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综合写作主体知、情、意等心理体验的一种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三个阶段组成,具有情感性、意象性、顿悟性等特质。激活写作主体自我观照的策略即:铸塑人格精神、敏锐感触神经、活化想像思维、丰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论写作主体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综合写作主体知、情、意等心理体验的一种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三个阶段组成,具有情感性、意象性、顿悟性等特质.本文从铸塑人格精神、敏锐感触神经、活化想象思维、浑厚文化底蕴诸方面探析了激活写作主体自我观照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在作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综合写作主体知、情、意等心理体验的一种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三个阶段组成,具有情感性,意象性,顿悟性等特质,章从铸塑人格精神,敏锐感触神经,活化想象思维,浑厚化底蕴诸方面探析了激活写作主体自我观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与创造。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大干世界为观照对象,综合写作主体知、情、意、行等心理体验的一种内化过程,具有情感性、意象性、顿悟性等特质。所谓情感类作文,即写作的主体在对客体的描叙之中,展示引人入胜的情境,显示心灵的深刻而细腻的旨趣和丰富的情感。所以,情感类作文必须始终贯穿情感运动。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与创造。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综合写作主体知、情、意、行等心理  相似文献   

6.
孙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3):104-107,113
主体间性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与原作者及读者的沟通与对话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在翻译审美和再现美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翻译活动其他主体如作者、读者、文本等进行平等对话中实现自我,译者主体性是具有主体间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是个体生命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经由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内觉),从而得以发现并独创的“精神”产品的制作。写作的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着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鲜活的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所以,写作主体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8.
“快乐写作”,就是写作主体用自己的心灵观照事物和表现事物,是一种充满快乐的个体行为,写作主体因快乐而写作,因写作而快乐。文章从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批改等方面,对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进行阐述,论述让学生快乐写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体属性特征 抒情诗的主体属性特征,是自我性和非我性的张力效应。 抒情诗所表达的主体情思,应该具有个性的自我特征,排除了“自我”,诗情会虚假,也无法叩动人心。抒情诗的自我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情诗不应把实在的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直接反映对象,而应把自我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媒介——诗人在生活中搜集、感受的对象中倾注主观内容,反映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内心观照和感受;二是抒情诗也不应表现诗人对外部动  相似文献   

10.
犹太人和女同性恋者,两个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身份标签使当代美国犹太女诗人艾莲娜.柯蕾普费兹渴望一种"文化的完整性",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就形成了其英语与意第绪语共同充当文化符号的"双语实验诗歌"。在游牧诗学的观照下,双语写作在语言、种族、性别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生成性"成就了身处边缘地带的柯蕾普费兹自我体验的完整性;而双语写作的跨界游戏也使得她的诗歌在后现代空间理论的观照下构建起了一个具有极强的文化容纳性的"完美的花园"。  相似文献   

11.
秘书实用写作主体有着不同于文学创作主体的特征,这主要是:立意主体的虚拟性;表达主体的限度性;写作情感的间接性;创造个性的隐匿性.充分认识这些特征,是秘书人员逐步提高实用写作能力的前提.而在这个前提下,从审度时势、足文主体、人格转换几方面进行写作主体的自我养成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和自我完善,写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表达贯穿始终。显然,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写作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作文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作文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单主体”发展到“师生双主体”又转换到“师生交互主体”,主体性作文教学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即作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力量。教师通过定标、点拨、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人道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求对先锋文学的出现起了不可置换的诱导和催生作用.先锋文学对人道主义的观照,是通过一些奇异的主题以及杰出的形式改造等策略实现的,人道主义的观照潜隐在创作主体写作姿态、写作立场和文本背后.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的主体间性以"人"为中心,在自我与他人的观照中认识生命的本真,在"我眼中之我"和"他人眼中之我"中寻找对话交流的可能性。在审美的积极参与性中,在自我的责任意识中确立自我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5.
专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专家型教师,其构建的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形成了既包含陈述性知识也包含程序性知识的动态知识系统。一般来讲,我国专家型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知识,主要包括意义性写作教学知识、本体性写作教学知识和策略性写作教学知识及教学主体自我建构知识等几方面。这些知识,体现出专家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是为了什么、作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学主体怎么进行自我建构等问题上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写作除经历了预写、初稿、修改、重写这样一个显性过程外,写作意义还经历了由自我至读者到文本这一往返交互于作者内心的隐性过程。在隐性过程中的由自我到读者这一往返交互过程中,关注读者、读者顺应,对学习主体的英语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写作需要考虑,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作文分为外发性写作和内需性写作两类。外发性写作是指为完成外在提出的某项写作要求而进行的写作,如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给定情境作文等。内需性写作是指来自学生个体心灵深处的某种写作冲动而进行的写作,如日记、书信、随笔等。一般说来,这两种写作活动对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不同的是外发性写作具有直接的功用目的,有一定的强制性;内需性写作则以抒发感情,实现自我精神满足为最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以写作学的核心课题——写作主体进行重新观照,提出写作主要可以分型建构为科学型写作主体、功利型写作主体、审美型写作主体和复合型写作主体,对分型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论证,并对其理论体系构想作了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19.
谈写作构思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写作理论和写作训练方法存在着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忽视对写作主体的活动,尤其是写作者对写作过程的自我调控问题的关注。通过写作构思过程的自我调控策略训练的教学设计与实验,对中小学生进行写作自我调控策略的系统训练,结果发现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这无疑是今后中小学作文教改的又一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写作的本质就是写作个体对自我生命秩序的构建,其外在特征是个体独有的文字符号秩序,内在特征是个体独有的精神世界秩序,而实现这一构建的心理机制就是大脑对经验加工并转换成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观照当前初中学生的写作实践,其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事情、没有材料、没有东西可写,也就是如何生成写作内容的问题。基于脑科学的视野,通过分析写作内容生成在大脑中的认知展现过程,发现写作内容生成结构成分与大脑机制的关联,揭示隐藏在写作过程中个体的大脑学习原理,探讨其对初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