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化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组织问题和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应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情境中存在的物理问题的过程。对好的物理情境中的物理问题的发掘,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把知识细化到教材中的知识元素,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理有据,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选择典型的试题,精心设计教学的问题情景(问题串),并通过引导学生思  相似文献   

2.
黄珍 《考试周刊》2014,(6):54-55
<正>数学活动中的探究过程是指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参与、主动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使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中设计探究性问题,能够培养并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勤奋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自然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于一体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改精神指导下,利用生活中真实的现象,应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课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自然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于一体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改精神指导下,利用生活中真实的现象,应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课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问题情境教学,即教师启发学生感知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注意和思考,挖掘蕴含在情境中的未知因素和信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设置恰当的先行组织者、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可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认知障碍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  相似文献   

6.
学生科学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课堂到课外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擅长的领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解答力学问题是力学教学中促使学生巩固力学知识、应用力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且更主要地体现在启发学生如何去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本文根据多年力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力学问题的能力,介绍几种解题思路仅供参考.一、倒推法倒推法是链式法中的一种思维形式.思维过程是由所求的未知量开始,联想与未知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而综合理科的设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尝试。它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即综合知识 ) ,动手、动脑 ,多途径地解决实际问题。1 综合知识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教学中 ,通过实验能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概念 ,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却很难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问题。下面就谈谈综合知识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运用。1 1 物理知识在…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解决一种问题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作用时,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的解决时,会妨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一、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实施,深度学习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词汇,深度学习是指在当学习中掌握知识的内涵、体会知识学习的快乐,并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深度学习能有效发展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问题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对问题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以勤于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并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其最终的目的是改变大部分学生长久以来被动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此,笔者就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引导学生聚焦核心知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支点”,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有利抓手。教师在备课时要聚焦核心问题的设计,关注教学中新问题的生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一、核心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及子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业与练习是课堂的组成和延伸,在新课程理念下,其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应关注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问题领域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好的作业  相似文献   

15.
几何光学中的动态问题是指在几何光学知识的范围内,物、像及光学器件的平动、转动和振动问题.这类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综合运用了光学知识、运动学知识和几何知识,是力学和几何光学的有机结合.因此对几何光学动态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注重对物理情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科任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物理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会了解题的方式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就促进了物理教学中的良性循环。因此,在高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促使其问题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1.创设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景。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知识产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18.
问题驱动是指教师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驱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中有效的问题设计能驱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激发对数学知识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从情景性问题、系列性问题、反思性问题出发,结合实例,分析问题驱动在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通过揭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探索和发现数学中的法则、规律、公式和解题方法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体会。 一、以旧引新,启发思考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它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也为领会新知识作好  相似文献   

20.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等效平衡问题因其问题本身比较抽象、复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又成为化学平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怎样铺设知识台阶,帮助学生建立等效平衡的观点呢?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