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38):158-159
当今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和能力与素质的发展联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能力本位"教育观,鉴于此种认识,各国纷纷对教学进行改革,运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对学习者、教师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分析了目前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质量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代教育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求。因此,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可对课程功能做这样的解读:授予学生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是课程的基础功能;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是课程的主体功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素质是课程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法学职业素质训练课是指包含了法律职业技能、能力、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训课程,侧重于知识基础之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讨论了高职法学职业素质训练课的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三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品质,是当今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公共英语课程考核为研究对象,从试卷设计和试题命制、考核内容、能力检测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探讨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的课程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5.
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系统构建,不仅要科学处理好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关系,实现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构,而且还应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使课程体系具有宽厚知识基础,提高和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耿建祥 《考试周刊》2012,(18):69-70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外语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现状,提出高职学生外语知识要以实用为前提、能力以应用为宗旨、素质以整体为目标。高职院校应探索融通和依托式课程设置,探索与网络相结合和与社会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职外语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融于课程教学中。通过对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际的分析,探讨在该课程中融入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以期通过课程教学,将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现行高职教育偏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忽略职业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以素质拓展课程为载体,以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将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打破教学单向传递知识和机械化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情景化教学形式,实现了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能力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该类课程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还存在语文化、科学化、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倡导和研究文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范式,能够纠正长期以来该类课程教学存在的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倾向,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并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赏析能力和应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贺学贵 《考试周刊》2014,(84):96-97
课程设置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应外贸领域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突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素质"的人才特色。同时,课程的实施要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等相配套。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高校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授课来进行的。传统的教学习惯上重教不重学,重灌输不重启发,重复制不重创新,不利于工科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成为大学中文专业素质培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先认清这门课程所具有的素质教育的品质。古代文学课程所具有的这种品质,从四个主要方面勾画:第一,传承传统与创新精神;第二,现实精神与浪漫气质;第三,形象思维与哲学思辨;第四,审美精神与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学(法)论”课程的困境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半个多世纪以来,"教学教法"一直是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论"的主要教授内容。随着世界性课程理论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的"学科教学(法)论"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已严重落后于教学实践。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该学科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入手,使"学科教学论"课程走向适应并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语言技能薄弱的问题,从教育质量角度反思多年来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语言“习得”观和应试教育观,指出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应坚持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的语言教学观,并就外语教学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如语言能力培养、语言认知、语言能力检测和评估等进行探讨,强调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状况、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方法设计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一环。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妇产科学课程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可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模拟训练、讲演结合和角色扮演等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典型阶段。根据愿景和能力双坐标分析法和学习立方体理论,结合目前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特殊性,提出构建指导团队、形成论文小组、结合科研项目选题和确立创新的成绩评定机制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在毕业论文的环节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英语授课时,大部分高校存在授课的形式化、授课教师的非专业化、授课内容雷同化及课程被边缘化等问题;指出了中国文化英语授课时存在“中国英语”表达、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片面理解、教学方式僵化等瓶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选授课内容、突出学校特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措施,以达到授课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应该在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增强授课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下工夫,以提升中国文化英语授课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有效策略,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不仅能改变传统保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存在着课程开设缺乏规范性和多样性、学生缺乏学习的指导、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和学生对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针对性地规范选修课的开设,突出选课指导老师的作用,改进选修课教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质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oes not attempt to be an introduction on process-oriented instruction by providing all the assumptions and key principles. It rather highlights the necessary epistemological shift in education from learning as a receptive process towards learning as a constructive process. The basis for this shift is not a matter of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but lies in the requirements of personal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ty. Process-oriented instruction includes not only this epistomological shift. Consequently, process-oriented instruction does not only focus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ctiviti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ut also on the affective and the regulative activities. Moreover, it aims at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competence 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competence 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