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生动、多元、便利、高效的途径。如何在融媒体传播语境下,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融媒态”凝练和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底蕴和品牌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泰安市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讲好泰安传统文化故事的内容、渠道和载体的优化策略,以期对泰安提升城市文化品牌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的价值保真、融媒竞争时代的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社会影响力是迄今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三大构成要素.基于融媒竞争时代格局中的传统文化既蕴含教化与塑造社会受众审美创新的能力,又受到媒介强势功能的冲击,从而衍生出多维传播效果.因此,打破桎梏,利用媒介发展趋势构建创新传播影响力机制是当代传统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有机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融媒传播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精致化的特点。在策划组织主题报道时,自觉运用融媒视角,实施多维度采制、多平台播发,对于提升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具有重要意义。《霞光铺满象泉河》是一次运用融媒视角、讲好援藏故事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4.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闽北日报作为地方党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文旅周刊开辟“文化”“非遗大观”等专版,立足本土求“珍”,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紧跟时代求“鲜”,多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扩大传播求“活”,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以不断地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融媒体已成为媒体深度融合战略的必然之路,用融媒体的理念去对待、分析和解决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之"旧"与融媒体之"新"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通过融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6.
7.
短视频已经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在叙述者方面,运用内外结合的叙述者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在叙述内容方面,饮食、手工艺等方面的表层文化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乐美满的亲情及自强不息的个人品质等深层文化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叙述语言上,无声胜有声的叙事语言...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综艺节目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传播遇到了缺乏原创性、节目同质化严重、忽略价值观引领等问题.为了让综艺节目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文章提出加强对综艺节目制作核心团队的培训,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注入流行和时尚元素,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强节目原创能力,以独特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受众推动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袁艳 《记者观察(上半月)》2022,(2):25-2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时代的中国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受到全球的关注.在其他各个国家给中国许多正面评价的同时,相对的,也会对一些中国故事产生误解、误读、误判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党媒就要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能力和职责,能够利用自己的阵地讲好中国故事.目前,新时代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出版机构的重要职责。融媒体时代,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出版机构应通过精准定位受众群体、优化内容、构建出版矩阵,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身体叙事为主要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选择YouTube平台四位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有影响力的中外博主,对其视频制作中的叙事方式进行解读,以期为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语境下,过去主流媒体"高大全"式的话语体系面临着解构和重构。媒体深度融合是传统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关键,其最终落脚点是能否讲好故事。从传播的"谁(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Which)、对谁说(Whom)"四个要素出发,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叙事主体形象化、话语体系故事化、传播结构立体化、阅听对象定向化。 相似文献
14.
15.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绿色传播策略的提出无疑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思维。将绿色传播策略与传统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统文化纪录片不断发展创新,将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文物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推动了国家正面形象的树立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本文从叙事和传播两个角度,对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影像叙事和创新传播进行分析,提出在叙事层面要倾向于微观视角和多元化叙事;在传播层面要以微传播和数字化传播为载体,不断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从而为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国民思想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对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各种媒体的多方引导下,文创产品的开发持续呈现新气象,而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焕发新的活力,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华文化传承及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媒体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业者进行思考。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点进行阐释,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旨在为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助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能够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为研究核心,对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传播建议。在出版层面,我们应将重点放在解决思想意识、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在文化传播层面,我们则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内在价值和其中深意,做到上下贯通。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技术催生出的基于虚实融生的“混合现实”空间形态,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身空间沉浸传播、场景空间聚合传播、“超社会”空间社交传播等传播途径实现了全新的视觉译解路径,大幅提升了传播效能。但元宇宙空间下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消解、视觉沉浸中的“身份与入口”边界伦理、视觉传播中的数字安全挑战等风险因素需要被重视。数字化生存时代,处理好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