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恶、美丑、利害分别表达了某种价值评价。这些价值评价包含着两个共同的内容:主体的主观性因素和客观事实。这决定了价值评价的双重特征:主观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主观性特征表现为:它们表达了主体的主体性元素,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主体性。客观性特征表现为:它陈述了某种客观事实,以及主体本身对客观现实的依赖。在价值评价中,不仅表达了主体的元素,而且陈述了客观事实。价值似乎有两个载体,即价值物和价值评价。由于价值评价本身包含了价值物,因此这两个载体合并为一个载体:价值评价。价值依托于价值评价而存在。在经验层面,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些价值评价,而看不到价值,因此,事实上,价值等同于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2.
企业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其自身价值不断获得增值。无论是实体资产还是投资性的金融资产,基本前提都是投资者支付的资产价格不超过资产的价值以及价值的决定因素。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一样,同样需要进行价值评估。本文将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结合起来,使价值评估不仅成为企业价值的估值方法与工具,而且成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全新管理理念和整合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伦理学中,自然价值一方面指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即自然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是指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我满足,即自然物之间彼此联结、相互利用而产生的动态平衡效应,即自然的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自然价值是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价值按照其表现形式,分为效用价值和规范价值。效用价值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客观有用性,按照价值主体不同分为社会效用价值、个体效用价值和系统自身效用价值;规范价值指明了职业教育的主观有用性,按照其规范指向的不同分为对价值观的规范价值和对道德的规范价值。效用价值是规范价值的基础,规范价值是效用价值的超越,各种价值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职业教育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价值论领域,实际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形式,诸如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等,这是从价值主体的不同选择以及对价值主体的不同作用的意义上所规定的不同价值形式。在现实性上,自利性的内在价值、利他性的工具价值和互利性的系统价值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和同步生成的关系。探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有助于推进和深化价值论研究,而且将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6.
价值冲突具有激励当事双方竞胜,激励弱方、受害方发愤图强等激励功能。它具有强化强者,弱化弱者,优胜劣汰,促进进步,淘汰落后;弱化强者,强化弱者,促使弱小战胜强大,促进新陈代谢;促使正义战胜邪恶,促进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等扶抑功能。它具有磨砺主体,解决旧的价值矛盾,形成新的价值矛盾;具有直接推动价值活动与价值关系的发展,直接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等等。这些功能被主体利用,就转化为价值。价值冲突之价值,有其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实现机制。把握价值冲突之价值,有其科学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教育管理的两大基本价值;每一种基本价值里又分别包含了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主要体现为真、善、美,美是真与善统一并超越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在美的境界里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整合统一。教育管理的美(审美价值)是教育管理的最高价值,它引导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商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社会日益走向价值多元的时代,无论单向强制的价值灌输,还是一厢情愿的价值引导,都难以适应儿童自主构建价值观念体系的需要。作为道德教育环境的课堂教学,有必要引领学生展开价值商谈。价值商谈的基本特征是:真正的对话,设身处地的理解,个性化的价值建构。价值商谈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其责任是在发生价值冲突、价值质疑和价值混乱时,加以适时、适当的引领和生成。  相似文献   

9.
价值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特性,价值哲学应体现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统一。价值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到逐步全面、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两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是达到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高度统一的理论成果。实践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导向性功能既表现为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上,又通过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导向,成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现实的中介。  相似文献   

10.
三重价值,即类主体价值、群体主体价值和个体主体价值,它们是基于人的三重属性规定性而提出的,统一于人的存在之中。二重价值是从价值客体存在形态角度进行划分,即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虽然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范畴体系,二者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工》2010,(11):44-45
中国青年报目前发表署名文章说,关于普世价值的有无问题,一些人坚持“无”的观点。我认为,这些人是把抽象价值同普世价值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如何理解和讲授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价值创造是被许多现象掩盖的深层次问题,价值分配则是由各种具体经济关系决定的表象层次问题,由前者演绎上升到后者的过程,显示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人的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的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它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价值创造的前提;社会价值是处于价值客体地位的人以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意义关系。它是人的价值的最基本内容,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保障。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人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覃正辉 《课外阅读》2011,(3):114-116
本框课程标准的要求: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心灵需要不断的填充 ,科学与技术在此追寻探索中产生 ,并用于价值实现的实践活动。科技和社会关系巨大影响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在实践中被永不停歇地修正 ,人类的发展史即是价值实现史。文章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情况 ,对人的命运是否应当由物来控制和决定 ,以及价值分裂今天的我们的未来 (价值 )略作探讨 ,以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价值取向评价与价值认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价值评价问题 ,国内学者多主张价值评价就是认识 ,欧美学者则主张价值评价主要是态度情感的表达。文章依据系统价值本体论和认识论 ,论证了两类不同的价值评价 :一类是存在于价值本体关系中的价值取向评价 ,另一类则是存在于价值认识关系中的价值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以人为核心、完善和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法治的价值不可脱离人的价值去谈论。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享用价值。法治的价值在于对人创造价值和享用价值的关怀。  相似文献   

18.
德育即育德。在德育价值关系中,德育价值主体是对德育需要的社会价值主体、德育者价值主体和德育对象价值主体,德育价值客体是能够满足德育价值主体需要的德育的实践活动。德育价值主体对思想、政治、道德的需求具有主体定向的特征,使不同的德育价值主体具有价值导向、价值指导和价值取向的德育价值需求向度。德育价值主体的价值契合程度愈高,主导价值体系愈成为价值主体的共同追求,社会的包容性愈大,社会就愈加和谐。在学校德育中,确定学生为德育对象价值主体,与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平等的德育价值主体地位,明确各价值主体间对德育具有共同的价值需求,在各价值主体间的地位平等和价值需求相同基础上开展学校德育,可以使彼此在感觉、理念和实践上把德育看成是自己的真实需要,使德育成为各价值主体的共同诉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自我教育有何价值?自我教育是什么?其何以必要?自我教育如何既充分吸收古人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代结合,彰显其时代的价值维度,本文在对价值多元时代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索自我教育的内涵和自我教育的育己价值、社会价值外,还对自我教育对和谐生态的价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作为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的价值中立本身就具有价值观的意蕴,加之社会理性化、价值判断疲劳、自我中心等原因,价值中立已日益成为一般性的价值原则。但是无论是从自我发展还是社会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来看这都是危险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在价值观教育中,首要的就是要使人获得价值判断的勇气,敢于进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