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六个“必须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的思想方法,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总局政策法规司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和总局党组的要求,对六个“必须坚持”学深悟透,用“六个坚持”指导广播电视法治工作,在广播电视立法、法治宣传教育、综合执法指导、行政争议处理、知识产权以及涉外法治等各方面工作中落实“六个坚持”,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擘画广播电视法治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
林洪武 《新闻战线》2022,(14):45-48
《民主与法制》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坚定主心骨、振奋精气神、奏响最强音,做好理论武装、宣传报道、媒体融合等工作,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杨维汉  罗沙 《新闻战线》2022,(14):21-24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内涵博大精深、非常丰富。如何深入宣传、准确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中央主流媒体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新华社国内部认真学习领悟、深入宣传报道习近平法治思想,精心组织策划践行“四力”为法治中国鼓与呼,顺应融媒发展大势以“产品思维”创新法治传播,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使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邵炳芳 《新闻战线》2022,(14):29-31
法治日报社将大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深入宣传阐释,举全报社之力,提前策划、精心组织、精细落实,统筹网上网下,综合运用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多个平台,全力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报道工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家谈”系列微视频一推出,即引起广泛反响,成为“爆款”。  相似文献   

5.
刘志远 《新闻战线》2022,(14):37-4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检察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贴检察实践,以求极致的精气神,重点把握六个“度”——以理论的“厚”度,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检察工作的伟大引领力;以社评的“锐”度,推动检察实践走向更深更实;以报道的“深”度,展示检察实践成果;以社会化表达的“温”度,让检察实践更加贴近社会、贴近读者;以案例的“鲜”度,让检察办案更能警示社会、凝聚共识;以融合的“巧”度,让检察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一个坚持”应该成为中国法治传播研究的重要选题和核心内容,尤其需要加强对习近平关于法治文化和法治传播的重要论述的原创性研究,创新中国特色法治传播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特色法治传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法治思维和舆论监督的统一,统筹国内法治传播和国际法治传播,还要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众化普法宣传经验,建构中国特色法治传播话语体系,讲好新时代法治中国故事,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促进“八五”普法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祥玖 《新闻战线》2022,(14):57-60
2022年1月,四川法治报荣获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集体表彰的“七五”普法先进集体。这是对四川法治报深度融合发展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四川法治报全媒体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三维一体”推进法治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开启了一场力度空前的融合转型。  相似文献   

8.
董钦 《新闻战线》2022,(14):65-68
推动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既是法治专业媒体的职责使命,又为法治专业媒体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法治报要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深入阐释解读,充分发挥专业媒体在法治宣传报道上的引领作用、标杆作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开展法治报道、推进法治宣传,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展现作为,获得成长和进步,这是推进新时代法治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周丹 《新闻战线》2022,(14):53-56
作为全国唯一法治传媒集团,浙江浙法传媒集团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法治为融合发展的核心,主动融入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大局,创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面对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做优质的内容;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问卷,坚持早走一步,想深一步,建网络强军;面对“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新挑战,坚持读懂用户、发展需求,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浙江浙法传媒集团因此找到了法治媒体讲好法治故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正勇 《新闻战线》2022,(14):61-64
以“弘扬法治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为办报宗旨,湖南法治报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站位,转观念,拓展大法治,锻造思想力;多平台,广渠道,构筑全媒体,提升传播力;正能量,善发声,稳住舆论场,发挥引导力;树品牌,强服务,融合创新,扩大影响力。应势而谋,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做好法治传播的平台建设和渠道建设;因势而动,做好流程重组,构筑一体化生产、传播平台;顺势而为,针对视频日益成为传播风口的大势,开展短视频与图文结合的融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1.
陈强  余惠民 《档案》2023,(2):53-57
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档案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并在我国档案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推进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亟需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以新《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健全档案行政执法机制、创新改革档案普法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何波 《网络传播》2020,(2):68-6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出构建“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手段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为我国网络治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指出,要逐步建立起涵盖“网络法治”在内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把依法治网作为网络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手段,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全面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为网信事业长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可靠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丁海军 《新闻战线》2022,(14):25-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大力度向前推进。而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普法,法治新闻节目得到发展。本文以央视《热线12》栏目为例,分析当下法治新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在媒体融合大环境下,法治宣传需要面对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应对新挑战,充分领会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全媒体”的重要论述,提高普法载体与内容、目的、过程的契合度,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唐晓芳 《中国记者》2023,(4):117-1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颁布以来,历经了十几年的调研、起草、论证、修改,终于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完成了首次修订。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十七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成为新时期我国档案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次档案法成功修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档案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凝练为“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彭新立 《兰台世界》2013,(12):40-41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商鞅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在管仲、子产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推动了法家流派思想的发展,并且促成了在泰国的变法.  相似文献   

17.
路畅 《新闻战线》2022,(14):16-20
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职责使命。人民日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遵循理论宣传阐释规律,着力创新宣传阐释传播思路,着重提升宣传阐释水平,着眼提高影响力、覆盖面,努力探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的传播模式、路径和规律,为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法治,明确地将以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提升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构想,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之后做出的重大抉择。对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①特殊历史时期的新疆而言,如何乘“法治中国”建设的东风,将“法治新疆”建设落到实处,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在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是保证新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将暴力恐怖犯罪气焰坚决打下去的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叶飞 《新闻战线》2023,(22):26-29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把全力以赴落实“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作为切入点,把准政治方向,汇聚全媒之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彰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相似文献   

20.
施雪伟  陈龙 《大观周刊》2012,(41):84-84,96
古代“法治”“德治”都是实现“人治”的手段,服务于君主专制。“法治”“德治”之论,早于先秦时期便引起思想家们的纷争,历史上亦有多次论辩。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将“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正式提出后,“德治”“法治”及其关系又一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阐述“法治”、“人治”、“德治”概念之由来及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法治、人治、德治的联系与区别,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