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意义]完善当前学科文献资源保障评价体系的目标能够为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和文献保障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综述我国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保障评价研究成果,为促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分析文献资源保障评价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评价尺度、评价视角、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并针对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结果/结论]当前我国围绕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主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随图书馆文献资源形式与服务模式的变化不断深入与细化,但针对不同院校与不同学科建设要求的文献资源保障特性展开的评价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从细化评价尺度、融合评价视角、拓展评价对象、优化评价指标和更新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升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保障评价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学科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收集文献,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归纳出面向学科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建设的三个方向。[结果/结论]面向学科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当前的研究重点包含内容建设、读者服务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究其细节发现,交叉学科资源建设、服务工具创新和管理流程制定等方面还存在研究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对接“双一流”建设的主要通道,探索一套动态、可持续的学科服务能力评价方法,成为推动学科服务管理优化与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基于CMM理论,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文献成果,论文提炼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的关键过程域及关键实践,构建包含6个关键过程域、14个关键实践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实证评价验证其可操作性及有效性。该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衡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的实际水平,而且能准确定位服务能力的薄弱环节,为持续动态提升学科服务能力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学科建设,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与学科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围绕学科建设提供精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文章基于PageRank算法,运用引文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提出了三个与学科相关联的外文期刊数据库评估指标,即数据库的学科需求度、数据库的学科学术效益、数据库的学科匹配度,构建了数据库学科评估模型,并以同济大学理学部学科群为例对外文期刊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不同等级的理学部的文献资源集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构建一种高校学科期刊资源保障优先顺序的统一量化方法,以此开展高校图书馆学科期刊资源保障状况的精细化评价,为其优化与完善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助力学校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从学术研究流程中用户的资源利用行为和需求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出高校学科期刊的建设目标集合;然后对目标集合中期刊的需求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量化描述,提出高校学科期刊资源保障优先级方法与计量模型,并应用于电子科技大学ESI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的期刊资源评价的实证分析中。[结果/结论] 该方法不仅对高校一个学科需求的每种期刊实现了本馆保障优先级的量化排序,还可进一步量化各全文数据库对该学科期刊的保障支持度,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期刊资源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号召下,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深入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科研支持力也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文章从用户需求保障、用户使用程度和用户科研产出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评价体系框架,并设计定量化的评价指标,以南京大学外文电子期刊为例,进行绩效评估实践研究。通过以上指标构建与实证检验的方式提出合理的研究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评估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构建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强算法素养教育和提升算法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算法素养以及素养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构建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大学生群体算法素养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算法素养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算法素养在不同年级和部分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大学生在算法意识和算法社会准则上,素养能力更强且个体间差异性更小,而在算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上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图书馆测评其数字学术服务能力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促进其数字学术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方法/过程]参考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原理,创建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通过整理分析现有政策、文献和案例,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结果/结论]最终构建出包括7个一级指标及19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图书馆针对性地发展和改进数字学术服务能力提供可依据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9.
文献资源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和明确绩效评价指标描述框架。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构成。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应用该评价体系模型进行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从评价结果总结了本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设定下个年度的资源建设目标,从而实现文献资源建设绩效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评价模型来开展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的实证评价,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优化改进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过程] 从投入、过程和影响三大维度出发,构建一个由7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观赋权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方法中的CRITIC法相组合的赋权模型,测算绩效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进一步采用改进型TOPSIS法测算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值。[结果/结论] 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能力与其学校所属类型高度相关,并且呈现出较显著的差异。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来看,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投入成本、宣传培训与推广以及学术产出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体内容、检索系统、配套服务以及利用情况方面的差异略小。今后湖南省各类型高校图书馆除了针对数字资源服务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改进之外,还需要从投入、过程和影响多维度视角出发,系统全面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  相似文献   

11.
