多方式求救,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紧急求救App。当意识到自己有潜在危险时,可以利用手机紧急求救系统进行求助。使用该App可通过发送预先编辑好的短信、分享位置、视频通信及拨打紧急联系人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求救。  相似文献   

16.
卜文华 《考试周刊》2013,(83):172-173
这是荣格派心理学家经常讲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据说中国北方的一个村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引发了旱灾,庄稼都快要干死了,于是村庄里的人不得已请道士作法祈雨。过了几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士赶着一驾破牛车来到村庄,于是村庄里人请他快点祈雨。老道士按着村庄里的人的要求祈了几天,天好像没有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17.
王天怡 《辅导员》2014,(13):90-91
时间:明朝前后 地点:大街 人物:老乡(卖梨人)、道士、群众、酒店伙计 [一天,有一位老乡在集市上卖梨,他的梨个儿大汁甜,价钱很贵。这时有个头戴破帽子,身上穿着旧道服的道士走了过来。]道士:(用乞求的目光望着老乡)给我一个梨吧!我渴得厉害。  相似文献   

18.
路在何方?     
夕阳残照,朔风大漠,他伫立在残损不堪的洞窟前,潸然泪下.   如果当初不是王道士拿着莫高窟的钥匙呢?或许是另一个张道士、李道士,那故事的结局仍不会改变,或许是一个满清的文官呢?千余卷零落散乱的经文便是宿命,官场中人的书房案几便是经卷的归宿;或许是一个有骨气、爱敦煌的人呢?一人之力岂能抵过猛兽洪水般的探险队伍,微弱的呼喊怎能唤起金銮宝殿上人的沉睡猛醒?半壁江山,沦落他手,偌大的中国,怕是真的藏不下几卷经文,几尊雕像吧?   ……  相似文献   

19.
文化之边     
孟静  小果 《课外阅读》2008,(7):36-37
我们曾经用什么界定了文化的边缘?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我心中充满了疑问。王道士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中国落寞文化悲哀的缩影么?王道士太过于卑微,如此一个卑微的人却看守了整个敦煌文化。试想,如果当时敦煌文化不在中国落寞,岂不是对大英帝国所修的多所博物馆的侮辱?  相似文献   

20.
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 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 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 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 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 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 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 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 付道士。道上拜谢,谓众曰:"出 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