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冬奥会的国际传播既是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契机,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冬奥会的国际传播,除了中国媒体的对外传播外,外国媒体是其他国家民众了解中国冬奥会更为主要的渠道。因此,研究外媒对中国冬奥会的报道,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冬奥会的国际传播情况,还可以发掘外媒涉华报道国际传播的内在特征与逻辑,进而深化对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妹妍  杨洋 《声屏世界》2021,(1):101-102
短视频是基于融合报道背景下产生的新式传播方式,它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运用短视频进行北京冬奥会的传播,可以提高北京冬奥会的宣传范围和宣传力度,加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冬奥会的理解,从而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意识.文章主要浅析在融合报道背景下运用短视频助力北京冬奥会传播的...  相似文献   

3.
薛原 《新闻战线》2022,(6):53-57
人民日报注重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审视北京冬奥会的方位,把握报道主题主线;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彰显北京冬奥会的价值,打开多元报道视角;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召唤中彰显北京冬奥会的意义,报道多彩奥运故事;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唱响主旋律,展现党报记者的使命担当。人民日报以130块特刊专版、近千篇稿件、媒体融合发展继续领跑的成绩,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交出了一份冬奥报道的出色答卷。  相似文献   

4.
通过体育赛事等搭建“无国界”平台,通过建构科技发展、气候变化等“无国界”议题并通过社交媒体促进“无国界”传播,是当下破除西方信息“铁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路径。北京冬奥会作为超级媒介事件,为疫情下的中德互动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一“无国界”平台的搭建、无国界议题的建构和社交媒体无国界的“破圈”传播,向不在场的德国公众展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情绪传播角度,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对微博平台上的媒体报道内容进行量化实证研究,通过用户反馈分析出用户的情绪特点,以此来探寻用户的网络情绪表现特征。寻找到大型体育赛事下,受众的情绪传播特点与规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情绪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河北张家口是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作为本届冬奥会主办地的河北省级主流媒体,长城新媒体集团从议题设置、可视化传播、互动传播、共情传播等层面,探索全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规律,借助冬奥跨平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为今后国际性重大活动中地方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梦婷  姚燕婷 《视听》2022,(8):166-168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展现国家形象与实力的国际舞台。CGTN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对外传播中,通过技术、主体、渠道、情感为一体的叙事策略,展现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兼容他国差异化需求的话语体系与传播策略,丰富了我国官方话语对外传播的实践,推动了对外传播的本土化发展,提升了跨文化、跨区域、多层级的传播能力。CGTN把握融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理论、实践规律及传媒发展趋势,多方主体联动自主传播本土价值观,为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提供了舆论支持和战略示范。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全媒体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进步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育报道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各类网站等信息传播互动工具,面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的体育赛事报道以及相关体育人物和各种体育活动新闻,满足了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详细分析2022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报道的全媒体视角传播,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更多的全媒体宣传尝试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凡凡  李静 《东南传播》2022,(10):69-70
2022年,奥林匹克之火再次在北京点燃。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北京冬奥会新闻传播工作规划布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媒体融合,以拓展传播阵地,提高新闻质量,传递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通过对北京冬奥会新闻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北京冬奥会新闻传播中技术全面升级、报道视角多元、媒体矩阵丰富等媒体融合特点,进而提出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融媒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武军 《新闻战线》2022,(11):115-11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体育界的盛会,也令摄影界佳作频出。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传达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受众带来了艺术与美的享受。关键瞬间的捕捉、构图的合理选择、拍摄技法的创新,是摄影记者做好体育新闻报道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型体育赛事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传播视角下,抓住国际传播机会,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加强体育报道,是一名媒体人肩负的新闻传播使命。本文就如何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做好体育宣传报道,发挥体育宣传的国际传播价值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对于展现我国国家形象、争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CGTN作为我国外宣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保持新闻专业度的同时积极转变话语方式,重视“Z世代”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借助视觉符号、微观视角,利用社交媒体增进互动交流,立体生动地向世界讲述北京冬奥故事。本文以CGTN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为例,探究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屏幕体育赛事报道的媒介形式具有模块化、多变性、分众化、交互性强等特点。AI智能剪辑加强了文本的同时性、竖屏影像与8K高清信号带来全新叙事逻辑、融媒体报道附加互动产品提升了内容的沉浸性。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小屏幕体育赛事报道运用多种路径建构了高科技、爱与关怀的象征符号,给全世界呈现了一个进步的、充满情感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邵千芝 《视听》2022,(8):169-172
在北京冬奥会这一国家盛事中,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报道进行议程设置,吸引大众的视线,并构建起大众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正向认知网络。其中,人民日报依据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特性,兼顾亲民话语,制定差异化的议程设置,“量平台裁衣”将议题显著性最大化,并通过增加开幕式当日的发文数量和调动受众情感完成议程设置,使议题受到关注并引发讨论。依托技术革新,人民日报在议题和属性的显著性层面做出了创新之举,彰显出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沈雷 《新闻战线》2022,(8):61-63
作为一家在体育新闻领域有传统有特色的地方党媒,文汇报提前两年启动了北京冬奥会各项报道的准备工作,探索融合报道团队协作新模式,前方记者与后方采编小组配合密切,制作不同品质和类型的特色新闻产品,在报、网、端、微等不同渠道刊发,深耕文字报道,在深度和思想性方面寻找“生态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金融危机报道的抽样分析,归纳出其报道的特色:突出官方信息、权威评论以及专家信息解读,注重正面引导舆论等,同时针对报道中的不足,指出:我国对外报道媒体应当尊重新闻规律和国际传播规律,以国际化视野重新审视对外报道原则,积极主动掌握国际舆论动向,在国际传播中抢占舆论先机。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既是冰雪运动的竞技舞台,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让冬奥会的体育赛事报道出新出彩,充分展示冬奥健儿的风采与中国办奥理念,如果通过这个重要的场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良好的形象,中国日报网主动设置议题、立足特色、突出融合,在对外传播领域进行了大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漆谦  王美 《新闻战线》2022,(8):76-79
媒体融合时代,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借助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的融合报道出新出彩,其作品呈现互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和沉浸化的特点。因其交互作品独具特色、可视化作品高度凝练、社交类视频注重情感叙事、沉浸式直播虚实结合等原因,主流媒体的两会融合作品得到了有效传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人民日报》头版北京冬奥会报道的主题框架、结构框架、话语框架予以研究,发现其特征包括:着力构建国家领导人的良好媒介形象;重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宣扬;存在对优势项目和金牌的关注倾向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冬奥会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其承载的意义远超体育比赛本身.本文以跳出奥运看国运的宏观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观视角、观察细节看变化的微观视角,分析北京冬奥会报道的角度和思路,以期为重大主题活动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