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自先秦起中国和朝鲜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哲学等多方面就进行了充分交流,当时朝鲜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国的汉文、汉诗,并且造就了一批本土的诗歌大家,对朝鲜的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研究两国的诗歌,既能充分了解两国人对诗歌的不同研究方向,也能透过诗歌了解两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研究朝鲜文化,借鉴他们优秀的文化精髓来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外国诗歌翻译对当代中国诗歌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许多译文与原文差距很大.美国现代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代表作<晨歌>的多个汉译本,也无一例外.细读和比较<晨歌>的两个汉译本可见,如何在意义、意象、意蕴等不同的层面理解并传达原作的语意,是诗歌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沈从文牧歌式小说的代表,自1934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为多种语言,迄今已有四个英译本。国内外学者对《边城》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其译本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而从中国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则更少。文章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视角入手,对照原作,对比分析了《边城》的金隄译本、戴乃迭译本以及金介甫译本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戴乃迭译本保持原作的精神姿致,入于"化"之境界。  相似文献   

5.
从“意合与形合”“重心位置”“主体与客体意识”“重复与替代”和“动态与静态”五个方面对汉英双语句法进行对比,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英双语转换能力,从而改善汉译英翻译教学效果。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缺少英语句法知识,习惯于将汉语句法知识直接移植到英语句子的构建中去,造成许多错误。尝试将汉英双语句法对比研究应用于汉译英教学中,阐明对比原则和研究结果,揭示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相信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双语转换意识,对汉译英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南巡谈话》对我国的发展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南巡讲话》英译本有利于向世界传播邓小平理论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本文研究《南巡讲话》两个英译本中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在词汇层面讨论垂悬修饰语和"搞"字的翻译策略;二是在句法层面分析无主句、无宾句的翻译策略;最后在篇章的替代和指代方面讨论翻译理念.  相似文献   

7.
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指在阅读与鉴赏诗歌的教学活动中,面对着“丰富”和“多样”文本价值,语文教师在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本的丰富意蕴,合理取舍,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过程.具体而言,高中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策略,有阅读取向的确定、阅读方法的选择、文本核心价值的挖掘和文本丰富意蕴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巨匠,也是诗歌翻译和创作领域的先锋泰斗。他不仅开译诗浪漫主义之先河,更创造性地提出"风韵译"和译者主观感情投入等诗歌翻译策略。从诗歌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对郭沫若翻译选材和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美国作家纳撒尼尔·哈桑的名著《红字》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其中有些译文非常精彩,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了中文的语言习惯,因而从中文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字准确、流畅、自然。然而,另一些译文则忽略了中英文的显著差异,在中文译本中仍然使用英文的风格和句式,这些句子就不那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了。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应当有意识地认真探究中英文的特点,从而使自己的译文更加生动,更加符合读者的母语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用语言作为载体,将源文进行本土化,使之符合本土语言,为译入语读者接纳吸收。语言的翻译事实上是文化的翻译,诗歌翻译是跨文化翻译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许渊冲主张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应努力达到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境界。通过举例其“三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呈现翻译美学在跨文化翻译中的运用,为其他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在"专题翻译"课程中尝试英汉对比式案例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基础,英汉实用文本对比为重点,通过案例选编、分析、拓展、译评和总结五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在案例所映射的真实任务场景中获取未来工作所必备的实用文体知识和英汉互译技能,使所学与所用之间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What I Have Lived for(《我为何而生》)这篇散文是伯特兰·罗素晚年为其自传作品所作的一则序言,也可以说是罗素的生活宣言书。整篇文章文笔酣畅、优美动人,逻辑缜密、言简意赅。本文将对What I Have Lived for的3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猿声”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学意象。猿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猿声”意象的出现可追溯到《楚辞》,而大量用例则是南北朝时期。从文学地理学视阈看,长江上游到中游地区构成了“猿声”的主要地理空间。作为长江流域特别是巴东三峡自然景观之一的“猿”,以其独特的高亢悲鸣及其所生活的特殊地域空间,引起羁旅、流寓、被贬等过往文人的情感共鸣。在“猿声”意象的漫长发展定型中,地理环境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火”是英汉语中共有的基本词汇,“火”这一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愤怒、激情、灾难”,同时,由于两个民族文化背景、认知模式的差异,“火”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本文试从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语的“fire”和汉语的“火”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二者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投射的范围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诗学中的湖畔派以华兹华斯等人为代表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但华兹华斯并没有将他的诗学观点局限在浪漫派象征手法的运用上,甚至反对湖畔派其他诗人如柯尔律治的诗学观点,最终导致湖畔派内部的分道扬镳。本文试图剖析华兹华斯独特的诗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与其他诗学理念格格不入的原因,提出浪漫派诗歌内部在图征和象征上的巨大差别,并考察图征这种古老的艺术手段对浪漫派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杜甫以其崇高人格魅力享有"诗圣"美称,其作品更是因为具有史实价值而被称为"诗史"。本文将运用丹纳文艺理论中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来探讨杜甫其人其作何以得到后世如此之高的评价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空间隐喻就是由某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人类活动本质上是在时空中的活动,多维空间中的人类身体体验可以说是最为直接、最易于理解、最易于体会的,而以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意义作为始发域,映射其他的认知域,并获取抽象意义的独特认知方式,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认知方式,其能够深刻揭示出语言表达与认知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基于此,本文拟从空间隐喻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英汉空间隐喻之间的关系,探讨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内容。  相似文献   

18.
日语授受动词作为一种表达人际关系的语言表达形式,被认为是日语学习者难以掌握的一项学习内容。对于授受动词,日语中一共涉及三大系列七个动词,分别为:"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而汉语中我们只需要用"给"字来表达就可以了。本文从视点、方向、人称限制三个方面对日语中的授受动词与汉语的"给"字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两者的差异所在,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排除母语干涉的影响,准确掌握授受表达的技巧,顺利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ATP、WTA等世界网球组织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应用当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的"三种隐喻"即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的理论,从"突显"的角度深入探讨、发掘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并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网球英语新闻的翻译原则。希望能为今后的体育文体翻译提供新的思路,为体育新闻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燕赵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外宣翻译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外宣翻译能够将让世界接触、了解、认同博大精深的燕赵文化,大力推动和促进我省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本文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研究外宣翻译如何能够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最大程度发挥其在文化交流与文化推介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以实现燕赵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