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理想和高水平的“问题”,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以提问为主导,以学生的充分参与为主体,在提问中注意五个“度”是一堂阅读教学课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小学生在年龄、记忆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训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度”。一、时度:提问时要找准时机,适时而提。提问要抓住时机,把握火候,将其“愤悱”之际。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若没有抓住时机,提问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受阻,启而不发,出现课堂空…  相似文献   

3.
浅谈快乐体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校体乐结合,用“乐”来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用“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用“动”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增色不少。这给予了我们一个启迪:何不将“快乐体育”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4.
求异思维产生于问题,提问则是启迪求异思维的手段。有效的提问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积极思考。但是它作为启迪求异思维的手段,必须体现有序性。为此,教者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程序设计。我将程序提问设计分成五个步骤:一、导向式提问;二、了解式提问;三、细究式提问;四、归纳式提问;五、巩固式提问。在教学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时,为了启迪学生思维,以提高读写能力,我设计了一组程序提问。因为课文是节选的,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全文。讲读时先对小说的前后各  相似文献   

5.
王德勋 《中学教育》2002,(11):27-30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展性思维 ,也是人的思维活动中最为突出、最为宝贵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设疑问难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位教育家说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即是说 ,借提问来启迪学生 ,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认识 ,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所以 ,提问法是启发学生自己产生知识的“产婆术”。一、抓住“难点”提问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启发思考 ,调动…  相似文献   

6.
杨小荣 《云南教育》2002,(25):20-2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腾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适时、适度的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问应把握以下时机。1.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计提问。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大多数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问,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思维、认知、心理上的准备。如,学习“通分”时,可先让学生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25和451315和131434和56前面的两组是…  相似文献   

7.
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好的、有效的提问能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常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提问技巧很多,笔者简单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郭公永 《考试周刊》2009,(44):182-18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古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恰当的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进一步有机化,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9.
浅谈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驱动力。掌握提问技巧,恰当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积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探讨课堂提问的艺术,把握课堂提问的“度”,使设问能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能起到揭示思想、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成效;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这里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谈话法、讨论法、引探式等教学法的基础。适时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提问艺术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问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在教学中灵活、自如地实施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11.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启发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悬念式提问,创设思维活动的愉悦氛围,迁移式提问,对思维活动给予正确导向;铺垫式提问,扫除思维过程的障碍,探究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疑式提问,培养思维活动的深刻性,发散式提问,培养思维活动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反馈教学信息.纠正学生错误思维.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效果,因此,深入研究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学生思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物理课堂提问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提问的效果呢,笔者做了一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梁运生 《考试周刊》2012,(58):119-120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驱动力。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除了注意提问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把握好提问的“度”。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宁夏教育》2010,(7):67-67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动力。正如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卡尔汉所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因此,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有效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提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能广泛囊括内容,又能明确指定达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操作程序。只有有效提问,学生才能有效地开动脑筋。有效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法的提问,不但没有好处,而且有害。因此,必须注意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目前,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罢了。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个别施教”。这就是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呈现梯度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新课改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其实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关注学生。真正喜欢体育的学生,心中总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来学来练,这心中的"问题"就成了学生学习的纽带。在体育教学中启迪和开创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探究、追寻的学习心态,把“思”与“练”有机地、积极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找寻和探索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课堂提问五忌课堂提问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教师了解课堂现状,是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发现规律的“导向”,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体操”,也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信息反馈源。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要注意以...  相似文献   

20.
提问式教育,指师生处于一种对话关系,通过“提问一解答”的方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从而解除困惑,启迪思维,发展能力。这里的“提问”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直接提出,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前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把课堂由珠串成线的作用,且容易把控,因此深受老师们重视;后者却往往因为超出教师预设等原因,有意无意中被执教者所忽视。事实上,新课程所提出的“以学定教”理念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思考、主动探究并发现、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效的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