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小薇 《视听》2024,(1):102-105
在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快餐文化时代,体量小且时长短的微纪录片因符合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而备受青睐。其中,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美食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在平民化的视角、真实性的坚守、精品化的内容和开放化吸纳等方面探索创新,以求变的姿态收获好评,在新媒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2.
杨淑君 《视听》2023,(3):78-81
城市美食纪录片致力于为城市打造自己专属的美食文化名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当地的美食,从而对城市形象进行构建与宣传。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以全新的叙事视角带领观众领略贵阳的美食文化和复杂风味,通过板块式的叙事结构、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多样化的叙事语言等表现手法,不仅使人们深入了解贵阳当地的饮食习惯和风俗,还为探索“寻味”系列美食纪录片的多元化叙事研究提供了有益参照,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郑艳慧 《视听》2021,(6):145-146
移动传播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时间中的媒介使用习惯、轻松活泼的媒介内容偏好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等因素驱动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式及呈现形式不断创新.《早餐中国》作为一部美食类微纪录片,在五分钟左右的单位时间里,从早餐这一生活小事入手,采用拍摄主体自行解说、素材叙事等去专业化表现方法,辅之以特别音效、花字、鬼畜剪辑等饱含新媒...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语境下,美食类纪录片要实现有效的意义输出,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平衡,发挥互联网平台,讲究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媒介融合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媒介融合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理念的拓展。同时,结合一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段的创新。最后,探讨电视纪录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媒介融合,提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关注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饮食类纪录片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当代社会饮食习惯及风土人情.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和《风味人间》第一季第六集《香料歧路》作为研究样本,对两者的叙事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从内容特征、叙事技巧及视听表达三个层面分析叙事异同,探索其背后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自媒体的兴起,受众更加追求视觉的享受和娱乐消费,部分媒介为了牟取利益,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抑制了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强化.在这种形势下,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不失去原来的受众,使纪录片的创作类型开始从新闻片、专题片向“故事化”的纪录片转型.本文主要从叙事技巧、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的必要性来研究人文类纪录片,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从而探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部能吸引观众眼球的纪录片,且有助于未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丹 《新闻世界》2013,(9):240-241
2009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海豚湾》运用了大量叙事技巧,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浓厚宣教色彩的纪录片。本文分析了《海豚湾》的主题、叙事结构及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江珊 《视听》2022,(6):136-139
《人间世》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策划拍摄的医疗新闻纪录片,全系列包括第一季、第二季各10集以及以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为视角的6集《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人间世》通过巧妙并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采用平列式叙事和渐进式叙事两种结构串联的形式,刻画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形象,兼具客观性与故事性,呈现给观众对话式的医患关系,进而在降低健康传播的大众门槛、推动健康促进、倡导健康关怀等方面发挥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征军 《今传媒》2016,(12):106-107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经过一些艺术加工的成果,而使得真实事件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而叙事策略的运用又是整个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于叙事的精心设计,纪录片的故事化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观众大大提升了观影兴趣.将真实事件与艺术手法有机结合,使得纪录片更加故事化的展现,作品中讲述的事件将更加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精心加工真实事件,吸引观众的同时,又让观众信服,才是一部真正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的创作角度来探讨纪录片的制作应如何满足受众的感官、情感、理性等三个层次的需求,以使其与受众在各方面达成一种互动和交流,从而提高纪录片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凡 《新闻爱好者》2012,(18):41-42
本文通过对英国BBC电视台创作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郝兵 《出版广角》2018,(1):78-80
纪录片《本草中国》以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题材和诗性叙事的表现方法,为观众呈现了具有浓郁水墨风格与田园气息的中医药文化探寻生命奥义的过程.影片以时空交叠式的叙事结构和寄寓着天人合一哲趣的念白建构出一种具有古典韵味的诗性节奏,并通过图像叙事的力量,以交融互生的精巧工致之匠心和雅致冲和之诗意,实现了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功能.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让它具有自己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结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感人的故事、细腻精致的画面和在南极大陆拍摄的真实场景,带给观众深切的感动和回味,赢得了全球热捧并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叙事即讲故事,纪录片叙事是讲述时间的方法;内部聚焦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的声音与画面语言的表述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独特的叙事手法;该片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结合营造出的叙事节奏更接近观众的心灵;合理的叙事结构让片中剧情更加紧凑。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叙事特色?本文将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这三点出发,分析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6.
旅游卫视是省级卫视中最早进行频道专业化的,其中一档栏目《行者》中的系列纪录片,以其个人化而非商业产业化的视角,进行个人化的叙事,强调个人发现的大众分享,现实风格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其叙事艺术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吴健 《传媒》2021,(6):53-55
融媒体时代,清晰地把握不同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特征,有助于提高其传播效果.目前国内纪录片的创作主要是针对院线、新媒体、电视进行投放,在叙事视角上各有特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2013年以来中国纪录电影、新媒体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包括谁在讲(角度),讲了何人、何事(内容),以及不同的叙事视角给观众带来的不同感受(效果),同时解释为什么这三者会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8.
《风味原产地》系列美食纪录片作为成功“风味”IP,在成功记录了潮汕、云南、甘肃的代表性美食地图之后,将镜头对准了西南地区美食的沧海遗珠、深藏不露的小吃天堂——贵阳。本文将通过大众化的小人物叙事视角探究《风味原产地·贵阳》受欢迎的因素,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在这部纪录片的选题选材、脚本创立、悬念设置、故事节奏、叙事艺术元素等方面的叙事方式,为造就“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如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静茹 《视听》2022,(6):140-142
2021年8月,北京重力聿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不白吃的食神之旅》打破二次元壁垒,以颇具话题性的虚拟人物贯穿和衔接整部纪录片,在虚拟与真实之间达到奇妙平衡,开创了美食类纪录片的表达先河。《不白吃的食神之旅》在纪录片中融入综艺元素,以每集小于10分钟的微时长呈现,有助于二次传播。同时,以多平台新媒体联动打造传播矩阵,以专业内容生产和职业内容生产模式输出高质量作品。这些创新点使其在一众美食类纪录片中快速出圈。  相似文献   

20.
余佳琪 《视听》2021,(5):39-40
媒介融合为纪录片的创作与推广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通过拍摄中国人在人生过程中12个重要的第一次,如出生、上学、长大、结婚、买房等,展现了不同群体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以点带面,折射出中国人当下的生存哲学.本文着重探寻该纪录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与叙事方式上的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