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多次提及“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认为其是唯物史观的前提。通过研究“现实的个人”思想生成和演变过程,发现其在“客观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三个特性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基于此,高校要解决学生现实需求、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的确立.本文试图从法的本质规定性、法的历史运动规律、关于法的价值分析及私法关系的历史分析等方面来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并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确立之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所以通过深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来看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今天我们研读这部著作,从这部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出发,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感受其深邃思想,辨析其理论界限,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通过探索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可以看出,马克思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意识形态自建构之初就秉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作为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锁钥,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致力于揭示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导现存社会革命化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理论渊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承继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封建神学的批判、英法唯物主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就创立前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奠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述的“现实的个人”和科学“实践观”;就历史地位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成为“元批判”学说的开端,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一切批判领域的始终。对其理论渊源、创立前提及历史地位的再梳理有助于体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真精神,更好地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没有深入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视角,由"经院"向"现实"发生转向:区分意识形态与阶级意识形态的差别,思考意识形态问题与时代主题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产”的科学内涵、发展形态以及社会功能的解读,构成了“精神生产”的理论意涵。从认知结构来看,“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直接前提,“现实的人”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力量,“异化劳动”“精神贫困”是“精神生产”的现实羁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精神生产”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思想从实现“物质富裕”、培育文化自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缩小文化的“空间差距”等方面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着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本质是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不受约束的生活状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的人注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分析分工在私有制制度下对劳动者的压迫以及作为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提出,要消除劳动异化,使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必须要实现劳动者与劳动本身、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类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获得国家政权,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恰恰是幸福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已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幸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平衡发展,而奋斗是实现幸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西部德意志地区的农民自中世纪晚期始逐渐从庄园体系中解放出来时,东部的农民却重新陷入领主的控制之下。这一状况源自于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东部领主强大的司法管辖权和庞大的自营地。此种司法管辖权和自营地的形成受到了土地抛荒、罗马法传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哲学词汇,自产生以来,其起源和含义就都不是十分明确①,但今天大多数人认为,最早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法语词)的是法国学者托拉西(Destuttde Tracy)。特拉西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但意识形态获得理论上的重大意义则是从马克思开始的。正是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的德语词(Ideologie),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文中着重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所起的消极作用,并用他的劳动和相互作用这两个新概念来论证后工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形成的新格局的合理性,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情况,对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自由资本主义时提出的某些原理,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沿着悠久的历史长河,从空想和谐社会思想的诞生到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再到建设中国化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发现和谐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实实在在可以创造的现实。在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下,三大空想主义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和谐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它引领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到现代化的改革开放,一步步为构建现实的和谐社会主义而前进。  相似文献   

15.
从《共产党宣言》看“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胡锦涛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刻地体现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6.
交往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性的主体态参与宇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微观域男女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建构实施适应当代主体—客体—主体三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锻造和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高素质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社会的发展要靠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加强对西藏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帮助西藏群众从思想上朝着正确的轨道上迈进的关键,西藏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唯物论与无神论,从不同方面对西藏群众的思想引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藏社会发展的长期繁荣稳定,要以广大群众从观念上的转变与思想进步作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历来多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进行,而少站在被教育者角度进行.从被教育者角度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即为孔子学习观研究.孔子学习观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在《论语》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本体观、学习品质观、学习原则观、学习方法观及其他重要学习观等方面.深刻认识孔子学习观不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亦有一定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萨特的经典剧作《苍蝇》对于古希腊神话的改造入手,揭示40年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于早年"孤独的人"的自由观的超越。此时他关注个体与群体、思想与现实、文学与生活的联系,主张行动与介入,并强调自由与承担责任的不可分离。认为这一发展乃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不自觉的影响,其无神论的思想以及积极介入生活的主张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基本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对人之本质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学术生涯始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对人之本质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这变化。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人类学笔记》中关于人本质的比较,对马克思在人之本质上的认识之变化进行了梳理,并指出这种变化是与马克思的研究旨趣的转向存在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