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寅恪先生是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亦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学术界从20世纪30年代已有学者开始对陈寅恪学术思想和有关观点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开始以更具学理性的态度从事陈寅恪研究,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其中对于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与思想的研究所占比例不算很大,但通过梳理"诗史互证"方法、"了解之同情"方法、比较分析法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取得的学术价值及其中的不足,试图探寻关于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的空白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陈寅恪的学术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学界的"陈寅恪热"与国学研究的兴起,意味着中国史学的一系列变化。无论是在看待史学研究的价值、史学思想,还是士学研究的取向、史学方法上,90年代的学人及学风与8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学界对陈寅恪先生的研究与推崇中可以看出。"陈寅恪热"实际上是90年代中国学术研究范式变化的信号与标志。  相似文献   

3.
一、缘起1.关注点:新媒介背景下"唾手可得"的信息1930年,陈寅恪先生为《敦煌劫余录》作序,开篇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1]陈寅恪先生有关"新材料"和"新问题"的提点,在当时有着发人警醒的时代意义,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当今时代,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2]。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搜寻答案、辅助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4.
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并不高大却肃穆庄严的石碑,正面端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我国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而建。该碑建于1929年,碑文为陈寅恪先生所撰:"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经陈寅恪先生概括提炼,播在人口,它们也成了中国高校师生共同追寻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蒙文通1930年代任教北大时,曾与陈寅恪有过面谈,且主要涉及宋代史学问题。陈氏强调北宋史学成就,蒙文通则推崇南宋浙东学派。观点分歧的背后实际暗含当时中国史学建设的根本问题,同时还牵涉傅斯年和朱希祖两人。傅斯年主张对史料做纯粹客观研究,朱希祖重视社会科学的综合应用。蒙文通对浙东史学的推崇与傅斯年的“新史学”形成鲜明对比,也有对蜀学的重新定义,更代表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另一面相,对矫正今日史学的“碎片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车祎 《中国教师》2014,(21):94-95
<正>金克木先生写过一个集子,叫《书读完了》。书中讲了一则轶事——1912年,年轻的陈寅恪拜访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跟陈寅恪感慨道,自己不会洋文,只会看中国书,结果近来已觉得没有书可读了。陈寅恪当时对夏曾佑先生"书读完了"的感慨十分吃惊,直到几十年后,陈寅恪自己也到无书可读的境界时,终于理解了先生当年的话。但我却简直是一头雾水,书怎么可能读完呢?最初了解金克木和他的这本书,是缘于我们文学院的王向远老师。王老师会给大二本科生开东方文学  相似文献   

7.
<正>陈寅恪执教于中山大学时,讲课时校内教授旁听者常多于学生,陈因此有"教授之教授"的称谓。1953年12月1日上午,在陈寅恪家里,汪钱和自己的老师陈寅恪做了一次长谈。陈寅恪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  相似文献   

8.
陆键东先生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倾注的大量情感,贯穿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始终。如此巧妙地运用这种技巧,可能与作者的编剧工作经历不无关系。全书史料之翔实同样不逊于其他同类作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9.
陈寅恪先生给学生的一篇毕业论文的批语,从论文材料的鉴别和引用、引用作品的版本、前人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关系、句读与词语的使用等方面,体现了陈寅恪先生治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陈寅恪先生之所以成为大学者,是因为他有着实事求是的高远境界,即使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也会不期然而然地体现出学问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11.
“万卷唯凭胸了了”这句诗 ,是我国著名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由衷钦佩史学大师陈寅恪的肺腑之言 ,其意是说陈寅恪先生“读书破万卷” ,且能融会贯通 ,了然于心。紧接着还有一句“九州共惜视茫茫” ,说的是陈寅恪五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令人感到万分惋惜。陈寅恪这个名字 ,现在的青年人恐怕都比较陌生了 ,但在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陈寅恪的名字却如雷贯耳 ,其人其文 ,都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想当年 ,陈寅恪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其他三位是 :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导师都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都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偶像。我国…  相似文献   

12.
钱文忠先生在南京讲学,解白居易名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为古伊朗语,应是绿松石之意,一时网上有许多回应文字,有些质疑钱文忠的看法。有些搜罗史料更为全面,大意是此说并不新鲜,古人多有索解。谢泳先生注意到,这些质疑钱文的观点,没有引述陈寅恪对"瑟瑟"一词的理解。谢先生说,刘隆凯整理的《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席侧  相似文献   

13.
1950年,台大校长傅斯年先生在<台湾大学校刊>发表文章,题目是<几个教育的理想>.这一年.傅斯年去世.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中国语言研究所的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留下了怎样的理想呢?其中之一竟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近日闲翻《古典文学知识》(1998·3)见卞孝萱先生的文章《陈寅恪先生与〈柳如是别传〉》中说:“正因为出于对柳如是的敬佩,寅恪先生才在失明膑足的晚年,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参阅千余种书籍,写成80万言的《柳如是别传》。”“膑足”一词,在陆健东先生的著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亦曾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为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所作序中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即“造极说”)从20世纪末迄今二十余年,被越来越多的宋代历史、宋代文学、宋代思想研究者所接受。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的尊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晚清民初汉宋学之争中的宋学倾向,陈寅恪对宋代史学的推崇,华夏民族本位文化的指向,陈寅恪中国文化整体视域中的宋代文化。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陈寅恪先生当年发表“造极说”有着特殊的语境,因此不宜简单地用陈寅恪先生指称宋代学术思想(主要是程朱理学)之“造极”来涵盖包括文物制度在内的宋代整体文化发展水平,更不宜作为夸耀宋代整体文化发达的一种标签。二是陈寅恪等学者身处救亡的历史大背景,强调华夏民族的单一性、独尊儒家文化的学说思想,是当时时代条件使然。就其尊崇气节和提倡纲常理论的出发点来说,实际上与辛亥革命之后仁人志士寻找救国理论相仿佛,即“希望以学术趋向转移人心治道世局的良苦用心”。故不能以此厚非陈寅恪。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最精湛的部分,也是他超越前人的方面在于:一是史料的扩充,如诗文与史实的互证、考古与音韵资料的应用、域外记载的采撷:二是分析方法的改进,即史法的进步。陈寅恪在考据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他又受到新思潮以及在国外从事研究经历的影响,故不  相似文献   

17.
<正>傅斯年先生将历史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归纳为:历史教育是为了增加对人类及人性的了解,应该把历史知识当做人学,道德教育贯穿历史教育的全过程。傅斯年先生还认为: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将人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历史教育必须重视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1。爱国主义教育常常强化个人的奉献精神,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他人无私奉献。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是违背了人性中的自我意识。爱国主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从来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寅恪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  相似文献   

19.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对王国维先生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进行过一次著名的概括:"一日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日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日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先生并且预言,此三种研究策略,必然会转移一时之风气,从而成为后来者的轨则.  相似文献   

20.
陈先生的学问,近300年来一人而已!——傅斯年学生都来了,助手黄萱摇了摇铃。陈寅恪忙起身离开书桌,换好了长衫,拄着拐杖走到西面的大阳台,摸索着坐到黑板旁的藤椅上,准备上课。1953—1958年,岭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这是陈寅恪一生最后的课堂。2012年3月,他为学生上课时的形象化身一座铜像,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