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建设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高校计算机教育实验室,是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现状,在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以"虚实结合、能实不虚"为导向,提出以"实验项目驱动为主导、以做中学为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建设高水平的"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希望能够为同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珍稀标本和病种来源及高危险性、高耗材等传统医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实体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与实验课程对应、功能互补、内容拓展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并依托该平台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1~2年级本科生试行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拓展学习时空与提高学习兴趣。5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依托陕西科技大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乙酸乙酯中试生产线装置,建设了DCS控制乙酸乙酯合成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实结合,软硬相辅的教学设计保证了基础理论的知识传授、虚拟仿真的能力培养和现场观摩时的价值塑造的实现,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则保证了学习效果的提升,最终实现了学生工程实...  相似文献   

4.
虚拟仿真实验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安全、方便,可以对多种实验场景和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和运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理想化和缺乏真实实验环境等不足。针对电气类专业特点,通过以虚拟仿真实验对现有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的补充,并探索新的试验实训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传统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的有效结合,提升课程实验教学效果,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滁州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提出了一种“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具体阐述了前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所做的教学设计、虚拟仿真平台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下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目标达成,能够为类似课程开展“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电工电子技术传统的实验模式出发,依托我校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构建了我校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虚拟实验平台整体框架,建设了电工电子类教学实验中心的虚拟仿真实验体系与实验教学平台。通过不断研究与探索,实现了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了远程开放、资源共享的"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实验室教学平台,使得实验不受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丰富了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201-205
我院的仿真变电站实训平台,以有效训练电力专业典型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为建设目标,以虚拟仿真变电站和实际物理设备相结合为建设思路,建成了虚实结合的仿真变电站实训平台,使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的双重环境中开展实验实训,有效提高了实践效果。该文介绍了仿真变电站实训平台的设计思路、构成及特点,以及籍此开发的实验、实训项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的教学方式、构建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缜密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等措施开展实践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改善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状,解决了实践场地与实验设备受限及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观念,为培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热点及新药研发靶标。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以G蛋白偶联受体FPR1为载体,全线模拟全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并进行功能研究的整个实验过程。该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入且系统地认识GPCR的结构和功能、信号转导过程及相关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和实体实验的有效融合,能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在辅助教学及课程衔接中也可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实践教学大多是采用实训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逐渐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我校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应用技术的能力为目标,以虚拟仿真技术为重要手段,本着"虚实结合"的总体思想,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现以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对象,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基于Unity3D软件在Zspace桌面虚拟现实设备开发出全新的实践教学资源,虚实结合的减速器拆装,极大地提高了虚拟仿真的交互性和沉浸感,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美丽娇艳的奇葩,经典诗歌之所以行之远,其中的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道合一,形神兼备,使得古诗历久弥香。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其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在古代诗歌中使用非常频繁。  相似文献   

12.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助力“金课”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升级改造课程。提出了“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合作企业全网仿真教学软件平台为依托,打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结合产业学院实训室配置的虚拟现实VR设备,增强学生沉浸式体验。实验过程中,设备的普适性、融入的行业新技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推进了通信类竞赛团队运作机制的建立和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整合资源构建“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教学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主要途径。随着虚拟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院校开始使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虚拟实验室既可节省资源又可突破传统实验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并能利用E-learning的优点。然而虚拟实验室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实验室,各院校专业应整合可利用潜在资源,建立高性价比、虚实结合互补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目前高校难以完全实现对采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信息化虚拟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文章首先针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后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虚实结合”新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最后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详细探讨了“虚实结合”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呼吁各高校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有关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通过探索构建了以虚拟网络环境为平台、实体校园活动为载体“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模式,旨在为增强开放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影响力和系统凝聚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虚拟实验室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出现,给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实验教学,用技术增强学习,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虚拟实验对于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提升作用,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实践教学改革角度出发,提出了以"虚实结合"促进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观点,并结合多年教学实际,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最后就该模式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27-130
遵循"虚实结合、能实不虚、开放共享"的原则,构建了LIMP+CVM+NTC+RCMS的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网络类实验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软件共享虚拟资源、仪器共享虚拟资源和远程控制虚拟资源,是一个多课程、全方位、开放共享的虚实结合的平台,实现了实验环境灵活部署、网络拓扑虚拟设计、物理设备远程控制,使虚拟仿真实验和传统实验相融合,增强了虚拟拓扑设计的可见性和物理组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生理学实验在人体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实验课程是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术和动手能力的手段。武汉轻工大学自建立医学机能学实验室以来,生理学实验采取过传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虚实结合实验这三种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别总结出了这三种实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虚拟实验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分析了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相比的优势,提出了构建虚实结合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多种虚拟仿真平台,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电气工程专业虚实互补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