袁青  施亮  陈梦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8-124
[目的/意义]我国入围"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整体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其各自图书馆也在思考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来促进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以推动学校学科创新发展。[方法/过程]基于业内发展状况,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制度、人才、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空间设计和技术支撑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结果/结论]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在当前背景下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要点,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群  王琼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3):41-50
[目的/意义] 随着"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出台,各高校先后发布建设方案,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持大学教学、科研和学习的主力机构,其功能和定位对"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研法和科学计量软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国内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对图书馆提出的战略要求以及U.S.NEWS排名前十的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使命规划,阐述高校图书馆对"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作用,诠释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重新思考其功能与定位,明确在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建设目标及任务的有效途径。[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需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守正和创新,依托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学科知识支持中心、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和互动共享学习中心,构建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全媒介信息资源保障共享体系、全流程支持教学和科研的新型服务体系、全方位构建图书馆与外部关系的文化合作体系以及有机融合的个人研究和协作学习智慧创新体系,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彰显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准确揭示法学学科核心数字资源,快速、简明、高效地了解高校学科资源建设情况,本文基于H指数评价理论,设计了一种高校法学电子资源建设H指数评价方法。[方法/过程]H指数评价方法体系包含3个方面的指标设计:基本计算指数(频次指数和配备指数)、H指数、星级指数。运用该方法就部分高校的法学电子资源建设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利用H指数分析法进行法学资源建设评价,能够快速、全面地反映高校法学电子资源建设情况,并可以简明、有效地评价高校法学电子资源的建设质量,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学科资源建设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可以为高校法学学科资源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意义]评估高校专业分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有助于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购置经费,缓解高校图书馆经费缩减、纸本文献借阅率下降、电子资源购置成本上涨等问题。[方法 /过程]利用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对馆藏图书的入藏和借阅数据、用户信息,以及图书采访和学科认证等业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于计算结果从入藏、总借阅、高借阅和学科保障4个维度构建专业分馆馆藏图书资源评估体系,并以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分馆10年中文图书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 ]验证了评估体系适用于专业分馆馆藏资源评估的可行性,评估结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为图书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探索移动环境下App应用效果的评价方式,并构建英语学习类移动App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从"内容资源、人机交互、用户体验"3个维度构建英语学习类移动App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二分法确定指标权重,以8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学习类App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移动App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对App进行评价。通过对App评价分析,在内容、技术和用户体验效果层面为App开发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资源聚合成为满足多元化数字图书馆用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和迫切需要,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从计量和语义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深化相关理论,在实践层面指导数字图书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资源聚合质量。[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确立评价依据,从计量和语义视角,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运用归纳演绎、系统论方法构建了包括11个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评估数据采集和指标度量进行阐述。[结果/结论]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大数据环境,基于语义和计量视角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依据充分,指标体系系统、完整、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科学有效地评价各类高校的科研投入与产出现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估、监督、管理与激励,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系统地检索国内外科研评价文献,参考现有国内外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高校科研评价基础指标体系,并在专家咨询和调查后修改完善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研究构建的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可从核心指标与拓展指标两个部分对同类型但科研实力不同的高校进行客观、合理、周期性的评价,从而促进高校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提升文献资源内部控制水平,满足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建设适用于文献资源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夯实图书馆科学管理基础。[方法/过程]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高校图书馆内部控制现状调研出发,明确文献资源内部控制目标。基于文献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构建文献资源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文献资源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和举措。[结果/结论]制定文献资源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运营目标、合规目标和资产目标,从管理体制与机制、计划与配置、使用与维保、处置、信息化管理、绩效考评与监督评价七大部分构建文献资源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形成"规划--执行--评价--提升"的闭环质量管理,促进文献资源内部控制的动态管理和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检验修正,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最后选取30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对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和管理不断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构建技术转移特征指标体系,提前识别具有应用潜力的专利,为专利技术转移提供信息支撑,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法/过程] 基于专利转让行为的客观事实信息,界定转让和未转让数据集,分析比对两者特征差异,构建技术、法律、市场、主体4个维度的基于专利文献自身的技术转移特征指标体系,并进行指标统计学检验以及实证模型检验。[结果/结论] 基于专利文献自身的基础特征指标能够预判技术转移,各指标影响程度相对均衡且不存在主导性指标。实证SVM模型检验该指标体系的预测效度,初步实现能够应用于国家/地区层面、机构层面、专利个体层面的技术转移特征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